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678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包括炉体及与炉体相通的供风装置,炉体包括底部的炉排和安装于炉排上端的圆柱形炉壁,供风装置设置底部通风管连通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装置还设置连通于炉壁的侧面通风管,侧面通风管上与炉壁连通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弯折设置,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相切于炉壁,侧面通风管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造成的热量损失导致燃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提高燃烧效率,节省原材料,同时本产品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烧锅炉,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颗粒一般是由农作物等植物的秸杆粉碎压制而成,现在农作物秸杆一般是通过在田间直接进行燃烧,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粉尘颗粒,造成了生活环境的破坏,污染空气环境,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现有对于生物质的利用可以通过秸杆粉碎机及生物质颗粒机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为颗粒状可燃烧的燃料,可以用于供暖、供热,现有的锅炉对于燃烧生物质颗粒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在炉体方面,上端为炉壁,下端为炉排,炉壁外部紧贴于水箱,燃料通过送料机传送至炉排内,通过点火开关点燃燃料之后,送风装置连接于炉排底部对炉排进行持续供风,便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的产生热量传送至炉壁,炉壁与水箱实现热交换,从而对水箱进行加热。
[0003]但是以上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由于送风装置安装在炉排底部,要想保证炉排内的燃料在炉体内充分燃烧,就必须对炉排进行持续的通风,但是只从底部通风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空气分布不均,部分燃烧区域不能充分燃烧;另一方面通风产生了一定的气流,气流在炉体的内通过炉排传导至炉壁,气流直接排出炉体,在此过程中气流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热损失;从而造成燃烧效率低,浪费原材料及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燃料残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造成的热量损失导致燃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提高燃烧效率,节省原材料,同时本产品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包括炉体及与炉体相通的供风装置,炉体包括底部的炉排和安装于炉排上端的圆柱形炉壁,供风装置设置底部通风管连通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装置还设置连通于炉壁的侧面通风管,侧面通风管上与炉壁连通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弯折设置,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相切于炉壁,侧面通风管和底部通风管分别连接于外部气源,且侧面通风管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
[000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风装置还设置风箱,风箱上设置与外接气泵连通的进风端口,风箱分别连通于底部通风管和侧面通风管;风箱内在底部通风管和侧面通风管之间设置导向分流板将风箱分离成对应的底部通风腔体和侧面通风腔体,导向分流板的边缘将活动端口分隔成底部通风端口和侧面通风端口,且底部通风端口小于侧面通风端口。
[000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向分流板尾部设置偏向于侧面通风腔体的折角。[000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向下弯折角A为8-15。。
[000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分流板尾部的折角B为15-30°。
[00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通风端口和侧面通风端口的面积比例为3:7。
[00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向分流板活动铰接于风箱的两侧面,风箱侧面的铰接端部设置用于调节导向分流板位置的可调螺母。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连通且相切于炉壁的侧面通风管,同时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弯折向下设置,在工作过程中底部通风管与侧面通风管同时通风,且侧面通风管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炉体内部会因为侧面通风管供风端部产生了一股沿着炉壁向下内旋转的气流,该气流对底部通风管产生向上气流产生了压制作用,使带热量的气流尽量集中在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以下位置,防止热量气流直接排出炉体内,产生了热量流失,此时位于炉体外部的水箱,能够实现与炉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侧面通风管和底部通风管两者在同时通风的情况下,使整个炉壁内的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接触,燃料能够充分燃烧,不会产生燃料残渣和烟尘;
[0014]2、侧面通风管和底部通风管经过风箱进行空气分流,在风箱上的进风端口设置导向分流板,底部通风端口小于侧面通风端口,空气经过导向分流板能够将更多的气流分配给侧面通风管,增加侧面通风管的气流强度及气流量;
[0015]3、导向分流板尾部折角设置,以便于将气流分配于侧面通风腔体,从而进入侧面通风管;同时导向分流板活动铰接于风箱壳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可调螺母调节导向分流板的气流分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分流板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端口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含义:1-炉排;2-炉壁;3_底部通风管;4_侧面通风管;5-风箱;51_侧面通风腔体;52-底部通风腔体;6-进风端口 ;61_底部通风端口 ;62_侧面通风端口 ;7-导向分流板;8-可调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包括炉体及与炉体相通的供风装置,炉体包括底部的炉排I和安装于炉排I上端的圆柱形炉壁2,供风装置设置底部通风管3连通于炉排I ;供风装置还设置连通于炉壁2的侧面通风管4,侧面通风管4上与炉壁2连通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弯折设置,本实施例中侧面通风管4的供风端部向下弯折角A为10。;侧面通风管4的供风端部相切于炉壁2的内壁,侧面通风管4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3。
[0023]供风装置还设置风箱5,风箱5上设置与外接气泵连通的进风端口 6,风箱5分别连通于底部通风管3和侧面通风管4 ;风箱5内在底部通风管3和侧面通风管4之间设置导向分流板7将风箱5分离成对应的底部通风腔体52和侧面通风腔体51,导向分流板7的边缘将活动端口分隔成底部通风端口 61和侧面通风端口 62,且底部通风端口 61小于侧面通风端口 62,底部通风端口 61和侧面通风端口 62的面积比例为3:7。
[0024]所述的导向分流板7尾部设置偏向于侧面通风腔体51的折角。本实施例中折角B为20°,即导向分流板7的整体为160°设置。
[0025]导向分流板7活动铰接于风箱5的两侧面,风箱5侧面的铰接端部设置用于调节导向分流板7位置的可调螺母8。
[00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7]通过设置连通且相切于炉壁2的侧面通风管4,同时侧面通风管4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弯折向下设置,在工作过程中底部通风管3与侧面通风管4同时通风,且侧面通风管4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3,炉体内部会因为侧面通风管4供风端部产生了一股沿着炉壁2向下内旋转的气流,该气流对底部通风管3产生向上气流产生了压制作用,使带热量的气流尽量集中在侧面通风管4的供风端部以下位置,防止热量气流直接排出炉体内,产生了热量流失,此时位于炉体外部的水箱,能够实现与炉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侧面通风管4和底部通风管3两者在同时通风的情况下,使整个炉壁2内的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接触,燃料能够充分燃烧,不会产生燃料残渣和烟尘。
[0028]侧面通风管4和底部通风管3经过风箱5进行空气分流,在风箱5上的进风端口设置导向分流板7,底部通风端口 61小于侧面通风端口 62,空气经过导向分流板7能够将更多的气流分配给侧面通风管4,增加侧面通风管4的气流强度及气流量。
[0029]导向分流板7尾部折角设置,以便于将气流分配于侧面通风腔52,从而进入侧面通风管4 ;同时导向分流板7活动铰接于风箱5壳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调节可调螺母8调节导向分流板7的气流分配。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包括炉体及与炉体相通的供风装置,炉体包括底部的炉排和安装于炉排上端的圆柱形炉壁,供风装置设置底部通风管连通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装置还设置连通于炉壁的侧面通风管,侧面通风管上与炉壁连通的供风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弯折设置,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相切于炉壁,侧面通风管和底部通风管分别连接于外部气源,且侧面通风管的空气流量大于底部通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装置还设置风箱,风箱上设置与外接气泵连通的进风端口,风箱分别连通于底部通风管和侧面通风管;风箱内在底部通风管和侧面通风管之间设置导向分流板将风箱分离成对应的底部通风腔体和侧面通风腔体,导向分流板的边缘将活动端口分隔成底部通风端口和侧面通风端口,且底部通风端口小于侧面通风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分流板尾部设置偏向于侧面通风腔体的折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通风管的供风端部向下弯折角A为8-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分流板尾部的折角B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通风端口和侧面通风端口的面积比例为3: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分流板活动铰接于风箱的两侧面,风箱侧面的铰接端部设置用于调节导向分流板位置的可调螺母。
【文档编号】F23C7/02GK203549798SQ20132050118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王连门 申请人:金华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