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胚冷却托模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70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43,安装座43固设在相对应的台座151、152的底面,安装座43底面的横向两侧处分别设有至少一导柱44及至少一滑柱45,各导柱44向下延伸,且该些导柱44的位置对应于母模30的导孔31的位置;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各滑柱45的横向外侧面突出有两导引壁451,该两导引壁451前后间隔设置,各导引壁451包含有上下相连接的一上段4511及一下段4512,两导引壁451的上段4511的间距固定,两导引壁451的下段4512的间距由上而下渐增;安装座43底面设有多个柱状内模46,各柱状内模46向下延伸,且该些柱状内模46的位置对应于母模30的模穴32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各公模上设有两排柱状内模46,两排柱状内模46横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包含有两柱状内模46,各柱状内模46的横向外侧处依序设有一导柱44及一滑柱45。
[0093]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前述的夹持机构包含有两驱动机构51、两移动座52及多个牙板组53。
[0094]前述的两驱动机构51分别设在升降台14的第一基座141及第二基座142上,各驱动机构51通过多个立柱511垫高设置在相对应的基座141、142上,且各驱动机构51包含有两油压缸,各油压缸具有多个可向下突伸或缩回的顶柱512,顶柱512选择性地向下贯穿相对应的基座141、142、横移台15的相对应的台座151、152的穿孔153及两公模41、42的安装座43,即顶柱512可突伸在两公模41、42的安装座43的下方,或缩回至第一基座141及第二基座14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各驱动机构51的两油压缸共同推动一板体513,而该板体513的底侧设有十二根顶柱512,并且该十二根顶柱512由前至后分成三排,并为三根、六根及三根的排列。
[0095]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6所示,前述的两移动座52分别位于两公模41、42的安装座43的下方,且可相对安装座43上下移动,并套设柱状内模46及滑柱45,移动座52进一步连接在一上推装置(图中未示),并可被该上推装置向上推动,移动座52选择性地被驱动机构51的顶柱512向下推动;移动座52的底面进一步设有一盘体(图中未示),盘体及移动座52的底面夹设出一容置空间。
[0096]前述的多个牙板组53分别设在两公模41、42上,且各牙板组53设在相对应的移动座52的底面的容置空间中,各牙板组53包含有可前后并拢或分离的两牙板531,两牙板531可在该容置空间中前后开合,两牙板531都为横向延伸的长形块体且对称设置,两牙板531的相向的侧壁面上分别凹设有多个夹孔5311及至少一穿槽5312,各夹孔5311及各穿槽5312都在牙板531的顶面及底面对外相通;各夹孔5311的孔壁面上设置有突纹,且各牙板531底面在夹孔5311底端开口周缘处突出有一突唇环5313,两牙板531并拢后,相对应的两夹孔5311形成一完整的封闭环型牙孔,并且该牙孔套设公模40的相对应的柱状内模46,相对应的两突唇环5313并拢形成一圆环体,并选择性地嵌合在母模30顶面的环槽33中;各穿槽5312邻接牙板531的横向一端,且各穿槽5312的壁面上设有一内抵块5314及一外抵块5315,内抵块5314的顶部形成有一内斜抵面5316,外抵块5315的底部形成有一外抵斜面5317,两牙板531并拢后,相对应的两穿槽5312套设在两公模41、42的相对应的滑柱45上,相对应的两内抵块5314位于滑柱45的两导引壁451之间,相对应的两外抵块5315位于滑柱45的两导引壁451的外侧;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各牙板531的横向两端处分别设有一穿槽5312,且各牙板531上设置的夹孔5311的数量为两个。
[0097]请进一步配合图7所示,当上推装置及驱动机构51上下移动移动座52时,移动座52底面的容置空间中的牙板组53也跟着上下移动;当牙板组53向下移动时,牙板531的外抵块5315的外抵斜面5317抵靠在滑柱45的导引壁451的外壁面上,并因导引壁451的下段4512的外壁面向下渐宽而使牙板531向外推开,因此使两牙板531相对张开;当牙板组53向上移动时,牙板531的内抵块5314的内斜抵面5316抵靠在滑柱45的导引壁451的内壁面上,并因导引壁451的下段4512的内壁面向上渐缩而使牙板531向内缩回,因此使两牙板531相对并拢。
[0098]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的两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62分别设在底座11的横向两侧,且分别为一第一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及一第二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2,第一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位于升降台14的第一基座141下方,第二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2位于升降台14的第二基座142下方。
[0099]各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62包含有一架体63、一顶升机构64及一冷却盘65 ;架体63位于底座11的横向一侧,且为直立架体;顶升机构64设在架体63上,且包含有至少一油压缸,各油压缸包含有一可向上突伸或缩回的顶升杆641 ;冷却盘65设在顶升杆641 (如图10所示)的顶端,且设有多个冷却筒66,该些冷却筒66为中空筒体且顶端具有开口,各冷却筒66中设有水冷循环结构,冷却盘65顶面邻接横向两侧处分别设有供两公模41、42的导柱44及滑柱45穿设的容孔651及容孔652。
[0100]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需与一射料机配合运作,该射料机可将固态塑料熔化为液态塑料,并从母模30的注塑孔34射入母模30的模穴32中。
[0101]请参阅图8所示,横移机构22带动横移台15移动,使第一台座151及第一公模41位于母模30的正上方,第二台座152及第二公模42位于第二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2的正上方;此时第一公模41上不具有瓶胚70,而第二公模42上已具有之前成形的瓶胚70。
[0102]请参阅图9所示,升降台升降机构21使升降台14向下移动,并连带使横移台15的两台座151、152上的两公模41、42—同向下移动;其中第一公模41穿设在母模30中,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第一公模41的导柱44向下穿设在母模30的导孔31内,牙板组53以并拢的突唇环5313嵌合在母模30顶面的环槽33中,该些柱状内模46穿设在母模30的模穴32中,该射料机将液态塑料射入模穴32中,使液态塑料充填在模穴32与柱状内模46之间及牙板531的夹孔5311与柱状内模46之间,该液态塑料在进入模穴32后持续降温冷却,即会开始凝固形成瓶胚70,位于瓶胚70顶端的颈部外壁面与牙板组53的夹孔5311的孔壁相互嵌合;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2的顶升机构64及第二台座152的驱动机构51使第二公模42的瓶胚70卸除并留在第二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2的冷却筒66中,详细过程容后叙述。
[0103]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当模穴32内的瓶胚70降温至可离型温度时,升降台升降机构21使升降台14向上移动,使第一公模41向上脱离母模30,而第一公模41上的瓶胚70跟着一起上移并脱离模穴32,此时第一公模41以该些牙板531夹持多个瓶胚70,而第二公模42则不具有瓶胚70。
[0104]请配合参阅图13所示,横移机构22带动横移台15移动,使第二台座152及第二公模42位于母模30的正上方,而第一台座151及第一公模41位于第一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的正上方。
[0105]请配合参阅图14所示,升降台升降机构21使升降台14向下移动,并连带使第一台座151及第二台座152上的公模41、42也向下移动;请配合参阅图15所示,第一公模41向下移动后,第一模外冷却托模装置61的顶升机构64将冷却盘65向上顶升,使下移的第一公模41的瓶胚70穿设进冷却筒66中,并利用冷却筒66中水冷循环结构对瓶胚70进行降温;请配合参阅图16所示,待瓶胚70降温至可托模温度后,顶升机构64将冷却盘65向下移动复位,第一台座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