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树脂破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片状树脂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滚轴承座和下滚轴承座,所述下滚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上滚轴承,所述下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下滚轴承,所述上破碎器的两端安装所述上滚轴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下滚轴承上,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所述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包括支点、杠杆和弹簧,所述支点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杠杆的左端与所述支点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上滚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杆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杠杆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滚轴承座的右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片料、齿隙不易填满的破碎器。
【专利说明】 片状树脂破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状树脂材料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片状树脂破碎装置是由上下破碎器及轴承、轴承座、齿轮、动力输入等组成,将规定厚度的片状树脂材料由输送带送入破碎器中进行破碎;而超过厚度的片状树脂材料便无法通过破碎器进行破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如有杂物掉在输送带上也会导致破碎器卡死,除此之外破碎器上的牙齿过短,生产中容易被片料填满,从而需要人工经常清理,提高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已有破碎器不能自动破碎不同厚度的树脂片料以及生产中容易将齿隙填满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片料、齿隙不易填满的片状树脂破碎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片状树脂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滚轴承座和下滚轴承座,所述下滚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上滚轴承,所述下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下滚轴承,所述上破碎器的两端安装所述上滚轴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下滚轴承上,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所述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包括支点、杠杆和弹簧,所述支点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杠杆的左端与所述支点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上滚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杆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杠杆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滚轴承座的右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厚度片料破碎时无需调整,如有其它小物件也不会被卡死,破碎能力加强,不易被片料填满齿隙,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片状树脂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0]参照图1和图2,一种片状树脂破碎装置,包括机架1、上破碎器2、下破碎器3、上滚轴承座4和下滚轴承座5,所述下滚轴承座5安装在所述机架I上,所述上滚轴承座4内安装有上滚轴承,所述下滚轴承座5内安装有下滚轴承,所述上破碎器2的两端安装所述上滚轴承上,所述下破碎器3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下滚轴承上,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6,所述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6包括支点61、杠杆62和弹簧63,所述支点61安装在所述机架I上,所述杠杆62的左端与所述支点6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上滚轴承座4固定在所述杠杆62的底面,所述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杠杆62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63的下端与所述下滚轴承座5的右端连接。
[0011]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62带动所述上滚轴承座4可绕所述支点61进行摆动,所述上滚轴承座4呈浮动状态,所述上破碎器2与所述下破碎器3之间用所述弹簧63拉住,保持所述上破碎器2有一定的压力施加在片料上,从而将不同厚度的片料粉碎。
[0012]优选的,可以选择将所述上破碎器2的器齿和所述下破碎器3的器齿加长、加硬,提高破碎速度,所述的器齿为切粒滚齿刀。
[0013]本实用新型能均匀破碎、连续使用不粘齿、不卡齿并自动调节所述上破碎器2与所述下破碎器3之间的距离从而能自动适应不同厚度片料的粉碎。
【权利要求】
1.一种片状树脂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滚轴承座和下滚轴承座,所述下滚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上滚轴承,所述下滚轴承座内安装有下滚轴承,所述上破碎器的两端安装所述上滚轴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下滚轴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所述可翻转轴型固定结构包括支点、杠杆和弹簧,所述支点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杠杆的左端与所述支点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上滚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杆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杠杆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滚轴承座的右端连接。
【文档编号】B02C4/28GK203620684SQ20132077197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应云奇 申请人:浙江创基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