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管材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34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生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PP-R管材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PP-R管材的生产模具一般采用螺旋体模具或蓝式模具,塑料熔体在模具中成型塑化时,由于塑料熔体的流动方向总是做单一运动,使得塑料熔体在模具中的塑化往往不充分,这就造成管材产品容易具有晶点或存在不能消除的合流线,特别对于部分添加的色母,无法实现较好的分散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P-R管材模具,塑料熔体在模具中沿轴向螺旋运动,解决了塑料熔体在模具中塑化不充分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P-R管材模具,包括模具连接部分、模具塑化部分和模具成型部分,模具连接部分、模具塑化部分和模具成型部分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模具连接部分、模具塑化部分和模具成型部分形成一整体。塑料熔体从模具连接部分进入模具,在模具塑化部分中沿轴向螺旋运动,从而实现增强塑料熔体塑化的效果,最终成型的管胚从模具成型离开模具。

所述模具塑化部分包括模座,设于模座上的外模体与螺旋体,设于外模体与螺旋体上的分流板,外模体设于螺旋体外,所述外模体通过第一调节螺钉与模座连接,所述螺旋体通过第二调节螺钉与模座连接,所述分流板通过第三调节螺钉与螺旋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体表面设有轴向螺旋槽,螺旋槽与外模体之间形成第一塑化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多个螺旋槽。塑料熔体在第一塑化通道中沿多个螺旋槽运动,有利于塑料熔体中不同成分的充分融合,促进塑料熔体的塑化,避免了塑料熔体单一运动时塑化不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板设有用于将塑料熔体进行分流的分流孔,分流孔与第一塑化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孔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圆形孔。

所述模具成型部分包括收缩套,设于收缩套上的口模,设于收缩套及口模内的收缩体和模芯,模芯设于收缩体上,收缩套通过第四调节螺钉与口模连接;

所述收缩套和收缩体之间形成第二塑化通道,所述口模和模芯之间形成管坯成型通道,第二塑化通道的一端通过分流板的分流孔与第一塑化通道连通,第二塑化通道的另一端与管坯成型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塑化通道的直径沿模具轴线方向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塑料熔体进入第二塑化通道后,进一步的塑化。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成型部分还包括口模压板,口模压板卡接固定收缩套与口模,并通过第五调节螺钉连接在收缩套上。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熔体经过进一步的塑化到达管坯成型通道,管坯成型通道由大变小,使塑料熔体进一步压缩密实,并通过口模及模芯直段挤出成管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紧凑,生产操作简单;

2.塑料熔体在模具中塑化充分,有效改善PP-R管材产品容易产生的合流线,气孔,晶点问题;

3.通过塑料熔体在模具中加强塑化,有效解决色母在熔体中分散差问题;

4.可适应同类型PP-R管材产品的生产使用,生产稳定性极高,有效提升产品的品质并降低生产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所示,一种PP-R管材模具,包括模具连接部分、模具塑化部分和模具成型部分,模具连接部分、模具塑化部分和模具成型部分依次连接。所述模具塑化部分包括模座1,设于模座1上的外模体3与螺旋体2,设于外模体3与螺旋体2上的分流板4,外模体3设于螺旋体2外,所述外模体3通过第一调节螺钉6与模座1连接,所述螺旋体2通过第二调节螺钉5与模座1连接,所述分流板4通过第三调节螺钉17与螺旋体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钉6为M16X50圆柱头内六角螺钉,第二调节螺钉5为M16X60圆柱头内六角螺钉,第三调节螺钉17为M12X180圆柱头内六角螺钉。

所述螺旋体2表面设有轴向螺旋槽7,本实施例设有六个螺旋槽7,螺旋槽7与外模体3之间形成第一塑化通道8。所述分流板4设有用于将塑料熔体进行分流的分流孔9,分流孔9与第一塑化通道8连通。所述分流孔9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圆形孔。塑料熔体在第一塑化通道8中沿螺旋槽7运动,并在分流孔9中分流,有利于塑料熔体中不同成分的充分融合,促进塑料熔体的塑化,避免了塑料熔体单一运动时塑化不充分。

所述模具成型部分包括收缩套10,设于收缩套10上的口模11,设于收缩套10及口模11内的收缩体12和模芯13,模芯13设于收缩体12上,收缩套(10)通过第四调节螺钉14与口模11连接,所述第四调节螺钉14为M20X70圆柱头内六角螺钉;

所述收缩套10和收缩体12之间形成第二塑化通道18,所述口模11和模芯13之间形成管坯成型通道19,第二塑化通道18的一端通过分流板4的分流孔9与第一塑化通道8连通,第二塑化通道18的另一端与管坯成型通道19连通。

所述第二塑化通道18的直径沿模具轴线方向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所述模具成型部分还包括口模压板16,口模压板16卡接固定收缩套10与口模11,并通过第五调节螺钉15连接在收缩套10上,所述第五调节螺钉15为M20X80圆柱头内六角螺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