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942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排气口、搅拌轴、水冷夹套、风冷上排装置、风冷辅助装置、电机、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顶端与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为空腔,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轴承支座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所述接料盘为空腔,在腔体底部设有搅盘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设有搅拌轴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叶之间设有所述风冷上排装置,在排气环上开有开口朝上的所述环形排空气孔,所述排气环连接所述鼓风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冷却混合时容易出现物料团结和二次分散的问题,实现了去除物料水分和均匀降温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原料混合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塑胶混合工序中使用的冷却混合装置,主要作用是使从加热混合装置中排出的 物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降温到45 °C以下,在物料获得降温的同时,还应保证物料不结团、 不产生二次分散。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冷却水作为热交换介质,使塑胶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温 度,因不能带走塑胶混合原料中的水分,容易产生物料的团结,导致冷混装置中温度升高, 达不到降温的预期效果。为了提高冷却混合装置的冷却效果,会引入对流传热,如空气介质 等来实现对流传热,去解决采用冷却水冷却混合存在的弊端,同时存在局部降温不均匀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 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冷却混合时容易出现物料团结和二次分散的问题,实现了去除物料 水分和均匀降温的目的。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 -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排气口、搅拌轴、水冷夹套、风冷上排装置、 风冷辅助装置、电机、排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气口等距分布于安装板的两侧,在所述 进料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设有轴承支座,所述搅拌轴固定在所述轴承支座上,所述风冷辅 助装置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轴承支座与所述风冷辅助装置之间连接有所述电机的皮 带,驱动所述搅拌轴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叶,所述水冷夹套与所述安装板 构成漏斗形腔体,在所述水冷夹套底部设有所述排料口,所述水冷夹套由进水口、中间水套 和出水口构成,所述搅拌轴顶端与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为空腔,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接 料盘,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轴承支座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所述接料盘为空腔,在 腔体底部设有搅盘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设有搅拌轴排气 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叶之间设有所述风冷上排装置,所述风冷上排装置由环形排 气孔、排气环和鼓风装置构成,在排气环上开有开口朝上的所述环形排空气孔,所述排气环 连接所述鼓风装置。
[0006] 进一步,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进料口到水冷夹套的侧壁垂直 距离为15cm至20cm,而接料盘到水冷夹套的侧壁垂直距离为8cm至13cm。
[0007] 进一步,所述接料盘的端部高于根部形成倾斜,倾斜角度为Γ至3°。
[0008] 进一步,所述搅盘排气口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的排出气体互相垂直。
[0009] 进一步,所述搅盘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空腔底部均勻分布,孔径在5mm至10mm,孔 间距为25mm至35臟。
[0010]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位于所述风冷上排装置与所述接料盘之间,连接 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到所述接料盘的距离为300mm至600mm。 toon]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内设有接料盘,接料盘有Γ至3°的倾斜,延长物料与接料盘 接触时间,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接料盘为空腔,低温空气降低接料盘表 面温度,热交换后热空气从搅盘排气口排出,与从搅拌轴排气口排出冷空气混合,形成35°c 至45°C的混合空气,与风冷上排装置冷空气形成5°C至15°C的温度差,使物料温度不至于 过低,同时带走物料中的水分,避免了水分对物料的团结作用,空气气流与接料盘甩出物料 充分接触,使冷却物料的温度更为均匀;冷却后的物料从排气环中通过,落入漏斗形腔体 中,在搅拌叶作用下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避免物料的二次分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冷上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进料口;2、排气口;3、搅拌轴;4、水冷夹套;5、风冷上排装置;6、风冷辅 助装置;7、电机;8、排料口;101、安装板;301、接料盘;302、搅盘排气口;303、搅拌轴排气 口;304、搅拌轴排气口末端;305、搅拌叶;401、进水口;402、中间水套;403、出水口;501、 环形排气孔;502、排气环;503、鼓风装置;601、轴承支座;70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 1、排气口 2、搅拌轴3、水 冷夹套4、风冷上排装置5、风冷辅助装置6、电机7、排料口 8,所述进料口 1和所述排气口 2 等距分布于安装板101的两侧,在所述进料口 1和所述排气口 2之间设有轴承支座601,所 述搅拌轴3固定在所述轴承支座601上,所述风冷辅助装置6固定在所述搅拌轴3上,所述 轴承支座601与所述风冷辅助装置6之间连接有所述电机7的皮带701,驱动所述搅拌轴3 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轴3的端部设有搅拌叶305,所述水冷夹套4与所述安装板101构成漏 斗形腔体,在所述水冷夹套4底部设有所述排料口 8,所述水冷夹套4由进水口 401、中间水 套402和出水口 403构成,所述搅拌轴3顶端与搅拌轴排气口末端304之间为空腔,在所述 搅拌轴3上设有接料盘301,所述接料盘301位于所述轴承支座601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 末端304之间,所述接料盘301为空腔,在空腔底部设有搅盘排气口 302 ;在所述接料盘301 与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304之间设有搅拌轴排气口 303 ;在所述接料盘301与所述搅拌 叶305之间设有所述风冷上排装置5,所述风冷上排装置5由环形排气孔501、排气环502 和鼓风装置503构成,在排气环502上开有开口朝上的所述环形排空气孔501,所述排气环 502连接所述鼓风装置503。
[0018]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料盘301位于所述进料口 1的下方,使从所述进料口 1物料落 到所述接料盘301上,所述进料口 1水冷夹套的侧壁垂直距离为15cm至20cm,而所述接料 盘301水冷夹套的侧壁垂直距离为8cm至13cm,使物料直接落入接料盘内。
[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料盘301端部高于根部形成倾斜,其倾斜角度为Γ至3°,使 落到所述接料盘301上的物料向中心运动,在所述电机7驱动所述搅拌轴3带动所述接料 盘301做圆周运动,使物料的在惯性作用下甩出所述接料盘301,所述接料盘301为耐磨和 良性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接料盘301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能延长物料与所述接料盘301的接 触时间,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
[0020] 本实施例中,由所述风冷辅助装置6带入低温空气,进入所述搅拌轴3的空腔中, 一部分空气从所述搅盘排气口 302中排出,一部分从搅拌轴排气口 303中排出,所述搅盘排 气口 302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 303的排出气体互相垂直,从所述搅盘排气口 302中排出低 温空气主要用于冷却落到所述接料盘301上的物料,进行了热交换后从搅盘排气口 302中 排出,与从搅拌轴排气口 303中排出的低温空气在所述接料盘301下方混合,从所述搅盘排 气口 302中排出空气温度在50°C至60°C之间,而从搅拌轴排气口 303中排出空气温度在 25°C至35°C,两者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温度在35°C至45°C,使所述接料盘301与所述搅拌轴 排气口 303之间形成一个温度梯度,这个温度梯度在5°C至15°C之间;所述搅盘排气口 302 在所述接料盘301空腔底部均勻分布,孔径在5mm至10mm,孔间距为25mm至35mm,使低温 空气在所述接料搅拌盘空腔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304位于所述风冷上排装置5与所述接料盘 301之间,连接所述搅拌轴排气口 303,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304到所述接料盘301的距 离为300_至600_,使物料的热交换有足够的空间。
[0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冷上排装置5位于所述水冷夹套4与所述安装板101构成的 漏斗形腔体的变径处,所述排气环502靠近侧壁,间距为15mm至20mm ;所述鼓风装置503将 低温空气带入冷却混合装置中,温度为25°C至35°C,而相对于所述搅盘排气口 302和所述 搅拌轴排气口 303的混合空气有5°C至15°C的温度梯度;所述环形排气孔501开孔方向向 上,低温空气与从所述接料盘301上甩出的物料接触,进行进一步冷却和干燥,同时物料落 入所述排气环502内,干燥和冷却的物料,通过所述搅拌叶305混合,避免产生二次分散。
[0023] 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冷夹套4用于降低冷却混合装置整体温度,进一步提升冷 却效率。
[0024] 使用时,启动鼓风装置503、风冷辅助装置6、电机7,在水冷夹套4中充入循环水, 冷却混合装置中温度控制在20°C至30°C之间,将物料从进料口 1中加入,物料落到接料盘 301上,物料流向搅拌轴3,同时在惯性作用下甩出接料盘301,风冷上排装置5吹出的冷空 气与下落物料接触,使物料落入排气环502内,搅拌叶305搅拌使物料均匀,冷却到45°C左 右后排出,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从排气口 2中排出。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空气温度从25°C升温加热到45°C,空气中含水量将会 提高,低温空气能带走物料水分和冷却物料,物料得到一定程度的干燥,使物料不会团聚。
[0026] 本实用新型中,风冷辅助装置6与搅拌轴3同轴,风冷辅助装置6采用非接触性供 电;在排气口 2设有外接装置,冷却空气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002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述权利要求书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排气口、搅拌轴、水冷夹套、风冷上排装置、风 冷辅助装置、电机、排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气口等距分布于安装板的两侧,在所述进 料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设有轴承支座,所述搅拌轴固定在所述轴承支座上,所述风冷辅助 装置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轴承支座与所述风冷辅助装置之间连接有所述电机的皮 带,驱动所述搅拌轴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叶,所述水冷夹套与所述安装板 构成漏斗形腔体,在所述水冷夹套底部设有所述排料口,所述水冷夹套由进水口、中间水套 和出水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顶端与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为空腔,在所述搅拌 轴上设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轴承支座和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所述接料 盘为空腔,在腔体底部设有搅盘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之间设有 搅拌轴排气口;在所述接料盘与所述搅拌叶之间设有所述风冷上排装置,所述风冷上排装 置由环形排气孔、排气环和鼓风装置构成,在排气环上开有开口朝上的所述环形排空气孔, 所述排气环连接所述鼓风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进料 口的下方,所述进料口到水冷夹套的侧壁垂直距离为15cm至20cm,而接料盘到水冷夹套的 侧壁垂直距离为8cm至13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盘的端部高于根 部形成倾斜,倾斜角度为Γ至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盘排气口和所述搅 拌轴排气口的排出气体互相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盘排气口在所述接 料盘空腔底部均勻分布,孔径在5mm至10mm,孔间距为25mm至35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冷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位 于所述风冷上排装置与所述接料盘之间,连接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所述搅拌轴排气口末端 到所述接料盘的距离为300mm至600mm。
【文档编号】B29B7/82GK203876065SQ20142032373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罗拥军, 姚明中 申请人:四川遂乐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