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65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锅炉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使用,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资源逐渐枯竭,出于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替代发展战略及环境保护的考虑,生物质锅炉的发展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结构比较复杂,操作麻烦,而且多数生产技术不足,实现生物质燃料在燃烧时由于氧气不足不能充分、稳定、持续燃烧,容易产生大量黑烟,而且大量有用的热能被白白流失浪费掉,燃烧效率低,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一款生物质燃料可燃烧充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无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其结构简单,生物质燃料可燃烧充分,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环保无污染,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其包括炉墙、进风口、燃料支架、进料口、炉排、辐射受热面、炉膛、降尘室、对流受热面、二次风干管、烟道、引风机、烟囱、下集箱,所述辐射受热面、下集箱、炉排共同组成的空间为炉膛,所述炉膛与炉墙相平,所述对流受热面设置在炉膛上方,所述对流受热面与下集箱之间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辐射受热面,所述对流受热面下面连接有排污管,所述对流受热面与与炉墙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前烟箱、后烟箱,所述后烟箱上面设置有烟气挡板,所述后烟箱与炉膛后墙之间设有降尘室,所述炉膛后墙上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炉墙上设置有出水口、排气口,所述进风口、进料口设置在炉墙的一侧,所述烟道外面设置有二次风干管,所述二次风干管与烟道之间的夹层为二次风夹层,所述二次风夹层周围设置有环绕的肋板,所述二次风干管和支管外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烟道与引风机连接,所述引风机与水封除尘器连接,所述水封除尘器与烟囱连接,所述燃料支架下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与炉排的位置相对靠下,所述燃料支架上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辐射受热面下面设置有下集箱,所述下集箱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下集箱下面设有炉排,所述炉排下方设有灰室,所述下集箱的进水口设置在灰室内上部,所述二次风干管经过炉膛内后分为至少两根二次风支管,所述二次风支管的末端设置有二次风喷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实现生物质燃料的分布燃烧,缓解生物质燃烧速度,达到燃烧需氧和供氧的匹配,使生物质燃料稳定、持续、完全燃烧,充分利用了热量,起到消除尘烟作用,环保无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炉墙;2-进风口;3-燃料支架;4-炉排;5-下集箱;6-进料口;7-辐射受热面;8-二次风喷口;9-前烟箱;10-对流受热面;11-出水口;12-排气口;13-烟气挡板;14-后烟箱;15-排污管;16-二次风夹层;17-肋板;18-降尘室;19-进水口;20-灰室;21-烟道;22-引风机;23-烟囱;24-水封除尘器;25-炉膛后墙;26-出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包括炉墙1、进风口2、燃料支架3、进料口6、炉排4、辐射受热面7、炉膛、降尘室18、对流受热面10、二次风干管、烟道21、引风机22、烟囱23、下集箱5,所述辐射受热面7、下集箱5、炉排4共同组成的空间为炉膛,所述炉膛与炉墙1相平,所述对流受热面10设置在炉膛上方,所述对流受热面10与下集箱5之间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辐射受热面7,所述对流受热面10下面连接有排污管15,所述对流受热面10与与炉墙1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前烟箱9、后烟箱14,所述后烟箱14上面设置有烟气挡板13,所述后烟箱14与炉膛后墙25之间设有降尘室18,所述炉膛后墙25上设置有出烟口26,所述炉墙1上设置有出水口11、排气口12,所述进风口2、进料口6设置在炉墙1的一侧,所述烟道21外面设置有二次风干管,所述二次风干管与烟道21之间的夹层为二次风夹层16,所述二次风夹层16周围设置有环绕的肋板17,所述二次风干管和支管外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烟道21与引风机22连接,所述引风机22与水封除尘器24连接,所述水封除尘器24与烟囱23连接,所述燃料支架3下面设置有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的位置与炉排4的位置相对靠下,所述燃料支架3上面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辐射受热面7下面设置有下集箱5,所述下集箱5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9,所述下集箱5下面设有炉排4,所述炉排4下方设有灰室20,所述下集箱5的进水口19设置在灰室20内上部,所述二次风干管经过炉膛内后分为至少两根二次风支管,所述二次风支管的末端设置有二次风喷口8。

进料口6作为进燃料之用,进风口2用于供给空气和排出炉排4下面的灰。烟道21外面布置有二次风干管,两者之间为二次风夹层16,二次风夹层16周围有环绕的肋板17,这样既可防止二次风在夹层内产生断路,又使二次风在夹层内停留更多时间,二次风干管和支管外面都要敷设保温材料,避免二次风与外界过多换热。辐射受热面7、下集箱5及炉排4共同组成的空间为炉膛,与炉墙1相平即可,以免炉膛中的高温火焰烧坏喷口,其后墙上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靠上方,以保证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火焰充满炉膛。

放置燃料支架3上的截面方形的生物质燃料经进料口6进入炉膛,在炉排4上层状燃烧,炉排4上未完全燃烧的生物质屑和灰渣大部分落到灰室20里继续燃烧,产生的热量用来加热锅炉的给水,小部分灰渣落入炉排4的下方经进风口2排出。在炉膛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二次风夹层16,二次风在烟道21周围一边被加热一边被肋板17引导向上流动,被加热后的二次风经二次风喷口8进入炉膛中。生物质燃料在炉排4上燃烧后形成的部分可燃气体在炉膛中二次风的作用下充分燃烧上升并与燃料产生的烟气一起,经炉膛后墙25的出烟口26流向降尘室18和后面的对流受热面10。

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生物质燃料的分布燃烧,缓解生物质燃烧速度,达到燃烧需氧和供氧的匹配,使生物质燃料稳定、持续、完全燃烧,充分利用了热量,起到消除尘烟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