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22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阻挡件7、8可以采用螺杆,在地坎槽101侧面靠近关门侧位置和开门侧位置加工螺纹孔,将一 M5的螺杆拧入到此螺纹孔即可。与第一门脚卡钩5配合的第一阻挡件7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门脚卡钩5的卡合边14内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该卡合边14上方,与第二门脚卡钩6配合的第二阻挡件8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6的卡合边14内侦牝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卡合边和第一门脚卡钩卡合边之间。
[0035]第一阻挡件7与第一门脚卡钩5卡合边之间具有一间隙,第二阻挡件8与第二门脚卡钩6卡合边之间也具有一间隙,所述间隙一般为3_。
[0036]如图3所示,在门全闭时,门关门侧往上提拉时,第一门脚卡钩5的卡合边14与第一阻挡件7卡合,第一门脚卡钩5受阻挡后,门关门侧无法继续往上提拉,第一门脚3就无法脱离地坎槽101。同样地,在门全闭时,门开门侧往上提拉时,第二门脚卡钩7的卡合边14与第二阻挡件8卡合,第二门脚卡钩7受阻挡后,门开门侧无法继续往上提拉,第二门脚20也无法脱离地坎槽101。
[0037]同时采用第一门脚卡钩2和第二门脚卡钩9与第一阻挡件3和第二阻挡件10配合的方法,可以在门全闭时对门的左右两端都进行限位。
[0038]当然,门脚卡钩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如图2b所示,与门脚为一体结构的长条状门脚卡钩,只要与阻挡件的配合关系满足上述要求即可。
[0039]第二实施例
[004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仅在关门侧10的第一门脚3上安装第一门脚卡钩5,从而保证在门全闭时关门侧的门脚3不能脱离地坎槽101,如图4所示。同时,在门板2的两侧底部安装门旁侧卡钩9,当门处于闭合状态时,门旁侧卡钩9受开门侧11的门立柱12限位并与门立柱12的非装潢面折弯边121卡合。
[0041]门旁侧卡钩9的卡合边和门立柱非装潢面折弯边121之间保留相对运动所需要的间隙,一般为4mm。当门的装潢面受到冲击时,门旁侧卡钩9受拉动朝冲击方向运动,此时门旁侧卡钩9被门立柱非装潢面折弯边121阻挡,无法继续移动,这样将冲击能量转移到门立柱12上,减少了门的冲击变形,门不产生变形,门脚就无法脱离地坎槽101,如图5、图6所不ο
[0042]当门比较高时,可以在门的中间以上位置再设置一个门旁侧卡钩,其形状和卡合原理同门板2底部的门旁侧卡钩9相同,如图7所示。
[0043]第三实施例
[0044]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门立柱12在其与门旁侧卡钩9卡合处开有缺口 122,当门全闭时,门旁侧卡钩9的卡合边进入缺口 122中,门旁侧卡钩9的卡合边顶部与缺口 122的上边缘留有约4mm的间隙,这样门受冲击时,门立柱的缺口在垂直方向也能对门板底部的门旁侧卡钩进行限位。
[0045]以上三个实施例都是以中分门的电梯为例,如果电梯的门系统为旁开双折门,也就是说地坎有平行双道槽时,可以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在每个地坎槽指定的位置安装螺杆作为阻挡件,在门脚上安装门脚卡钩来与阻挡件配合,达到防止门脱离地坎的作用,在此不加赘述。
[0046]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门脚卡钩及门旁侧卡钩的形状、阻挡件的结构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所述电梯门系统包括地坎、门板,所述门板底部安装有两个位于地坎槽内的门脚,其中一个门脚靠近开门侧,另一个门脚靠近关门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轨装置包括固定在每个门脚上的一个门脚卡钩,以及与门脚卡钩相配合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均安装在地坎槽的侧面,当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阻挡件限制相对应的门脚卡钩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关门侧的门脚为第一门脚,第一门脚卡钩固定安装在第一门脚上,靠近开门侧的门脚为第二门脚,第二门脚卡钩固定安装在第二门脚上,所述第一门脚卡钩和第二门脚卡钩均具有一卡合边,与第一门脚卡钩配合的第一阻挡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门脚卡钩的卡合边内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该卡合边上方,与第二门脚卡钩配合的第二阻挡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的卡合边内侧,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的卡合边上方且位于第一门脚卡钩的卡合边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件与第一门脚卡钩卡合边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第二阻挡件与第二门脚卡钩卡合边之间也具有一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均为3mm。5.—种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所述电梯门系统包括地坎、门板、门立柱,所述门板底部安装有两个位于地坎槽内的门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轨装置包括固定在靠近关门侧的门脚上的门脚卡钩、与该门脚卡钩配合的阻挡件以及安装在门板两侧底部的门旁侧卡钩,所述阻挡件安装在地坎槽的侧面,当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阻挡件限制相对应的门脚卡钩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且门旁侧卡钩受开门侧的门立柱限位并与门立柱卡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关门侧的门脚为第一门脚,第一门脚卡钩固定安装在第一门脚上,所述第一门脚卡钩具有一卡合边,与第一门脚卡钩配合的第一阻挡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门脚卡钩的卡合边内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该卡合边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件与第一门脚卡钩卡合边之间具有一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3mm。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两侧中间位置也安装有门旁侧卡钩。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立柱在其与门旁侧卡钩卡合处开有缺口,当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门旁侧卡钩的卡合边位于缺口内且卡合边的顶部与缺口的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隙。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4_。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开门侧的门脚为第二门脚,第二门脚卡钩固定安装在第二门脚上,所述第二门脚卡钩具有一卡合边,与第二门脚卡钩配合的第二阻挡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的卡合边内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门脚卡钩卡合边和第一门脚卡钩卡合边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门系统的防脱轨装置,包括固定在每个门脚上的一个门脚卡钩以及与门脚卡钩相配合的阻挡件,或者包括固定在靠近关门侧的门脚上的门脚卡钩、与该门脚卡钩配合的阻挡件以及安装在门板两侧底部的门旁侧卡钩,所述阻挡件安装在地坎槽的侧面,当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阻挡件限制相对应的门脚卡钩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门旁侧卡钩受开门侧的门立柱限位并与门立柱卡合。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在门全闭时门板与地坎不发生脱离,不但降低了地坎的直线度要求,而且也降低了装配精度的要求,可以减少制作成本和设备成本,同时保证了电梯的安全性。
【IPC分类】B66B13/30
【公开号】CN205132870
【申请号】CN201520821793
【发明人】陆跃华, 江楫, 朱维良
【申请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