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51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硫化机部件结构,具体为一种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轮胎定型硫化机由于规格不一样,对硫化轮胎的大小有要求。

例如2665规格的硫化机所用卸胎装置一般只能满足1300mm的最小硫化轮胎外径,如果要硫化更小的轮胎,目前常规的方案是缩短支撑架,使左、右卸胎臂能闭合到更小。

而由于支撑架缩短了,闭合水缸则需抬高,而使力矩和行程加长,使得卸胎臂在导向杆上滑动不畅,铜套更容易损坏;而且导向杆缺少足够距离的支撑,会容易弯曲,使用久后会导致卸胎臂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可以调节卸胎臂闭合大小而使卸胎臂能托起更小硫化轮胎的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左、右卸胎臂,所不同的是各卸胎臂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与后臂铰连,前臂与后臂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将前臂向内偏转的角度调节机构,于左、右卸胎臂的闭合位,左、右前臂向内偏转相同角度而形成对直径小于闭合位宽度的小规格轮胎的托撑。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种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和伸缩杆分别铰连于前臂和后臂上,或伸缩气缸的缸体和伸缩杆分别铰连于后臂和前臂上。

所述伸缩杆上具有可调节伸缩长度的螺套螺杆结构,以达到调节前臂偏转角度的目的。

按常规结构,左、右后臂滑动安装于支撑架两侧的左、右导向杆上并在左、右水缸驱动下做张开和闭合动作。

为保持支撑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杆采用前、后双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设计巧妙,在不更改支撑架和导向杆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对小规格轮胎的卸胎,保证导向杆有足够的支撑,不容易变形,而且方便灵活,不影响卸胎臂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a)为图1实施方式中卸胎臂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为前臂处于伸直状态。

图2(b)为图1实施方式中卸胎臂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为前臂处于向内偏转状态。

图3(a)为图2(a)中的A向视图(隐去伸缩气缸)。

图3(b)为图3(a)中的B处放大图。

图号标识:1、前臂;2、后臂;3、小规格轮胎;4、伸缩气缸;4-1、缸体;4-2、伸缩杆;4-3、螺套螺杆结构;5、支撑架;6、导向杆;7、水缸;8、缸体支撑架;9、伸缩杆连接座;10、轴销;11、硫化机蒸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轮胎硫化机可调节卸胎装置,包括左、右卸胎臂,左、右卸胎臂在控制机构作用下相向于硫化机蒸锅11内作闭合运动、相背作张开运动至硫化机蒸锅11外,所述控制机构设于硫化机蒸锅11的后方,如图1所示。

所述卸胎臂包括前臂1和后臂2,所述前臂1后端通过竖直轴销10与后臂2前端铰连,前臂1和后臂2的内侧面上设有将前臂1向内侧偏转的角度调节机构,以右侧卸胎臂为例: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采用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的缸体4-1铰装于后臂2左侧面上安装的缸体支撑架8上,伸缩气缸4的伸缩杆4-2铰连在前部1左侧面上安装的伸缩杆连接座9上,缸体4-1于缸体支撑架8上的铰连位置高于伸缩杆4-2于伸缩杆连接座9上的铰连位置,所述伸缩杆4-2的杆体上设有可调伸缩长度的螺套螺杆结构4-3,如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中间的支撑架5和设于支撑架5左、右侧面上的左、右导向杆6(采用前、后双杆),对应于前、后双杆位置,左、右后臂2的臂体上开设有前、后导向孔,左、右后臂2通过导向孔分别滑动安装在左、右导向杆6上,支撑架5上设有左、右水缸7分别控制左、右后臂2在左、右导向杆6上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方式(以拾取小规格轮胎3为例说明):

1、左、右水缸7同步带动左、右后臂2相背运动,使左、右卸胎臂张开至硫化机蒸锅11外,此时卸胎臂的前臂1在后臂2上保持伸直状态(伸缩气缸4的伸缩杆4-2处于最长的伸出量)。

2、拾取小规格轮胎3时,左、右水缸7同步带动左、右后臂2相向运动至硫化机蒸锅11内。

3、左、右后臂2运行到最小闭合位(即支撑架5的左、右侧面位置),由于小规格轮胎3的直径小于闭合宽度(即支撑架5长度),伸直的左、右前臂1无法拾取小规格轮胎3。

4、左、右伸缩气缸4同步收缩,同步将左、右前臂1相向偏转15°,而使左、右前臂1偏转至于小规格轮胎3的直径范围内,从而形成对小规格轮胎3的托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