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955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注塑过程中,需要装配、更换用于产品成型的模具,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快速换模已成为注塑加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注塑机上安装、拆卸模具时所使用的方式是传统的螺栓、压板式人力操作,这种方式不仅会受到操作者经验、体力的影响,而且劳动时间长、装模效率低、易有安装误差。

【发明内容】

[0003]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包括模具、前模垫板、后模垫板、吊环、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吸盘、真空泵、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模具的顶部设有吊环,所述前模垫板、后模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真空吸盘、通孔、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前模垫板和后模垫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真空泵,所述模具背面与真空吸盘连接,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吸盘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管道,所述螺栓通过通孔连接前模垫板和后模垫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原有换模装置进行改进,用真空吸盘代替气动卡盘,牢靠、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不易产生误差;在前模垫板、后模垫板上都设有模具纠偏器,模具纠偏器及时纠正有位置偏差的模具,避免因位置偏差导致的搬运过程中掉落、砸伤作业者的情况;同时,在定模垫板和动模垫板上的真空吸盘外侧分别设有电磁加热管道,减小从模具更换后新模具工作前所需的预热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有效缩短生产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6]图2为前模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3为真空吸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根据图1、图2、图3所不,对本实用新型进彳丁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模具-1、前模垫板_2、后模垫板-3、吊环_4、真空吸盘-5、真空泵_6、通孔_7、电磁加热管道_8、螺栓-9、模具纠偏器-10。
[0010]实施例1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包括模具1、前模垫板2、后模垫板3、吊环4、真空吸盘5、真空泵6、通孔7、电磁加热管道8、螺栓9、模具纠偏器10,所述模具I的顶部设有吊环4,所述前模垫板2、后模垫板3上设置有真空吸盘5、通孔7、电磁加热管道8、红外线感应器9和模具纠偏器10,所述前模垫板2、后模垫板3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泵6,所述模具I背面与真空吸盘5连接,所述真空吸盘5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真空吸盘5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管道8,所述螺栓9通过通孔7连接前模垫板2和后模垫板3。
[0012]实施例2
[0013]在拆卸旧模具时,将穿过通孔7的螺栓9拆卸,即可将前模垫板2和后模垫板3分开,关闭真空泵6,将磨具I与前模垫板2、后模垫板3分开,吊车通过吊环4将旧的模具I吊起即可。
[0014]在安装新模具时,吊车通过吊环4将新的模具I吊放于前模垫板2与后模垫板3之间,启动电磁加热管道8为模具I进行加工前预热,模具纠偏器10对摆放位置有误差的模具I进行纠偏,启动真空泵6,真空吸盘5工作将模具I紧紧的吸在前模垫板2、后模垫板3的表面,之后,操作者将螺栓9穿过通孔7拧紧即可完成安装新模具的工作。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包括模具、前模垫板、后模垫板、吊环、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吸盘、真空泵、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模具的顶部设有吊环,所述前模垫板、后模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真空吸盘、通孔、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前模垫板和后模垫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真空泵,所述模具背面与真空吸盘连接,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吸盘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管道,螺栓通过通孔连接前模垫板和后模垫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换模装置,包括模具、吊环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吸盘、真空泵、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模具的顶部设有吊环,所述前模垫板、后模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真空吸盘、通孔、电磁加热管道、红外线感应器和模具纠偏器,所述前模垫板和后模垫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真空泵,所述模具背面与真空吸盘连接。本实用新型增设真空吸盘,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不易产生误差;设有模具纠偏器,避免因位置偏差导致的搬运过程中掉落、砸伤作业者的情况;设有电磁加热管道,减小从模具更换后新模具工作前所需的预热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缩短生产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29C45/26, B29C33/30
【公开号】CN204712371
【申请号】CN201520379221
【发明人】徐宏伟
【申请人】天津联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