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796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因其是农业、林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 且是一种环保、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并转化更高品质能源的技术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是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体地说,生物质材料的燃烧和气化是目前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其中,基于生物质燃料的长条状,大小不均、且易相互交错等特点,如何提供一种易操控、连续稳定的原料输送装置及方法,一直以来是有关生物质燃料开发利用的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倾力研究的主要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农作物秸秆燃烧、气化的燃料输送及加入方法及装置,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案:将燃料预处理成一定规格长度或碎片,经常规的输煤系统加料;也有通过移动式叶轮给料装置和滚筒给料装置,移动和翻滚燃料使之进入燃烧器,不仅实现均匀稳定的加料, 又能防止物料在进入锅炉时堵塞入口或不均匀的现象;有采用并列布置的差速对转双螺旋的给料机和并列布置的变螺距对转双螺旋输料机,将预处理的秸秆碎片加到生物质燃料、气化等用料设备。上述设备结构复杂,适用于长条状的生物质燃料输料装置。

破碎强度较高的生物质燃料粉末,密度低,进一步燃烧或气化再利用过程中,输送难度加大,不能快速地将粉末状燃料输送至燃烧装置内。如果加料控制不稳定,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影响效率。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输送高效、结构简单、易操作,且有利于充分燃烧的粉末状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因此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高效、连续稳定的粉末状生物燃料的输送装置,对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气化再利用技术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解决传统设备燃烧不充分、燃料传输不易控制、易堵塞或过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包括锅炉,包括贮存料仓、仓底刮板机、提升机、分料三通和炉前料仓,所述炉前料仓与所述锅炉连通,所述贮存料仓设有进料口、下料口和回料口,所述仓底刮板机带有水平输料带,所述提升机带有竖直提料带或斜向上的倾斜提料带,所述下料口朝向所述水平输料带,所述水平输料带与所述竖直提料带或所述倾斜提料带对接;所述分料三通同时连接有第一流管、第二流管和第三流管,所述第一流管连接有接料筒体,所述接料筒体与所述竖直提料带或倾斜提料带对接,所述第二流管与所述回料口连通,所述第三流管与所述炉前料仓连通,所述分料三通连接有控制燃料流向所述第一流管、所述第二流管、所述第三流管的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炉前料仓内设有料位高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炉前料仓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连接有第四流管,所述第四流管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再连接第五流管,所述第五流管与所述锅炉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顶部设有分处在两侧第一进风斜管和第二进风斜管,所述第五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斜管及所述第二进风斜管连通;所述第一进风斜管与所述第二进风斜管关于所述锅炉顶部中心点成中心对称,所述第一进风斜管的管口出风与所述第二进风斜管的管口出风形成对流,所述第一进风斜管的中心线所在竖直平面与所述第二进风斜管的中心线所在竖直平面相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管、所述第二流管及所述第三流管上均设有用于振动下料而保持通畅的振动块。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连接有螺旋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连续送料或分流回料,传输快捷而不易堵塞,提高传输效率,使得燃料传输和燃烧效果稳定,达到最佳利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输送系统,包括锅炉1,包括贮存料仓2、仓底刮板机3、提升机4、分料三通5和炉前料仓6,炉前料仓6与锅炉1连通,贮存料仓2设有进料口21、下料口22和回料口23,进料口21连接有螺旋输送机7。仓底刮板机3带有水平输料带,提升机4带有竖直提料带或斜向上的倾斜提料带,下料口22朝向水平输料带,水平输料带与竖直提料带或倾斜提料带对接;分料三通5同时连接有第一流管51、第二流管52和第三流管53,第一流管51连接有接料筒体54,接料筒体54与竖直提料带或倾斜提料带对接,第二流管52与回料口23连通,第三流管53与炉前料仓6连通,分料三通5连接有控制燃料流向第一流管51、第二流管52、第三流管53的电磁阀55,电磁阀55能够控制燃料流向,例如当供料过量时,关闭第三流管53流向,使得燃料从第二流管52回流至贮存料仓2中,平常也可以随时控制开闭方向及开闭程度,控制流量及流速,保证传输稳定、持续、通畅。第一流管51、第二流管52及第三流管53上均设有用于振动下料而保持通畅的振动块56,振动块56在振动时能够将管内的结块燃料振碎并提高其流动性,使得传输效果良好。

炉前料仓6内设有料位高度传感器61,料位高度传感器61可设置多个,例如分为最低料位、标准料位、最高料位,炉前料仓6是锅炉1前的供料缓冲仓,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个安全可靠地连续供料的状态,料位需要得到有效控制。料位高度传感器61实时监测反馈,例如反馈到供料源,控制供料源供料速度及供料量,或者反馈到分料三通5和电磁阀55,及时减缓或停止供料,将燃料回流以待下次循环供给。

炉前料仓6设有抽风口62;抽风口62连接有第四流管63,第四流管63连接有风机64,风机64再连接第五流管65,第五流管65与锅炉1连通。因为燃料在倾泻入炉前料仓6时,会激起大量扬尘,这些扬尘也是有效可燃的,可通过抽风过程将其转移至锅炉1中,不浪费燃料,也避免扬尘大量散发到空气中或是大量积聚引起粉尘爆炸的危险。同时,锅炉1顶部设有分处在两侧第一进风斜管11和第二进风斜管12,第五流管65分别与第一进风斜管11及第二进风斜管12连通;第一进风斜管11与第二进风斜管12关于锅炉1顶部中心点成中心对称,第一进风斜管11的管口出风与第二进风斜管12的管口出风形成对流,第一进风斜管11的中心线所在竖直平面与第二进风斜管12的中心线所在竖直平面相异。第一进风斜管11和第二进风斜管12中的风流带着燃料尘粒,完全利用燃料并补给燃烧所需氧气,使得锅炉1内燃料充分燃烧,改善燃烧效果。另外这两股风流相对流动,能在锅炉1内形成气流涡旋,进一步强化燃烧效果,举例来说,假如锅炉1是长方体,那么在锅炉1长方形的顶面的两个对角分别设置第一进风斜管11和第二进风斜管12,它们吹送出的气流能维持稳定燃烧,压制上窜的火焰,也与火焰及上升气流形成对冲,自身吹出的二次风流也相对流,使得燃料燃烧完全充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