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204发布日期:2019-02-12 21:2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属于安装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弧形薄壁结构的自身特征,吊装容易变形,常规的吊装方式往往是在结构上设置多个吊点,采用框架梁或多级吊梁的方式进行吊装,这样可以保证吊点垂直受力,从而减少斜向或挤压变形。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734753.0的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防变形工装包括上部工装、中部工装和下部工装,上部工装固定在弧形薄壁结构上部的模块本体上,下部工装固定在弧形薄壁结构下部的模块本体上,中部工装固定在上部工装和下部工装之间,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向下按压需要通过繁琐的手动旋转螺纹杆,消耗的繁琐的操作时间减慢了按压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向下按压需要通过繁琐的手动旋转螺纹杆,消耗的繁琐的操作时间减慢了按压的速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其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密封环、注射管口、固定框架、按压板、一字手柄、快速推动装置、铸造模板、模具内板、固定螺栓,所述支撑底板内侧与密封环外侧相黏合,所述按压板上端与快速推动装置下端相焊接,所述按压板下端与上端相贴合,所述一字手柄下端与快速推动装置上端相连接,所述铸造模板下端设有模具内板,所述固定螺栓左端与固定框架左端相连接,所述快速推动装置由推压轴杆、传动齿轮、啮合条板、机体壳、连接杆、转轴柱、连接轴、滑动轨道组成,所述啮合条板下端与推压轴杆上端相焊接,所述啮合条板左端与传动齿轮右端相啮合,所述转轴柱上表面与连接杆下端相连接,所述啮合条板左端与转轴柱右端相黏合,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连接轴下端相焊接,所述滑动轨道嵌入安装于啮合条板内,所述啮合条板下端与传动齿轮上端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口下端与铸造模板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框架内侧与支撑底板外侧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推动装置外侧与固定框架内侧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字手柄下端与连接轴上端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铸造模板下端与支撑底板上端相连接,所述模具内板嵌入安装于支撑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字手柄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结构上通过手动拉动外端的一字手柄带动着连接轴沿着滑动轨道向右端滑动,进行使得下端连接杆沿着转轴柱向着右端移动,竟而带动着啮合条板进行位移,从而啮合着下端的传动齿轮进行传动,在啮合着右端的啮合条板带动着推压轴杆沿着下端进行推压运行,提高而了按压时的快捷性,减少了繁琐的螺纹转动减少了下压的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底板-1、密封环-2、注射管口-3、固定框架-4、按压板-5、一字手柄-6、快速推动装置-7、铸造模板-8、模具内板-9、固定螺栓-10、推压轴杆-701、传动齿轮-702、啮合条板-703、机体壳-704、连接杆-705、转轴柱-706、连接轴-707、滑动轨道-7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成形脱模冷却防变形工装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密封环2、注射管口3、固定框架4、按压板5、一字手柄6、快速推动装置7、铸造模板8、模具内板9、固定螺栓 10,所述支撑底板1内侧与密封环2外侧相黏合,所述按压板5上端与快速推动装置7下端相焊接,所述按压板5下端与上端相贴合,所述一字手柄6 下端与快速推动装置7上端相连接,所述铸造模板8下端设有模具内板9,所述固定螺栓10左端与固定框架4左端相连接,所述快速推动装置7由推压轴杆701、传动齿轮702、啮合条板703、机体壳704、连接杆705、转轴柱706、连接轴707、滑动轨道708组成,所述啮合条板703下端与推压轴杆701上端相焊接,所述啮合条板703左端与传动齿轮702右端相啮合,所述转轴柱706上表面与连接杆705下端相连接,所述啮合条板703左端与转轴柱706右端相黏合,所述连接杆705上端与连接轴707下端相焊接,所述滑动轨道708嵌入安装于啮合条板703内,所述啮合条板703下端与传动齿轮702上端相啮合,所述注射管口3下端与铸造模板8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框架4内侧与支撑底板1外侧相焊接,所述快速推动装置7外侧与固定框架4内侧相焊接,所述一字手柄6下端与连接轴707上端相焊接,所述铸造模板8下端与支撑底板1上端相连接,所述模具内板9嵌入安装于支撑底板 1上,所述一字手柄6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密封环2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本专利所说的固定螺栓10由六角头部和法兰盘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所述传动齿轮702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手动拉动外端的一字手柄6带动着连接轴707沿着滑动轨道708向右端滑动,进行使得下端连接杆705沿着转轴柱706向着右端移动,竟而带动着啮合条板703进行位移,从而啮合着下端的传动齿轮702 进行传动,在啮合着右端的啮合条板703带动着推压轴杆701沿着下端进行推压运行,滑动轨道708保障了啮合条板703运行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向下按压需要通过繁琐的手动旋转螺纹杆,消耗的繁琐的操作时间减慢了按压的速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通过手动拉动外端的一字手柄带动着连接轴向左端倾斜,进行使得下端连接杆沿着转轴柱向着右端移动,竟而带动着啮合条板进行位移,从而啮合着下端的传动齿轮进行传动,在啮合着右端的啮合条板带动着推压轴杆沿着下端进行推压运行,提高而了按压时的快捷性,减少了繁琐的螺纹转动减少了下压的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