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841发布日期:2019-04-13 01:20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挤出成型模具结构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门窗行业对密封件的要求原来越高,主要涉及到门窗型材与玻璃之间的密封,目前行业内采取的方法有在安装玻璃时打玻璃胶,来起到密封效果,但这类密封效果不佳,容易脱落。还有通过生产门窗型材时在线软共挤一层软胶条在需要密封的部位,如图1、图2所示。

在线软共挤的方法,由于生产的不稳定,经常出现不合格产品,直接影响了型材的不合格率,增加了门窗型材的生产成本,同时软共挤材料均为软料,密封效果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其目的是生产软硬共挤的密封胶条,提高型材与玻璃间的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所述的密封胶条在其横截面上分为连接成一体的硬料部分和软料部分,其硬料部分挤进型材的胶条槽中;所述的共挤模具包括硬料进料口、软料进料口,所述的共挤模具依次设置供料板、压缩板和融合成型板;所述的硬料进料口、软料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的供料板的不同位置;硬料和软料通过压缩板的通道内分别被压缩,最终在融合成型板的出口融合,获得软硬一体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

所述的硬料和软料在供料板内的通道为稳流通道,其截面尺寸不发生变化。

所述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从融合成型板的出口被牵引至冷却水箱中,所述的水箱中设置3~5块冷却定型块,所述的冷却定型块对软硬密封胶条融坯进行冷却定型,使其成为软硬密封胶条。

所述的水箱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连接。

所述的共挤模具上设置硬料内腔进气口和软料内腔进气口,并分别与硬料和软料的空腔连通。

所述的硬料进料口、软料进料口分别与硬料共挤设备和软料共挤设备连接;所述的硬料共挤设备单位时间的供料量大于软料共挤设备。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软硬共挤密封胶条,提高型材与玻璃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型材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背景技术中在线软共挤结构分布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结构分布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冷却定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的三维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软硬共挤的密封胶条截面图。

图中标记为:

1、硬料进料口,2、软料进料口,3、供料板,4、压缩板,5、融合成型板,6、硬料内腔进气口,7、软料内腔进气口,8、冷却定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属于密封胶条挤出成型模具的技术领域,涉及密封胶条挤出成型模具的软硬共挤模具的设计原理。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实现生产软硬共挤的密封胶条,提高型材与玻璃间的密封效果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8所示,所述的密封胶条在其横截面上分为连接成一体的硬料部分和软料部分,其硬料部分挤进型材的胶条槽中。这样,胶条的硬料部分卡在胶条槽中,使得胶条槽不容易脱落;胶条的软料部分对窗体进行可靠的密封。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包括硬料进料口1、软料进料口2,所述的共挤模具依次设置供料板3、压缩板4和融合成型板5;所述的硬料进料口1、软料进料口2设置在所述的供料板3的不同位置;硬料和软料通过压缩板4的通道内分别被压缩,最终在融合成型板5的出口融合,获得软硬一体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

软硬料的流道在模具上独立设计,互不干涉。本发明的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的目的是生产如图8所示的软硬共挤密封胶条,能够提高型材与玻璃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不影响型材的生产合格率,保证其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

所述的硬料和软料在供料板3内的通道为稳流通道,其截面尺寸不发生变化。

软硬物料进入模具的供料板3后,在供料板3内稳流,且保持有足够的压力给模具的压缩板供料;物料在模具的压缩板4内进行压缩,使得物料密实,为产品的融合成型做好准备;当物料进入模具的融合成型板5后,在融合成型板5内进一步稳定,使得软料和硬料的流速保持同步、平衡,最终在融合成型板5的出口端融合,获得所需形状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

所述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从融合成型板5的出口被牵引至冷却水箱中,所述的水箱中设置3~5块冷却定型块8,所述的冷却定型块8对软硬密封胶条融坯进行冷却定型,使其成为软硬密封胶条。

所述的水箱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连接。将获得的软硬密封胶条融胚牵引到带有循环水的水箱中,水箱中放置3~5组的冷却定型块,主要对关键尺寸进行定型固定,确保获得所需尺寸的软硬密封胶条。

所述的共挤模具上设置硬料内腔进气口6和软料内腔进气口7,并分别与硬料和软料的空腔连通。

根据胶条的结构特点,封闭的内腔需要设计气路,如图3和图7所示的硬料内腔进气口6和软料内腔进气口7,通过调节进气气流,使得空腔饱满成型。

所述的硬料进料口1、软料进料口2分别与硬料共挤设备和软料共挤设备连接;所述的硬料共挤设备单位时间的供料量大于软料共挤设备。

利用两台共挤设备分别对模具的供料板的两个进料口进行独立供料,两台共挤设备中分别注入不同配方的软硬物料,实现密封胶条的软硬共挤。硬料共挤机的产能较大,软料共挤机的产能较小,主要考虑软硬料的产能和流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胶条软硬共挤模具,密封胶条在其横截面上分为通过共挤连接成一体的硬料部分和软料部分,其硬料部分挤进型材的胶条槽中;共挤模具包括硬料进料口(1)、软料进料口(2),共挤模具依次设置供料板(3)、压缩板(4)和融合成型板(5);硬料进料口(1)、软料进料口(2)设置在供料板(3)的不同位置;硬料和软料通过压缩板(4)的通道内分别被压缩,最终在融合成型板(5)的出口融合,获得软硬一体的软硬密封胶条融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软硬共挤密封胶条,提高型材与玻璃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型材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单金辉;周以保;高宇飞;任力勇;钱文兵;童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海螺挤出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6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