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9355发布日期:2020-09-25 18:2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地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地垫又可称为汽车脚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主机毯五大主要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环保汽车内饰。汽车脚垫属于内部装饰品,保护车内的洁净,起到美观舒适点缀的作用。脚垫的质地、图案的美观度会直接影响车内的观赏效果和使用舒适感。由于汽车的内底面一般都成弧形面,因而,为保证汽车的地垫能够与汽车的底面相适配,避免汽车地垫在汽车底面滑移,一般都会具有采用能够与汽车底面相适配的具有弹性的全覆盖性硬质底垫。目前市场上用于汽车地毯压制的液压机构,其有一层压制板,在加工时,将用于制造地毯的原材料铺设在压制板上,通过液压缸进行压制处理,形成凹凸程度需要与汽车内部构造一致的地垫。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4935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包括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设有可升降的上模框,下模设有可升降的下模框,上模框、下模框内分别对应设有上模仁、下模仁,下模仁与上模仁之间形成压制空间,下模框的压制边沿设有多个挂料针,上模框的压制边沿上对应设有多个挂料孔,挂料针与挂料孔一一对应设置,下模框的外周设有挂料钉,下模仁设有若干定位销,上模仁设有与定位销相互适配的定位孔。该实用新型,在进行物料压制时可先将物料通过挂料针固定在下模框上,挂料针进入挂料孔,挂料钉和定位销则可加强固定强度,可适用于所有不同厚度的汽车地毯的加工,压制成型中物料不会发生萎缩或偏移,成型面上不会出现褶皱,加工精度高,实用性强。

上述的这种汽车成型模具,在地毯成型之后,成型后的地毯位于下模仁内,且由于各挂料钉插设于地毯的周边,因而地毯难以从下模仁中脱离出,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具有能够便于地毯从下模仁中的取出,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以及上模,所述下模与上模之间形成合模腔,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周边均匀竖直固接有多根挂料钉,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周边对应各挂料钉的位置均竖直开设有能够插设挂料钉的挂料孔,所述下模对应各挂料钉的外侧均开设有环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均竖直滑移连接有套设于挂料钉外侧且上端能够突出于挂料钉上端的顶套,所述下模还竖直滑移连接有环形框,各所述顶套靠近环形框的位置均连接于环形框,所述下模内还设置有能够推动环形框升降的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物料压制时可先将物料通过挂料针固定在下模上,然后上模向下并压紧下模,挂料针进入挂料孔,挂料钉则可加强物料的固定,从而保证物料在压制成型中,物料不会发生萎缩或偏移,成型面上也不会出现褶皱,在压制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型后的物料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环形框向上运动能够带动各顶套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推动物料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物料顶脱离出挂料针上端,从而可以便于物料的取出,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周边竖直开设有环形槽,各所述容置槽与环行槽相互连通,所述环形框竖直滑移连接于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行槽能够便于环形框的竖直滑移,对换向槽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对应环形槽的上侧可拆卸连接有能够封闭环形槽上侧的环形板,所述顶套可拆卸连接于环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将环形板从下模上侧进行拆卸,然后将各顶套从环形板上进行拆卸,从而便于维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下模的两侧以及两端均固接有两承接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各承接块的滑柱,所述滑柱的上端趋向环形板的方向连接有能够推动环形框上升的连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向上推动各滑柱能够带动各连接柱向上运动,从而能够推动环形框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带动顶套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的两侧的承接块之间与下模两端的承接块之间均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双向伸缩缸,所述双向伸缩缸的两伸缩杆分别朝向对应侧或对应端的两承接块并固接有滑移块,对应两滑移块的上表面分别趋向相互远离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柱均能够抵接于滑移块的上表面随滑移块滑移上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双向伸缩缸带动两伸缩杆趋向相互远离一端延伸,能够推动两对应的滑移块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能够通过滑移块的滑移推动滑柱上升,实现环形框的上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对应滑移块的位置均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滑移块滑移连接于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滑移块滑移连接于滑槽,一方面能够对滑移块的滑移方向进行限制,保证滑移的平稳,另一方面滑槽也可以对滑移块进行承接,减少双向伸缩缸的承接负担,便于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块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开设有t形的限位槽,所述滑柱的下端均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且长度方向垂直于限位槽长度方向的辊轴,所述辊轴插设于限位槽内并能够沿限位槽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限位槽与辊轴相互配合,能够在滑移块滑移时,带动滑柱沿限位槽滑动,从而实现滑柱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转动连接于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辊轴转动连接于滑柱,能够实现辊轴在限位槽内的滚动,减少摩擦,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进行物料压制时可先将物料通过挂料针固定在下模上,然后上模向下并压紧下模,挂料针进入挂料孔,挂料钉则可加强物料的固定,从而保证物料在压制成型中,物料不会发生萎缩或偏移,成型面上也不会出现褶皱,在压制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型后的物料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环形框向上运动能够带动各顶套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推动物料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物料顶脱离出挂料针上端,从而可以便于物料的取出,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工作时,双向伸缩缸带动两伸缩杆趋向相互远离一端延伸,能够推动两对应的滑移块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能够通过滑移块的滑移推动滑柱上升,实现环形框的上升;

通过采用的限位槽与辊轴相互配合,能够在滑移块滑移时,带动滑柱沿限位槽滑动,从而实现滑柱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伸缩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11、挂料钉;12、容置槽;121、顶套;13、环形槽;131、环形框;132、环形板;14、竖槽;15、滑槽;2、上模;21、挂料孔;3、承接块;31、滑柱;32、连接柱;33、辊轴;4、双向伸缩缸;41、滑移块;4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地毯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1以及上模2,下模1与上模2之间形成合模腔,下模1的上表面周边均匀固接有多根挂料钉11,多根挂料钉11竖直设置,上模2的下表面周边对应各挂料钉11的位置均竖直开设有挂料孔21,上模2向下运动能够使下模1的各挂料针插设于上模2的各挂料孔21。在进行物料压制时,可先将物料置于下模1上并通过挂料针将物料的周边固定在下模1上,然后上模2向下并压紧下模1,挂料针进入挂料孔21,挂料钉11则可加强物料的固定,从而保证物料在压制成型中,物料不会发生萎缩或偏移,成型面上也不会出现褶皱。

参照图1和图2,下模1对应各挂料钉11的外侧均开设有环形的容置槽12,容置槽12内均竖直滑移连接有顶套121,顶套121套设于对应的挂料钉11外侧,顶套121内周面能够抵接于挂料钉11周面,且顶套121的轴线方向长度与容置槽12的轴线方向长度相同,顶套121向上滑移能够使顶套121的上端高于挂料钉11上端下模1上表面外周边对应容置槽12的外侧还竖直开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13与容置槽12的一侧连接,环形槽13内竖直滑移连接有环形框131,各顶套121靠近环形框131的位置均螺栓连接于环形框131,环形槽13的上侧还螺栓连接有环形板132,环形板132能够封闭环形槽13,且环形板132的上侧与下模1的上表面外边平齐,下模1还设置有能够推动环形框131升降的升降机构。在物料压制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型后的物料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环形框131向上运动能够带动各顶套121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推动物料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物料顶脱离出挂料针上端,从而可以便于物料的取出。

参照图1和图3,下模1的两侧以及两端均固接有两承接块3,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各承接块3的滑柱31,下模1对应滑柱31的一侧均开设有竖槽14,滑柱31的上端趋向环形板132的方向固接有连接柱32,连接柱32均插设于对应的竖槽14内并螺栓连接于环形框131。下模1的两侧的两承接块3之间与下模1两端的两承接块3之间均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双向伸缩缸4,双向伸缩缸4的两伸缩杆分别朝向对应侧或对应端的两承接块3,且双向伸缩缸4的两伸缩杆均固接有滑移块41,对应两滑移块41的上表面分别趋向相互远离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下模1两端和两侧对应各滑移块41的位置均水平开设有滑槽15,各滑移块41均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滑槽15。滑移块41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开设有t形的限位槽42,滑柱31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辊轴33,辊轴33的轴线水平设置且辊轴3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限位槽42的长度方向,辊轴33插设于限位槽42内并能够沿限位槽42滚动。工作时,双向伸缩缸4带动两伸缩杆趋向相互远离一端延伸,能够推动两对应的滑移块41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能够通过滑移块41的滑移带动对应的滑柱31沿滑移块41的上侧移动,从而实现滑柱31上升,进而带动各滑柱3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各连接柱32向上运动,从而推动环形框131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顶套121向上运动。此外,采用的滑移块41滑移连接于滑槽15,一方面能够对滑移块41的滑移方向进行限制,保证滑移的平稳,另一方面滑槽15也可以对滑移块41进行承接,减少双向伸缩缸4的承接负担,采用的限位槽42与辊轴33相互配合,能够在滑移块41滑移时,带动滑柱31下端的辊轴33沿限位槽42滚动,实现滑柱31的升降,并减少摩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物料压制时,可先将物料置于下模1上并通过挂料针将物料的周边固定在下模1上,然后上模2向下并压紧下模1,挂料针进入挂料孔21,挂料钉11则可加强物料的固定,从而保证物料在压制成型中,物料不会发生萎缩或偏移,成型面上也不会出现褶皱。

在物料压制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型后的物料时,双向伸缩缸4带动两伸缩杆趋向相互远离一端延伸,能够推动两对应的滑移块41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从而能够通过滑移块41的滑移带动对应的滑柱31沿滑移块41的上侧移动,从而实现滑柱31上升,进而带动各滑柱3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各连接柱32向上运动,从而推动环形框131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顶套121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推动物料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将物料顶脱离出挂料针上端,可以便于物料的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