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487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生产的过程,将塑料颗粒加热并挤出成圆筒状,并采用收卷机构将塑料薄膜收卷在芯轴上,塑料薄膜从被挤出到收卷之间通过较长距离的输送,塑料薄膜被挤出时,由于温度仍然较高,为防止塑料薄膜产生贴合,需要在筒状的塑料薄膜中充入空气,待塑料薄膜冷却(由塑料薄膜的输送过程完成)后再收卷,由于在塑料薄膜中充入了空气,塑料薄膜内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容易导致塑料薄膜产生变形,如塑料薄膜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形变,会导致收卷得到的塑料薄膜的宽度不一致,制得的塑料薄膜的质量也较差,产品的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薄膜机生产塑料薄膜过程中塑料薄膜质量差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第一连接柱和多个限位支架,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的限位支架上下等间隔的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的限位支架包括三个水平设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三个限位板围成三角状,三个限位板的一端分别与其中的一根第一连接柱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限位支架,对塑料薄膜进行限位,防止塑料薄膜在挤出后由于里面的气体压力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形变,本申请中塑料薄膜的形变量小,塑料薄膜通过本实用新型时基本保持横截面为圆形,后续塑料薄膜的收卷中塑料薄膜的宽度保持一致,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正六边形,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数量为六根,所述的三个限位板围成正三角形状的限位支架,所述的限位支架的顶点分别与相互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和下框架为正六边形的造型,在保持制造方便的同时,提高上框架和下框架内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的三个限位板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三个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板,方便限位板的安装,限位板与安装板可拆卸的安装,方便限位板的安装、拆卸和检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板通过螺丝钉安装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丝钉连接限位板和安装板,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柱,所述的第二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本申请设置第二连接柱,增强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的刚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本申请整体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连接柱的数量为六根,分别设置在上框架的六个边上。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柱设置为六根,与六边形的上框架/下框架的边数相等,在增强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保持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的间隔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框架、下框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板均为金属材质,所述的限位板的材质为木材,并且限位板的上下边沿均设置有倒圆角。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金属材质制作上框架、下框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板,整体的强度较高,采用木材制作与塑料薄膜接触的限位板,对塑料薄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上方的限位支架与上框架之间的距离、下方的限位支架与下框架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限位支架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支架数量为两个,在保持塑料薄膜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方的限位支架与下方的限位支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支架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限位支架成60度的角,限位支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更接近圆形,可从更多的角度对塑料薄膜进行限位,更进一步的提高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塑料薄膜挤出生产后的输送过程中,从各角度对塑料薄膜进行限位,防止塑料薄膜在输送中由于里面气体压力过大而产生较大形变,进而使得后续收卷时塑料薄膜宽度不一的问题,提高了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框架;2、下框架;3、第一连接柱;4、限位支架;5、限位板;6、安装板;7、螺丝钉;8、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第一连接柱3和多个限位支架4,所述的第一连接柱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框架1和下框架2,所述的限位支架4上下等间隔的设置在第一连接柱3上,所述的限位支架4包括三个水平设置的限位板5,所述的三个限位板5围成三角状,三个限位板5的一端分别与其中的一根第一连接柱3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框架1、下框架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8和安装板6均为金属材质,增强整个支架的刚性和稳定性,所述的限位板5的材质为木材,并且限位板5的上下边沿均设置有倒圆角,木材质地相对金属较软,不容易对塑料薄膜造成划伤,保证生产出的塑料薄膜的品质,在限位板5上边沿设置倒圆角,更进一步的保护塑料薄膜的品质,提高塑料薄膜生产的正品率。

所述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正六边形,所述的第一连接柱3的数量为六根,所述的三个限位板5围成正三角形状的限位支架4,所述的限位支架4的顶点分别与相互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柱3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框架1由六根长度和形状均相同的型材首尾相接构成六边形的造型,在将六根型材的连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且六根型材的连接处打磨出倒圆角,防止划伤塑料薄膜或者对人员造成伤害,下框架2与上框架1的形状与大小相同,制作方式也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3上固定有安装板6,本实施例优选的安装板6与第一连接板3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所述的三个限位板5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三个安装板6上,本实施例优选的限位板5与安装板6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具体为:所述的限位板5通过多根螺丝钉7安装在安装板6上,在安装板6上开有多个贯穿安装板6两侧的通孔,在限位板5上开有螺纹孔,螺丝钉7穿过通孔后与限位板5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限位板5与安装板6的安装。

为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多根第二连接柱8,所述的第二连接柱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框架1和下框架2,第二连接柱8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优选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所述的第二连接柱8的数量选择为六根,六根第二连接柱8分别设置在上框架1的六个边上。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将所述的限位支架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上方的一个限位支架4与上框架1之间的距离、下方的一个限位支架4与下框架2之间的距离以及上下两个限位支架4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等于整个塑料薄膜机用支架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所述的上方的限位支架4与下方的限位支架4交错设置,具体为上放的限位支架4与下方的限位支架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两个交错设置的限位支架4上下叠置,其构成的供塑料薄膜通过的通道整体上更接近与圆形,更能保持塑料薄膜在成型过程中的形状。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