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结构和包括这种支承结构的输送机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15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显然,螺钉26的头部的直径以及垫圈28或螺母27的直径应当大于突出部31的直径。
[0052]回程输送机板11还可以具有用于对用于输送机带3的下回程输送机带环(未示出)的输送机支承杆13(参见图4)进行保持的回程输送机支承杆槽33。类似地,横向构件板7可以具有用于对用于输送机带3的上输送机带环(未示出)的支承件13(参见图4)进行保持的输送机支承杆槽34。此外,横向构件板7可以具有切口 35,该切口 35的形状与纵向轨道18(参见图4)的轮廓对应以有利于相对于纵向轨道定位横向构件板7。横向构件板7例如通过焊接而附接至纵向轨道18。多个纵向轨道18可以平行地使用(未示出),从而需要使用对应的多个切口 35 (未示出)。为了在沿着纵向轨道18的纵向方向上确定正确定位,切口 35中可以优选地居中设置有突出的指状部36。指状部36能够插入设置在纵向轨道中的对准孔(未示出)中。
[0053]附接板9还可以具有用以保持能够如上所述地以可枢转的方式移动的侧导引件保持件16的可枢转附接件15(参见图2)。可枢转附接件可以包括距离元件37,该距离元件37具有用以与螺母38和可选与垫圈39配合的带螺纹的端部。每个距离元件均具有腰部40,该腰部40适于在设置于侧导引件保持件16中的第一槽41和第二槽42中滑动。第一槽可以呈直线形并且第二槽可以呈大致L形,使得侧导引件保持件可以相对于输送机带(未示出)的总体平面竖直向上提升,直到两个距离元件37的下部碰到第二槽42的底部边缘为止,随后侧导引件保持件的顶部会在绕两个距离元件的上部枢转的同时远离输送机带倾斜。
[0054]图8a和图Sb示出了附接板11’中的大致圆形的突出部31与类似地成形的槽10附接的另一实施方式,突出部31具有非圆形的通孔32并与设置在附接板9或输送机系统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板(参见图11至图21)上的成形槽10配合。所示出的已附接的附接板11’可以具有用于附接其他物件的多个钩12’或类似物。
[0055]图9a至图9e示出了可以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使用的形状配合连接部的不同替代性实施方式。根据图9a的实施方式与根据图7a的实施方式基本对应。图9al示出了如何还使用圆形的孔25’来代替具有方形截面的孔25。根据图9b的实施方式与根据图9a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孔25”在板状支承元件7’、9’的表面处扩宽。在铆钉126用作连接元件时,使用中的铆钉126的长度被限制为支承元件7’、9’的厚度。以此方式,连接元件126没有任何部分突出到支承元件7’、9’的厚度之外。图9c至图9e示出了无需另外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清楚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未示出)中,还可以在支承元件中的一个支承元件或两个支承元件中利用恰好位于所讨论的支承元件的周界旁边的单独的通路或孔。此时孔并非由支承元件的相应周界形成。
[0056]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输送机系统的直线形部段43的一部分和弯曲部段45的一部分。图5的大致直线形的纵向轨道18具有沿轨道的纵向方向以规则间隔附接的多个输送机带支承组件44。每个支承组件总体上均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一个横向构件板7、一个回程输送机板11以及设置在横向构件7的两个远端处的两个附接板9。类似地,图6的弯曲的纵向轨道18’具有沿轨道的纵向方向以规则间隔附接的多个输送机带支承组件44。
[0057]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下述实施方式:滴液板46具有设置有孔48的边缘47,其中,孔48与钩49配合,该钩49能够利用与先前已经描述用于将回程输送机板11附接至附接板9的装置类似的装置固定至附接板9。设置在钩49的上端部上的突出部31’具有通孔32’。突出部31’与设置在附接板9上的类似地成形的槽10’配合。钩49的厚度小于附接板的厚度,并且附接板的边缘处的槽10’的开口大于突出部31’的腰部,从而使得钩能够绕设置在槽1 ’中的紧固件51枢转以有助于将钩49的钩端部50附接至孔48。
[0058]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下述实施方式:回程输送机带张紧装置固定至输送机系统框架。带3的下回程输送机带环延伸经过经由辊保持件53固定至附接板9的支承辊52。辊保持件以与回程输送机板11类似的方式(参见上文)固定至附接板。可以使用支承腿部54来进一步提供稳定性,该支承腿部将辊保持件连接至框架腿部6。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回程输送机带张紧装置的任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承辊。回程输送机带张紧装置还具有由一对辊支架57保持的第一辊55和第二辊56。这一对辊用于为该装置提供强度。每个辊支架均具有第一端部58和第二端部59。第一端部58附接至横向构件板7,使得具有附接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辊支架能够绕由一对轴承座21’限定的轴线枢转,所述一对轴承座21’以与已经关于图4的提升杆19所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保持至横向构件板7。轴承座21’有利地设置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由横向构件板7与附接板9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部8定形的孔对应。利用带螺纹的螺钉将横向构件板7与附接板9夹持在一起,由此在将轴承座用作夹具的一部分的同时将轴承座牢固地附接至横向构件。带3的下回程输送机带环设置成在第一辊55的下方延伸,并且回程输送机带张紧装置的重量对回程输送机带环施加张力以收紧存在的大部分松弛。
[0059]图13至图15示出了输送机系统的非从动带轮端部4。在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更加清楚起见,诸如输送机带和支承腿部之类的物件已被省略。纵向轨道附接轨道61具有用于将该附接轨道固定至先前讨论的纵向轨道18(或弯曲轨道18’)的连接元件62。附接轨道61具有伸展至少输送机带宽度的横向件63。第一非从动端板64和第二非从动端板65分别固定至横向件63以使得端板64、65不能旋转。带回程轴66固定在第一端板64与第二端板65之间以允许回程轴的旋转。带回程间隔件轮67有助于输送机带(未示出)围绕回程轴66的传送。此外,回程输送机板11可以固定至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以支承回程输送机支撑杆12的端部,如先前所描述的。另外,清洁装置68可以附接至第一端板64与第二端板65之间以有助于在非从动带轮端部4处清洁输送机系统,清洁装置68例如为具有对准非从动带轮端部4的喷嘴的中空管。另外,第一端板64和第二端板65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附接有侧导引件保持件16,该侧导引件保持件的功能先前已经描述。能够经由手柄70操作的调节系统69可以设置成选择性地调节回程轴66相对于输送机带3纵向方向的位置。因此,可以调节输送机带围绕回程轴66循环的张力。对调节系统的操作可以替代性地经由诸如电动致动器或气动致动器之类的计算机调控机构(未示出)来完成。上输送机带循环导引件71可以附接至回程轴66以及附接在第一端板64与第二端板65之间的循环导引件板72以围绕轴66引导输送机带3。
[0060]图16至图19示出了输送机系统的从动带轮端部2。在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更加清楚起见,诸如输送机带3和支承腿部之类的物件已被省略。与先前描述的非从动带轮端部4相似,从动带轮端部2具有纵向轨道附接轨道61,该纵向轨道附接轨道61具有用于将该附接轨道固定至先前讨论的纵向轨道18(或弯曲轨道18’)的连接元件62。附接轨道61具有伸展至少输送机带宽度的横向件63。第一从动端板64’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