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006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旧的顶出杆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在面对现在新采用的三板模时,模具安装及更换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包括活塞缸、与活塞缸连接的顶出板、与顶出板连接的主顶杆和动模板,所述顶出板和主顶杆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接板和卡接套,所述卡接板和卡接套之间设置有可卡住主顶杆的U形件,所述主顶杆对应U形件位置处开有插接槽。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卡接板和U形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片。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活塞缸之间通过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还连接有顶出板导杆。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顶出板为十字状,所述顶出板的端部连接有顶出板导杆。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卡接套对应主顶杆端部位置处设置有阶梯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连接结构在保证顶杆结构稳固的前提下方便了主顶杆的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顶杆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包括活塞缸1、与活塞缸1连接的顶出板2、与顶出板2连接的主顶杆3和动模板4,所述顶出板2和主顶杆3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接板5和卡接套6,所述卡接板5和卡接套6之间设置有可卡住主顶杆3的U形件7,所述主顶杆3对应U形件7位置处开有插接槽31。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活塞缸1、与活塞缸1连接的顶出板2、与顶出板2连接的主顶杆3和动模板4,所述顶出板2和主顶杆3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接板5和卡接套6,所述卡接板5和卡接套6之间设置有可卡住主顶杆3的U形件7,所述卡接板5和U形件7之间设置有连接片51。所述主顶杆3对应U形件7位置处开有插接槽31。所述卡接套6对应主顶杆3端部位置处设置有阶梯位61,便于卡接套6定位。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注塑机的主顶杆连接结构,包括活塞缸1、与活塞缸1连接的顶出板2、与顶出板2连接的主顶杆3和动模板4,所述动模板4上设置有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与活塞缸1之间通过安装板11连接,所述安装板11还连接有顶出板导杆8。所述顶出板2为十字状,所述顶出板2的端部连接有顶出板导杆8。所述顶出板2和主顶杆3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接板5和卡接套6,所述卡接板5和卡接套6之间设置有可卡住主顶杆3的U形件7,所述主顶杆3对应U形件7位置处开有插接槽31。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