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3550发布日期:2020-04-10 15:5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需求的日益剧增,促使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输送装置将产品送至所需的加工位置加工。有的产品两面均需要进行加工。在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或检查设备中,只能对产品的一面进行加工,当需要对另一面进行加工时,则需将产品进行翻转后通过输送装置将产品输送至另外一台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然,部分工件在与硬质材料接触中会存在损伤风险,现有的上下料翻转装置在工件传送和翻转过程中会导致工件损伤,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其包括:

主体支架、翻转台、工件托板、驱动组件、夹持固定组件以及顶升组件;

其中,所述翻转台活动设置在主体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转动翻转,位于所述翻转台正面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传送机构;

所述工件托板至少用于安置工件,所述工件托板设置在所述翻转台工作台面的传送机构上,并能够沿所述传送机构移动;

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台连接,并能够将所述翻转台向上顶起进而使所述翻转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转动;

所述夹持固定组件设置在翻转台上,并至少用于将工件固定在翻转台的工作台面的预定位置处;

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在翻转台内部,并能够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其一端能够与所述工件托板接触,进而将工件沿远离传送机构的方向顶升至夹持固定组件对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运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台背面的连接底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油气缸。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台的背面与主体支架之间经一旋转轴组件连接,所述翻转台能够以所述旋转轴组件为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套设在旋转轴上的轴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支架或旋转台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翻转台工作台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夹紧油气缸,所述夹持件能够与所述工件的周缘部夹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沿翻转台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复数个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能够以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被驱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台的背面还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翻转平台与所述减速机的传送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台的一端还经一连接绳与主体支架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还活动设置有配重棒,所述连接绳绕设在所述配重棒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翻转台工作台面上的复数个滚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能够避免工件在随翻转台的翻转和上下料过程中与翻转台过渡接触摩擦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翻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翻转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其包括:

主体支架、翻转台、工件托板、驱动组件、夹持固定组件以及顶升组件;

其中,所述翻转台活动设置在主体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转动翻转,位于所述翻转台正面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传送机构;

所述工件托板至少用于安置工件,所述工件托板设置在所述翻转台工作台面的传送机构上,并能够沿所述传送机构移动;

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台连接,并能够将所述翻转台向上顶起进而使所述翻转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转动;

所述夹持固定组件设置在翻转台上,并至少用于将工件固定在翻转台的工作台面的预定位置处;

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在翻转台内部,并能够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其一端能够与所述工件托板接触,进而将工件沿远离传送机构的方向顶升至夹持固定组件对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运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台背面的连接底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油气缸。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台的背面与主体支架之间经一旋转轴组件连接,所述翻转台能够以所述旋转轴组件为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套设在旋转轴上的轴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支架或旋转台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翻转台工作台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夹紧油气缸,所述夹持件能够与所述工件的周缘部夹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沿翻转台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复数个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能够以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被驱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台的背面还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翻转平台与所述减速机的传送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台的一端还经一连接绳与主体支架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还活动设置有配重棒,所述连接绳绕设在所述配重棒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翻转台工作台面上的复数个滚筒。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图3,一种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其包括:主体支架1以及设置在主体支架上的翻转台7,翻转台的正面作为工作台面,在翻转台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传送机构,工件19能够在传送机构上被传送;翻转台7的背面经一旋转轴组件与主体支架1连接,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11以及套设在旋转轴11上的轴承16,旋转轴11与轴承16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支架1或旋转台7与轴承16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翻转台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转动;在所述主体支架1上还设置有翻转油气缸2,翻转油气缸2的运动部件的与设置在翻转台背面的连接底座(或称之为翻转油气缸座)3连接,翻转油气缸2能够将翻转台7又水平位置001向上顶起,并使翻转台相对于主体支架1转动翻转至竖直位置002处。

具体的,在翻转台7的背面设置有减速机8,减速机的传动轴9与翻转台固定连接,并能够自动控制顶升组件的升降高度;翻转台7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翻转台上方的夹持固定组件,夹持固定组件包括夹紧油气缸5以及至少一个夹爪21(夹爪相对于翻转台的工作台面的水平位置可调,夹爪的材质为柔性材质),夹爪21设置在翻转台工作台面的上方,并能够夹持工件或者夹持工件和工件托板的周缘部;其中的夹紧油气缸5经夹紧油气缸座固定连接在翻转台上;翻转台7内部还设置有复数个升降螺杆13,所述升降螺杆能够以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被驱动而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工件19设置在工件托板18上,升降螺杆13沿自身轴向向上运动能够将工件托板与工件向上顶离翻转台的传送机构。

具体的,翻转台7的一端还经一连接绳(例如钢丝)20与主体支架1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还活动设置有配重棒17,所述连接绳绕设在所述配重棒17上,配重棒17能够在主体支架上沿预定轨迹(例如可以沿主体支架上的轨道上下移动)移动,进而可以使翻转台在转动翻转过程中保持稳定。

具体的,传送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翻转台上的复数个滚筒或者传送链条等结构。

进一步的,在图1和图2中显示了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中翻转台在初始的水平位置001和最终的竖直位置002处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台在初始状态下可以是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翻转台转动翻转所旋转的角度为0-90°。

具体的,在将工件翻转传送前,夹爪21先将工件19水平夹持固定,之后升降螺杆13向上运动将工件以及工件托板顶起;翻转油气缸2开始工作,其将翻转台7向上顶起,并使其相对于主体支架转动至竖直位置002,进而实现上下料的自动翻转。

更为具体的,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当工件上方的一次挂具与二次挂具被吊车吊起,并将工件转移到翻转台的鞍座(可理解为工作台面)上时,夹紧油缸5自动夹住一次挂具(非工作状态下的二次挂具锁紧固定在一次挂具下面,其中上端面可被吊车吊起的部分称之为一次挂具,又叫fligtbar,固定在一次挂具下的、与工件直接接触的工装称之为二次挂具,一次挂具和二次挂具均可以采用现有已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之后,翻转台调节到水平位置,将工件用真空吸盘吊到工装夹爪21上,通过手动夹紧的方式将工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之后顶升机构向上顶起并托住工件,保证工件在翻转时不会产生变形等问题;之后再由翻转油缸将翻转台翻转到竖直位置,收回顶升机构的顶杆、夹紧油缸打开,通过吊车将挂具(第一挂具、二次挂具)与工件一起吊起到处理槽内进行电镀处理;处理完后,再吊回到上下料翻转台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翻转装置能够避免工件在随翻转台的翻转和上下料过程中与翻转台过渡接触摩擦带来的损伤。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