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件输送用小车配套的浮动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4776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与工件输送用小车配套的浮动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工件输送用小车配套的浮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自动化率生产线的逐步普及,传统的人工操作正在逐步被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取代。而要确保机器人能准确的取放工件,就需要对输送工件的小车进行精确定位。传统精确定位小车为了保证到位精度往往采用小车上安装直线滑轨的方式,在小车整个运行过程中都保持高精度。当传输到位后插入定位销,确保停止位精度。而这种方式投入高,维护成本高,对加工装配调试要求也很高,无法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工件输送用小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高精度,从而使得维护和加工调试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工件输送用小车配套的浮动定位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包括一小车框架,所述小车框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二钝角槽型辊轮,另一侧设有至少二直角槽型辊轮;所述小车框架的侧面设有一 X向定位块,两侧面各设有至少二 Y向定位块,两侧的底部各设有若干Z向定位块。
[0005]其中,所述X向定位块位于所述小车框架的设有至少二钝角槽型辊轮的侧面。
[0006]所述小车框架的两侧的底部各设有三块在Y向上错位设置的Z向定位块。
[0007]所述X向定位块上具有一 X向定位面和一与所述X向定位面相背对的X向夹紧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与工件输送用小车配套的浮动定位装置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定位思路,降低了小车传输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将直线导轨替换成普通的辊轮及轨道,仅对到位后的小车进行精确定位来满足机器人取放件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抛弃了传统的定位销定位思路,改由基准面定位,使用重载轴承导向柱对小车的X、Y、Z方向进行限制,同时通过将小车抬升脱离运行轨道来减少小车辊轮及轨道磨损对精度的影响,降低轨道及辊轮的加工安装精度要求。而Y向浮动定位单元可以有效补偿不同小车之间的加工或装配误差,使得同一定位系统能够对不同的小车进行精确定位,提升经济效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定位装置包括一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侧面的X向定位块作用的X向夹紧单元,一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两侧面的Y向定位块作用的Y向浮动定位单元和一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两侧的底部的Z向定位块作用的Z向定位单元。
[0010]所述X向夹紧单元具有一可自动翻起的X向定位基准和一可自动翻起并与所述X向定位基准对称连接的夹紧机构,借由所述夹紧机构夹紧于所述X向定位块的X向夹紧面,将所述X向定位基准的X向定位基准面与所述X向定位块上的X向定位面无缝贴合;
[0011]所述Y向浮动定位单元含有至少二可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一侧面的Y向定位块接触的Y向定位基准和至少二可与所述小车框架的另一侧面的Y向定位块接触的Y向浮动夹紧件;
[0012]所述Z向定位单元由若干可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两侧的底部的Z向定位块接触供将所述小车抬起的Z向定位基准组成。
[0013]其中,所述X向定位基准具有一第一气缸和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定位基准件,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定位基准件进行旋转将所述定位基准件上的X向定位基准面贴合于所述X向定位块上的X向定位面上;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一第二气缸和一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上的夹紧件,通过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夹紧件进行旋转并夹紧于所述X向定位块上的X向夹紧面上,进一步将所述定位基准件上的X向定位基准面无缝贴合于所述X向定位块上的X向定位面上。
[0014]所述Y向定位基准具有一第一基座和一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Y向定位基准抵触块,借由所述Y向定位基准抵触块与所述小车框架的一侧面的Y向定位块接触;所述Y向浮动夹紧件具有一第二基座、一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转轴、一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一侧的弹簧夹紧器和一相对所述弹簧夹紧器固定连接但可绕着所述转轴转动的Y向夹紧块,借由所述弹簧夹紧器的弹性作用旋转所述Y向夹紧块绕着所述转轴的转动来调节所述Y向夹紧块与所述小车框架的另一侧面的Y向定位块接触来满足Y向容差。
[0015]所述Z向定位单元由两排互相平行的且每排3块在Y向上错位设置的Z向定位基准组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当工件输送用小车在小车滑行轨道上高速驶入自动抓放工件区域时,Z向定位单元与小车本体上的Z向定位块作用,将小车顶起脱离滑行轨道。与此同时,Y向浮动定位单元将小车左右方向卡死,其中2个Y向浮动夹紧件被设计为浮动形式,用来补偿不同小车的宽度误差。并且X向夹持单元夹紧小车,确保小车前后方向的停位准确。在高速生产线实际应用中,大大降低了小车停位不准的几率,减少自动化生产线停机的概率,且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浮动性,可以在同一位置兼容不同批次的小车,有效降低了生产线的投资。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可靠、精度高、重复性好、噪音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内。由于整个小车在定位状态下是脱离其运行轨道的,因而可以避免轨道及辊轮磨损对精度造成的影响,且由于Y向提供一个浮动机构,可以补偿小车宽度误差,使得整个系统相对于传统定位小车成本优势极为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及其浮动定位装置和滑行轨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的钝角辊轮与钝角轨道接触的局面示意图;
[0020]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X向夹紧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X向夹紧单元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及其浮动定位装置和滑行轨道的组合侧视图;
[0023]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及其浮动定位装置和滑行轨道的组合俯视图;
[0024]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Y向定位基准的结构放大图;
[0025]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Y向浮动夹紧件的结构放大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Y向浮动夹紧件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0027]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的Z向定位块与Z向定位单元作用的使用状态局部不意图;
[0028]图SB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的Z向定位块与Z向定位单元作用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及其浮动定位装置和滑行轨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输送用小车10包括一小车框架16,小车框架16的一侧设有二钝角槽型辊轮14 (如图3所示),另一侧设有二直角槽型辊轮15。小车框架16设有二钝角槽型辊轮14的侧面设有一 X向定位块11,其上具有一 X向定位面112和一 X向夹紧面111,X向定位面112与X向夹紧面111相背对。小车框架16的二侧面设有Y向定位块12,直角槽型辊轮15侧的为第一 Y向定位块121、122,钝角槽型辊轮14侧的为第二 Y向定位块123、124。小车框架16两侧的底部各设有三块在Y向上错位设置的Z向定位块13,直角槽型辊轮15侧的为第一 Z向定位块131、132、133,钝角槽型辊轮14侧的为第二 Z向定位块134、135、136。
[0030]如图1、图4A和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定位装置包括:一与小车框架16的侧面的X向定位块11作用的X向夹紧单元20,X向夹紧单元20具有一可自动翻起的X向定位基准21和一可自动翻起并与X向定位基准21对称连接的夹紧机构22。X向定位基准21具有一第一气缸210和一连接于第一气缸210上的定位基准件212,通过第一气缸210带动定位基准件212进行旋转将定位基准件212上的X向定位基准面211贴合于X向定位块11上的X向定位面112上;夹紧机构22具有一第二气缸220和一连接于第二气缸上的夹紧件222,通过第二气缸220带动夹紧件222进行旋转并夹紧于X向定位块11上的X向夹紧面111上,进一步将定位基准件212上的X向定位基准面211无缝贴合于X向定位块11上的X向定位面112上;
[0031]如图5A、5B所示,一与小车框架16的两侧面的Y向定位块12作用的Y向浮动定位单元30,Y向浮动定位单元30含有可与小车框架16的一侧面的第二 Y向定位块123、124接触的Y向定位基准31、32,如图6A所示,Y向定位基准31、32具有第一基座310、320和设于第一基座310、320上的Y向定位基准抵触块311、321,可与小车框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