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66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纸质纸浆模塑制品(简称纸模制品)的成品输送,一般来说是为生产线后工序准备的。该后续工序一般有:把产品堆砌打包的自动堆叠工序、把产品有序送入自动热压机器的自动热压整形工序、把产品有序送入印刷机印刷等。这些些后续工序设备,都是有稳定的生产循环周期,因此,将纸模制品送往这些设备,必须有序。
[0003]然而,在纸模成型和烘干的生产线的前工序上,因为种种原因,其来料的顺序存在差异、变化,有时产品间间隔大,有时间隔小,使得来料不连续、不规律,将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能有序对广品送料,利于后续工序的顺利进tx。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包括:
[0007]机架;
[0008]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为可沿竖直方向弯曲弹性变形的弹性带;
[0009]挡板,固定于机架,并由机架上竖直延伸至靠近输送带,用于阻挡产品;
[0010]压料板,用于竖直向下顶压产品;
[0011]驱动机构,与压料板驱动相连,用于驱动压料板在竖直向下顶压产品的位置和脱离产品的位置间切换。
[0012]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用于驱动凸轮旋转的动力装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连接臂,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一滚子与凸轮滚动配合,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交固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压料板插装固定于连接臂的另一端。
[0013]优选地,机架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两个安装板,两安装版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和铰接轴,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该铰接轴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
[0014]优选地,挡板包括第一竖直板、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竖直板的长度大于第一竖直板,水平板连接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来驱使压料板,从而使得压料板竖直向下顶压产品或脱离产品,而当需要放行产品时,压料板顶压产品的同时也将使得输送带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输送带与挡板之间产生供产品通过的间隔,产品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穿过该间隔,实现放料,当需要挡料时,压料板脱离顶压产品,输送带弹性复位,挡板阻挡产品,实现挡料,最终可靠地实现产品的有序输出,使得产品来料连续、规律,确保后续工序的平稳进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在压料板脱离产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在压料板顶压产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中:1、机架;11、安装板;12、支撑杆;13、铰接轴;2、输送机构;21、主动轮;22、从动轮;23、输送带;3、挡板;31、第一竖直板;32、水平板;33、第二竖直板;4、压料板;5、驱动机构;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第四连杆;55、凸轮;56、滚子;57、
连接臂;1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4所示的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挡板3、压料板4和驱动机构5,其中,输送机构2,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及绕设于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的输送带23,输送带23为可沿竖直方向弯曲弹性变形的弹性带;挡板3,固定于机架1,并由机架I上竖直延伸至靠近输送带23,用于阻挡产品100 ;压料板4,用于竖直向下顶压产品100 ;驱动机构5,与压料板4驱动相连,用于驱动压料板4在竖直向下顶压产品100的位置和脱离产品100的位置间切换。
[0024]本实用新型的产品100100可优先采用纸模制品。通过驱动机构5来驱使压料板4,从而使得压料板4竖直向下顶压产品100或脱离产品100,而当需要放行产品100时,压料板4顶压产品100的同时也将使得输送带23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输送带23与挡板3之间产生供产品100通过的间隔,产品100在输送机构2的带动下穿过该间隔,实现放料,当需要挡料时,压料板4脱离顶压产品100,输送带23弹性复位,挡板3阻挡产品100,实现挡料,最终可靠地实现产品100的有序输出,使得产品100来料连续、规律,确保后续工序的平稳进行。输送带23可以采用皮带23,以提供弹性变形能力。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5的一种优选结构:驱动机构5包括凸轮55、用于驱动凸轮55旋转的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54和连接臂57,第一连杆51的一端通过一滚子56与凸轮55滚动配合,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的一端相交固接,第二连杆5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的相交固接后将相互固定,可以是两个杆件固定而成,当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 —体化制成,即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共为一个杆件,且第二连杆52可设置为与第一连杆51垂直相交的形式。第三连杆53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5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54的另一端与连接臂57的一端铰接,压料板4插装固定于连接臂57的另一端。当动作装置带动凸轮55转动后,将依次通过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54的铰接联动,最终对连接臂57提供上行和下行的动作,以使压料板4顶压或脱离产品100。
[0026]具体地,输送线上有放料需求时,压料板4下行,下压产品100,此时,由于输送带23受产品100下移有变形,也往下移动,产品100脱离挡料板,并在输送的输送下前行,以放行产品100 ;当输送线上没有放料需求时,压料板4上行,产品100和输送带23都没有受到压力,此时,由于输送带23恢复成平直状态,后续产品100在移动时被挡板3挡住,产品100被阻挡,即,通过压料板4的有序动作,就可以将产品100有序输出。而输送带23的速度要调整到合适的速度,保证每放行一次产品100。凸轮55旋转一周,产品100被阻挡和放行各一次,压料板4、输送带23速度形成匹配关系,可以通过动力装置结合传动机构实现速度匹配。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机架I的一个优选结构:为提升驱动机构5运行的平稳程度,如图3所示,机架I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两个安装板11,两安装版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2和铰接轴13,第四连杆54的另一端通过该铰接轴13与连接臂57的一端铰接。当连接臂57摆动时,将联动铰接轴13转动,优选可在铰接轴13的端部设置轴承以形成与机架I的稳定转动配合。铰接轴13将受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54的传动限制而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
[0028]为使挡板3的强度更足而具备抗弯曲的能力,如图1所示,本例的挡板3包括第一竖直板31、水平板32和第二竖直板33,第一竖直板31的长度大于第一竖直板31,水平板32连接于第一竖直板31和第二竖直板33之间。当然,第一竖直板31、水平板32和第二竖直板33可通过一个板件弯折而成。
[0029]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为可沿竖直方向弯曲弹性变形的弹性带; 挡板,固定于机架,并由机架上竖直延伸至靠近输送带,用于阻挡产品; 压料板,用于竖直向下顶压产品; 驱动机构,与压料板驱动相连,用于驱动压料板在竖直向下顶压产品的位置和脱离产品的位置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用于驱动凸轮旋转的动力装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连接臂,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一滚子与凸轮滚动配合,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交固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压料板插装固定于连接臂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两个安装板,两安装版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和铰接轴,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该铰接轴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挡板包括第一竖直板、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竖直板的长度大于第一竖直板,水平板连接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为可沿竖直方向弯曲弹性变形的弹性带;挡板,固定于机架,并由机架上竖直延伸至靠近输送带,用于阻挡产品;压料板,用于竖直向下顶压产品;驱动机构,与压料板驱动相连,用于驱动压料板在竖直向下顶压产品的位置和脱离产品的位置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能有序对产品送料,利于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IPC分类】B65G47/14, B65G21/20
【公开号】CN204689060
【申请号】CN201520398375
【发明人】吴姣平
【申请人】广州华工环源绿色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