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097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5 —个相当于图3的分离装置的视图,未示出冲压装置和凹模;及图3和4所示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6和7沿图4中箭头X所示分离装置侧视图;及沿图6中A-A的一个断面图;
[0023]图8图3所示冲击模具的俯视图,配有输运装置以用输运从框架联体上被分离下来的容器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附图的一部分上,整个装置的一些构件被略去了,以便对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获得更清楚的概念。
[0025]图1中示出的和作为整体以10表示的框架联体是由一种塑料形成的,在现在的情况下则是由一种聚丙烯材料形成的。框架联体10基本上是由实际的容器制品12及所谓的框架边脚14组合而成,该框架边脚是要与实际的容器制品12加以分离的。当容器制品12从框架边脚14上分离下来时,就会获得一个从框架边脚14上脱离的安瓿联体,如图2所示,其中,各个容器或各个安瓿12经过保留下来的框架边脚14的壁间搭接部16而彼此可松脱地相连,其中,壁间搭接部16可使得相关的容器制品12按照一种“拧断运动”从其余的保持于联体中的容器12分离出来。
[0026]相应的容器制品12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所述的安瓿联体解脱方式例如在专利文件DE 38 31 957 Cl中做了介绍。在图1和2中所示的基本形状只代表一个实施例,特别是容器几何构形可根据用户方面的情况在广泛的范围内做出预设。为了放出相应的容器中的盛装物一通常是原先注入的流体形式,可使用一个拧开封套18,该拧开封套经过一个柄部20也可以按照一种“拧开一运动”形式从其余的容器制品12上经由一个相应的规定的撕裂点分离下来,其结果是:经过打开的容器口可将流体取出。其它容器解开方式如滴管盖等,也是可以实现的。
[0027]如图1所示,在框架联体10的下边上,有一种袋形孔22,利用一个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啮合到框架边脚14的下边缘上的袋形孔22中的销子,便可将由容器制品12和框架边脚14组成的框架联体10从一个未详示的制造机的模具中取出,其中,由于框架边脚的高度稳定性(由于其闭合的边脚边缘区的形式)之故,当框架联体10的塑料尚未完全冷却时,所述取出也可以可靠和毫无困难地实现。上述构造是通常的,例如在EP O 359 971A2中做了介绍,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详述的。
[0028]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将袋形孔22或其它的某种用于输送装置的啮合方式按图1在垂直方向上作为框架边脚的一部分而布置在框架边脚的侧面上,假定不要图1中所示水平延伸的输运方向,而希望有一个为此沿垂直方向即沿容器纵轴线方向延伸的输运方向的话。怎样将框架联体相应地安置到作为切割装置或冲压装置的分离装置上,以及再从该装置中取下,例如在DE 3832 566 C2中做了介绍,其中,一个活动的输运钩啮合到框架联体10的框架边脚上的输运凹穴中。
[0029]为了实现分离过程或冲压过程,如图8所示,就一个未详示的制造机来看,相应的框架联体10是从右向左进入到凹模24中的,其中,图8中所示的凹模24可提供一个容纳可能性,即容纳三个彼此并列的各自带有五个悬在一起的容器制品12的框架联体布置10。相应的容器制品12从制造机出来,经过框架边脚14而彼此相连,其中,在完成冲压过程或分离过程之后,一个如图2中所示的容器联体在图8中是必须从左侧离开凹模24,以便随即进入一个相应的包装单元中而为下一步输运加以包装。相应的具有容器制品12的框架联体10经过输运装置26送入凹模24中或者从凹模24中输出,都是现有技术,所以在这里就不为此赘述了。
[0030]图3沿图8的箭头Y所示方向表示凹模24的后视图,该凹模又配有三个各自携带五个容器制品12的框架联体单元10。如图3所示后面的视图进一步表示的,由实心金属块构成的凹模24是安置在支柱28上,这些支柱在一个用于凹模24的凹模框架30和一个下基板32之间延伸,该下基板被一个滑道34穿过,该滑道用来运走从分离装置出来的塑料边脚。四个支柱28最好在其长度上是可调的,以便能够按照预定的生产准则来实现凹模24的定位。下基板32是设计呈矩形的,它允许整个分离装置实现模块式结构,从而获得一种易于装配的结构单元,这种结构单元可整合到现有的制造机的运行中。
[0031]图3中所示的分离装置具有一个其整体以36表示的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可与凹模24相类似,是由一个实心的金属框体构成,可以构成为多部分的。为了提高冲压压力或切割压力,可使用一个块状砝码38,在该砝码的底侧上邻接着各个上凹模40,这些上凹模在其底侧上则具有冲压刀42,这些冲压刀可以将框架边脚14与容器制品12加以分离,借以从图1所示的半成品达到图2所示的成品容器联体。其中,板条状的冲压刀42进入到被容纳在凹模24中的容器制品12之间的间距中,对每一个框架联体10都是如此执行。上述这种布置仅是举个例而已,也可以是一个框架联体10的一个或两个单元利用该分离装置进行加工处理,或者是具有不同数量容器制品12的框架联体布置上的更大的单元亦可利用该分离装置进行加工处理。相应的布置总是根据机器操作者及其要求来决定。
[0032]为了沿着一条冲压轴线44来移动块状结构的冲压装置36,使用一个作为整体以46表示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该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可以由一电动机48来操纵。作为电动机48可特别使用一种常规的伺服电机,就相应的转换方向而言,它具有短的转换时间。滚珠丝杠传动机构46具有一个棒状的钢球丝杠50,该钢球丝杠在一个螺纹套52中被导引,它可以根据图3所示方向从图中所示的升高位置沿着冲压轴线44向下移动到冲压位置或分离位置。为此,电动机48经过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从动小齿轮例如利用一个在图中未详示出的齿带传动机构以驱动螺纹套52,该螺纹套在此是可以旋转地在一旋转支座54中被导引的。上述齿带传动机构在一上基板56内可旋转地被引导,该上基板将分离装置作为结构单元在一定程度上朝上地加以封闭。电动机48、旋转支座54连同螺纹套52和钢球丝杆50的一部分以一个可以预定的超出高度按图3所示地超越上基板56。
[0033]为了加固整个系统,在下基板32和上基板56之间延伸着四个调节支柱58,这些调节支柱是针对冲击轴线44成对地沿径向彼此对置地加以布置的(参看图7)。这四个调节支柱58作为一个整体以60表示的调节装置的一部分穿过一个设计呈正方形的调节板62,其中,该调节板配有四个调节套64,这些调节套夹住相应的调节支柱58。作为调节装置60的另一部分,在上基板56的上侧上安置了两个工作缸66 (参看图6),这两个工作缸是按照一种液压缸或气动缸设计的,并且借助于调节杆68 (这些调节杆以其下端固定在调节板62上)可沿着调节支柱58实现其高度调节。为了更简明绘示起见,在图3中未示出相应的工作缸66及其调节杆68。也为了简明起见,在图4和图6中略去了冲压装置36。利用所述的调节装置60,便可根据使用条件,在现场调节冲压装置36所用的冲压平面,其中,按图4所示,可以向下通过一个止挡体70加以限制调节平面。
[0034]此外,配有一个在图3中所示的作为整体以72表示的缓冲系统,其作用在于帮助避免滚珠丝杠传动机构46在运行中、特别在冲压过程中出现超负荷。为此,缓冲系统72具有一个以两个压缩弹簧74形式构成的蓄能器,这两个压缩弹簧在一定程度上使冲压装置36与滚珠丝杠传动机构46去耦。为此,两个压缩弹簧74以它们的根据图3所示的上端支撑在一个止挡板76上,该止挡板与钢球丝杠50的下端经过一个固定螺母78而牢固地相连。相应的压缩弹簧74的下端支撑在一个导板80上,冲压装置36经过支杆82牢固相连地连接在该导板的底侧上。代替所述的压缩弹簧74,也可使用另一种方案作为蓄能器,例如采用盘形弹簧或类似形式。
[0035]但若按图3所示的实施形式,相应的压缩弹簧74包含一个导向螺栓84,该导向螺栓在此对止挡板76形成一个导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在两个终端位置之间可利用钢球丝杠50而往返移动。下部的可能的终端位置是经过下部的缓冲套86形成的,这些缓冲套可用一种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并且除了导向螺栓84之外还包含相应的压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