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树脂抽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2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PVC树脂抽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道生产领域中,PVC树脂粉是一种重要的原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PVC树脂粉从物料桶中抽出。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抽料的过程中粉尘从物料桶中飘出,通常在抽料管与物料桶的连接处安装防尘罩,使从物料桶中飘出的粉尘被限制在防尘罩中。

但是这种防尘罩使用结束后,工作人员欲将抽料管移出物料桶时,打开防尘罩时积存在防尘罩中的粉尘会四处飞舞,被工作人员吸入后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从防尘罩中飘出的PVC树脂抽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PVC树脂抽料装置,包括物料桶,所述物料桶上连接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与物料桶的连接处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粉尘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负压装置,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防止粉尘飘出防尘罩的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尘罩取下前,启动负压装置能够将防尘罩中积存的粉尘吸走,进而通过排气管将粉尘导出,同时,在负压装置对防尘罩中吸气的同时,防尘罩外部的气体能够穿过气膜进入防尘罩中,配合负压装置工作,且由于气膜能够防止粉尘通过,故粉尘不会通过气膜飘出进气口,通过负压装置将防尘罩内的粉尘吸走后,工作人员再打开防尘罩粉尘便不会飘出;同时,被负压装置吸走的粉尘还便于工作人员再次利用,有节约资源的功效。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罩包括上开口,所述上开口处沿其圆周方向水平设置有密封槽,所述抽料管上设置有与密封槽匹配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起与密封槽匹配,因此将凸起放置在密封槽中,能够将防尘罩固定在抽料管上;同时,由于负压装置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因此会带动防尘罩振动,因为凸起能够沿水平方向插在密封槽中,封堵在上开口的边缘处,因此能够防止防尘罩在振动的同时上开口与抽料管之间产生缝隙,导致粉尘从该缝隙中飘出。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密封槽上方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尘罩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进而导致一部分粉尘从密封槽和凸起的缝隙中飘出上开口,通过设置与密封槽抵接的密封层,能够防止粉尘从密封槽与凸起之间的缝隙中飘出。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层为海绵材料铺设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海绵材料自身比较柔软,能够发生较大的形变,因此具有良好额密封效果;且海绵材料上的孔比较多,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因此能够将飘出的粉尘吸附,达到减少空气中的粉尘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密封槽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凸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密封槽的侧壁与凸起之间的弹性件能够缓冲凸起与密封槽的侧壁之间的碰撞,进而防止防尘罩振动的同时抽料管与密封槽的侧壁碰撞,导致设备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沿上开口的圆周设置在密封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不仅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阻挡粉尘通过凸起与密封槽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槽上方的侧壁处水平开设有与上开口内部连通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沿上开口的圆周开设,所述滑移腔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圆形,所述密封件位于上开口内的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斜面,所述密封件位于上开口内的部分的下表面设置有平面,所述密封件与滑移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移腔的侧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抽料管安装在防尘罩内部的时候,由上至下将抽料管插入上开口中,此时凸起能够与斜面抵接,使斜面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斜面能够将受到的部分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化为水平方向,进而使弹簧受到压缩,使密封件向滑移腔内部移动,此时凸起能够向下移动,最终移动到密封槽中,当凸起移动到密封件的下方时,不与密封件接触,此时密封件在弹簧额作用下向上开口内部移动,进而挡在凸起上方,进而将抽料管固定住,因此这种结构具有便于安装的功效;同时拆卸时只需向滑移腔的内部播动密封件,即可使将抽料管从防尘罩中取出;同时密封件夹持在抽料管的侧壁上,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防尘罩取下前,启动负压装置能够将防尘罩中积存的粉尘吸走,进而通过排气管将粉尘导出,同时,在负压装置对防尘罩中吸气的同时,防尘罩外部的气体能够穿过气膜进入防尘罩中,配合负压装置工作,且由于气膜能够防止粉尘通过,故粉尘不会通过气膜飘出进气口,通过负压装置将防尘罩内的粉尘吸走后,工作人员再打开防尘罩粉尘便不会飘出;同时,被负压装置吸走的粉尘还便于工作人员再次利用,有节约资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背景技术的具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实施例中各部件的位置;

图3是实施例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密封件的形状;

图4是实施例中防尘罩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密封槽的结构。

图中,1、物料桶;12、抽料管;13、防尘罩;14、排气口;15、排气管;16、负压装置;17、进气口;18、气膜;2、上开口;21、密封槽;22、凸起;23、密封层;24、弹性件;3、滑移腔;31、密封件;32、斜面;33、平面;34、弹簧;4、过滤板;41、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PVC树脂抽料装置,如图2所示,物料桶1放置在地面上,抽料管12竖直插入物料桶1中。物料桶1的上方安装有防尘罩13,防尘罩13的上方为上开口2,防尘罩13的截面为圆形,其截面的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变大。防尘罩13的侧边开设有排气口14,排气口14处固定有一根用于将防尘罩13中的粉尘导出防尘罩13的排气管15,排气管15安装有能够将物料桶1中的PVC树脂粉抽出的负压装置16,负压装置16为气泵。排气管15靠近负压装置16的部分设置有防止粉尘通过的过滤板4,排气管15上还连接有能够将粉尘排出的出料管41。防尘罩13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进气口17,进气口17上固定有能够使空气通过且防止粉尘通过的气膜18,气膜18采用公告号为“CN102717539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防尘透气面料加工而成。

如图3和图4所示,上开口2处安装有沿上开口2的圆周方向开设有密封槽21,密封槽21的侧壁上沿密封槽21的圆周方向安装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由橡胶材料制成并铺设在密封槽21的侧壁上。抽料管12的位于密封槽21处的管身沿其周向设置有凸起22,且凸起22能够与弹性件24抵接。凸起22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层23,密封层23为海绵材料制成并铺设在凸起22的上表面,且密封层23与密封槽21上方的内壁抵接。密封槽21的上方安装有一个滑移腔3,滑移腔3的一端与上开口2的内部连通。滑移腔3中水平安装有一根弹簧34,弹簧34的一端抵接在滑移腔3的侧壁上,弹簧34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件31,密封件31有三个,都通过弹簧34连接在滑移腔3中。三个密封件31为等长的弧形且三个密封件31组合形成一个圆形。密封件31位于上开口2内部的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斜面32,下部分设置有平面33。

使用方法:安装时,沿防尘罩13的上开口2处竖直向下将抽料管12插入到上开口2中,在此过程中,凸起22与斜面32抵接,进而使斜面32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斜面32能够将部分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化为水平方向,进而使弹簧34受到压缩,使密封件31向滑移腔3的内部移动,此时凸起22能够继续向下移动,当凸起22进入密封槽21中使,斜面32上受到的力消失,故密封件31能够在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上开口2的内部滑移,并抵接在管身上。此时品面位于凸起22的上方,因此能够阻挡凸起22向上移动,且密封件31抵接在管身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使用时,防尘罩13中的粉尘在振动作用下飞舞,有从凸起22与密封槽21之前的缝隙中飘出的趋势,此时在弹性件24的阻挡作用下,部分粉尘被阻挡在缝隙中。同时,部分飘到凸起22上方的风尘在密封层23的密封作用下无法飘到上开口2的外部,且密封层23是由海绵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吸附一定的粉尘,防止粉尘飞舞到上开口2的外部。

拆卸防尘罩13之前,先启动负压装置16,对防尘罩13的内部进行吸气作用,此时外部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7处的气膜18进入到防尘罩13的内部,防尘罩13内部的气体带动粉尘同时通过排气口14,进入排气管15中,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回收和再利用。

将防尘罩13内部的粉尘抽尽后,向滑移腔3的内部播动密封件31,然后向上移动抽料管12,进而将凸起22移出到上开口2的上方,最终将管道整体向上移出防尘罩13,即可将防尘罩13拆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