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8266发布日期:2020-12-22 10:2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销售和运输,需要对生产完成后的电缆进行挤压,随后然后再对挤压后的电缆进行捆扎或包装并进行收卷工作。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难以对电缆进行固定,未固定的电缆在挤压时容易出现偏移的现象,导致装置的挤压效果不佳;

(2)现有的此类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多为人工利用机构手动对电缆进行挤压,由于挤压力度较大,费时费力且工人易疲惫,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3)现有的此类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难以对电缆包裹的塑料层进行处理,导致装置的挤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挤压效果不佳、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以及装置挤压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面板、螺纹轴、转轴和电机,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螺纹轴,螺纹轴的一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并与装置主体的内壁相铰接,所述螺纹轴表面的两侧螺纹处皆套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顶端的一侧铰接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顶端与装置主体的顶部相铰接,所述滑动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下连接杆,且相邻下连接杆之间的装置主体内部铰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底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挤压块,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结构,装置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电缆出口,且电缆出口一侧的装置主体外壁上设置有电缆入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并且第二固定板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外壁上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与回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块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支撑架、支撑板、限位框、导向板、限位弹簧和导向杆,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外壁上皆铰接有第二挤压辊,并且支撑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框。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表面的一侧铰接有导向板,且导向板远离限位框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挤压辊。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框的外部,且底端的一侧缠绕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底端与导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不仅提高装置的挤压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装置的挤压效率;

(1)通过设置有限位框、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导向板、第一挤压辊、导向杆和限位弹簧,电缆穿过时限位框时,分别与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表面相接触,由于第一挤压辊铰接在通过导向板铰接在限位框的表面,当有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挤压辊的顶部时即可将电缆固定,并且导向杆和限位弹簧对第一挤压辊的移动范围起到限位的作用,实现装置对电缆固定的功能,提高装置的挤压效果;

(2)通过设置有电机、转轴、螺纹轴、滑动块、下连接杆、上连接杆、挤压块和连接板,操作控制面板控制电机进行工作,使其带动转轴旋转,使转轴带动螺纹轴一同旋转,由于螺纹轴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则使滑动块相对移动,使滑动块推动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升降,即挤压块和连接板的升降,当挤压块与第一挤压辊接触时将第一挤压辊推至电缆表面并进行挤压工作,避免人工进行挤压,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置有加热板、第一固定板和回位弹簧,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加热板进行工作,使加热板加热到合适温度,由于加热板铰接在第一固定板上,当不同规格的电缆穿过加热板时,都可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将加热板顶至电缆的表面,通过多电缆表面的加热,使电缆表面的塑料层软化,使之更有利于后续的挤压步骤,节省挤压时间,提高装置的挤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挤压辊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缆生产使用的挤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面板4、螺纹轴10、转轴11和电机12,装置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12,该电机12的型号可为y160m1-2,且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1,并且转轴11远离电机12的一端安装有螺纹轴10,螺纹轴10的一端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并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相铰接,螺纹轴10表面的两侧螺纹处皆套接有滑动块5,且滑动块5顶端的一侧铰接有上连接杆7,上连接杆7的顶端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相铰接,滑动块5底端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下连接杆6,且相邻下连接杆6之间的装置主体1内部铰接有连接板9,并且连接板9底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挤压块8;

控制电机12进行工作,使其带动转轴11旋转,使转轴11带动螺纹轴10一同旋转,由于螺纹轴10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则使滑动块5相对移动,使滑动块5推动下连接杆6和上连接杆7升降,即挤压块8和连接板9的升降,当挤压块8与第一挤压辊201接触时将第一挤压辊201推至电缆表面并进行挤压工作,避免人工进行挤压,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装置主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结构2,固定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挤压辊201、第二挤压辊202、支撑架203、支撑板204、限位框205、导向板206、限位弹簧207和导向杆208,装置主体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架203,且支撑架203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204,支撑板204的两侧外壁上皆铰接有第二挤压辊202,并且支撑板20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框205,限位框205表面的一侧铰接有导向板206,且导向板206远离限位框20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挤压辊201,导向板206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208,导向杆208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框205的外部,且280底端的一侧缠绕有限位弹簧207,限位弹簧207的底端与导向板206的顶端固定连接;

电缆穿过时限位框205时,分别与第一挤压辊201和第二挤压辊202的表面相接触,由于第一挤压辊201铰接在通过导向板206铰接在限位框205的表面,当有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挤压辊201的顶部时即可将电缆固定,并且导向杆208和限位弹簧207对第一挤压辊201的移动范围起到限位的作用,实现装置对电缆固定的功能,提高装置的挤压效果;

装置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该控制面板4的型号可为fhr-211,控制面板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装置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电缆出口13,且电缆出口13一侧的装置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电缆入口3,装置主体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5,且第一固定板1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4,并且第二固定板14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回位弹簧18,第二固定板14一侧的第一固定板15外壁上铰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顶端与回位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块16远离第一固定板1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加热板17,该加热板17的型号可为gsd-12e,加热板1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操作控制面板4控制加热板17进行工作,使加热板17加热到合适温度,由于加热板17铰接在第一固定板15上,当不同规格的电缆穿过加热板17时,都可在回位弹簧18的作用下将加热板17顶至电缆的表面,通过多电缆表面的加热,使电缆表面的塑料层软化,使之更有利于后续的挤压步骤,节省挤压时间,提高装置的挤压效率。

使用时,首先将电缆依次贯穿电缆入口3、限位框205以及电缆出口13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外部,并使装置主体1外部的电缆一端连接至收卷设备,电缆穿过时限位框205时,分别与第一挤压辊201和第二挤压辊202的表面相接触,由于第一挤压辊201铰接在通过导向板206铰接在限位框205的表面,当有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挤压辊201的顶部时即可将电缆固定,并且导向杆208和限位弹簧207对第一挤压辊201的移动范围起到限位的作用,实现装置对电缆固定的功能,提高装置的挤压效果,通过操作控制面板4控制电机12进行工作,使其带动转轴11旋转,使转轴11带动螺纹轴10一同旋转,由于螺纹轴10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不同方向的螺纹,则使滑动块5相对移动,使滑动块5推动下连接杆6和上连接杆7升降,即挤压块8和连接板9的升降,当挤压块8与第一挤压辊201接触时将第一挤压辊201推至电缆表面并进行挤压工作,避免人工进行挤压,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操作控制面板4控制加热板17进行工作,使加热板17加热到合适温度,由于加热板17铰接在第一固定板15上,当不同规格的电缆穿过加热板17时,都可在回位弹簧18的作用下将加热板17顶至电缆的表面,通过多电缆表面的加热,使电缆表面的塑料层软化,使之更有利于后续的挤压步骤,节省挤压时间,提高装置的挤压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