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822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其中,该交换器包括管壳主体、在管壳主体内设有的第一列管、在第一列管两端上分别设有的横向管、在第一列管的内部设有贯穿第一列管和横向管且分别向两端横向管外延伸的第二列管。横向管与第一列管连通,第一列管与第二列管的管壁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第一列管管程,第二列管的内部为第二列管管程。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管壳程连通的低温介质进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管壳程连通的高温介质进口和高温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过程成本低、换热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简单和便于日常维护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的热交换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在热交换器中还安装有大量的折流板和管板。假设采用高温介质的油和低温介质的水进行换热,需要在壳程内灌入大量的高温介质油,才可以达到充分热交换的目的,这极大的浪费了成本,而且热交换器的体积也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过程成本低、换热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简单和便于日常维护的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其中,该交换器包括管壳主体、在管壳主体内设有的第一列管、在第一列管两端上分别设有的横向管、在第一列管的内部设有贯穿第一列管和横向管且分别向两端横向管外延伸的第二列管。横向管与第一列管连通,第一列管与第二列管的管壁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第一列管管程,第二列管的内部为第二列管管程,及在第二列两端上分别设有横向管与的管壳主体内壁形成的腔室。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列管连通的低温介质进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列管连通的高温介质进口和高温介质出口。
[0005]由于,上述内部结构没有采用折流板和管板的结构,只是采用横向管与第一列管连通和分流。假设高温介质采用的是油,那么油只需从高温介质进口流入到第一列管一端上的横向管,之后从第一列管中的第一管壳程进入,再汇集到另一端的横向管中,最后从高温介质出口流出。整个过程停留在横向管和管程内部的高温介质油量少,即藏油量少,换热的效率高。避免了大量高温介质灌入管程内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热交换成过程成本降低和换热效率高的目的。另外,第一列管管程和第二列管管程的结构简单,相应的管壳主体的结构可以设计得很小,实现了整体结构体积小的效果。还有方便清洗和方便日常维护。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低温介质进口和低温介质出口分别设置于管壳主体的两端上,高温介质进口和高温介质出口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侧上。其目的是,进一步地保证了高温介质在热量交换过程中换热效率更加充分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2所不,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其中,该交换器包括管壳主体1、在管壳主体I内设有的第一列管2、在第一列管2两端上分别设有的横向管3、在第一列管2的内部设有贯穿第一列管2和横向管3且分别向两端横向管3外延伸的第二列管4,及在第二列两端上分别设有横向管3与的管壳主体I内壁形成的腔室5。横向管3与第一列管2连通,第一列管2与第二列管4的管壁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第一列管管程6,第二列管4的内部为第二列管管程7。管壳主体I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列管4连通的低温介质进口 8和低温介质出口 9,管壳主体I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列管2连通的高温介质进口 10和高温介质出口
11。上述内部结构没有采用折流板和管板的结构,只是采用横向管3与第一列管2连通和分流。假设高温介质采用的是油,那么油只需从高温介质进口 10流入到第一列管2—端上的横向管3,之后从第一列管2中的第一管壳程进入,再汇集到另一端的横向管3中,最后从高温介质出口 11流出。整个过程停留在横向管3和管程内部的高温介质油量少,即藏油量少,换热的效率高。避免了大量高温介质灌入管程内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热交换成过程成本降低和换热效率高的目的。
[0011]低温介质进口 8和低温介质出口 9分别设置于管壳主体I的两端上,高温介质进口 10和高温介质出口 11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侧上。
[0012]上述的高温介质可以是油,低温介质可以是水。
[0013]使用原理如下:
[0014](I)低温介质的流向
[0015]当低温介质从低温介质进口 8流入后,直接流到第二列管4两端的腔室5内,并被分流到第二列管4内的第二列管管程7,此时在第二列管管程7内的低温介质在流动过程进行热量交换。完成之后,从第二列管管程7的另一端流出,进入第二列管4另一端的腔室5内,最后从低温介质出口 9流出。
[0016](2)高温介质的流向
[0017]当高温介质从高温介质进口 10流入后,直接流到横向管3内,并被分流到第一列管2内的第一列管管程6,此时在第一列管管程6内的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完成之后,从第一列管管程6的另一端流出,进入第一列管2另一端的横向管3内,最后经过热交换后高温介质流出从与高温介质进口 10同一侧的高温介质出口 11。
[001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交换器包括管壳主体、在管壳主体内设有的第一列管、在第一列管两端上分别设有的横向管、在第一列管的内部设有贯穿第一列管和横向管且分别向两端横向管外延伸的第二列管,及在第二列两端上分别设有横向管与的管壳主体内壁形成的腔室; 所述横向管与第一列管连通; 所述的第一列管与第二列管的管壁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第一列管管程;所述第二列管的内部为第二列管管程; 所述的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列管连通的低温介质进口和低温介质出口; 所述的管壳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列管连通的高温介质进口和高温介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管束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介质进口和低温介质出口分别设置于管壳主体的两端上;所述的高温介质进口和高温介质出口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侧上。
【文档编号】F28D7/10GK203572274SQ20132070622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0日
【发明者】陈翔 申请人:陈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