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精炼炉合金加料部位用耐火组合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30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精炼炉合金加料部位用耐火组合砖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炼钢真空精炼炉(RH炉)内衬合金加料部位耐火
组合砖体,尤其是由拱顶形顶部、子母扣咬合形式的侧砖和三角棱柱形溜槽砖
组成的耐火材料砖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对钢水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真空精炼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真 空精炼工艺能够准确控制和迅速达到预先规定的冶金目标,温度损失小,故在
超低碳深冲钢的生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RH炉外精炼不断发展, 耐火材料的使用条件也越来越苛刻,炉衬蚀损严重。国内各钢铁企业RH精炼炉 合金加料口用的耐火材料形式粗糙,寿命较短,难以达到和上部槽耐火材料配 套使用的良好效果。
现有的合金加料口组合砖有四块大砖组成,每一块砖体重量达到100kg到 150kg左右,在砌筑过程中需要工人搬运和砌筑,不但操作困难而且给砌筑带来 安全隐患。由于砖坯体积较大,很难进行机压成型,因此只能振动成型,砖坯 的气孔较大,强度较低,很难达到抗冲刷和抗侵蚀的要求。并且每一块砖坯都 有两个较大的尖角,不但在砌筑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使用时由于强度 较低容易造成凹坑,滞留合金,对冶炼的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每一块砖体还 都有较大尖角的缺点,加工时容易造成局部疏松,在砌筑和运输过程中更容易 损坏。由于砖体数量加大,造成凹坑处增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金加料口组合砖体,它改变了传 统的合金加料口机械的组合形式,并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新形式的组合砖体既
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能有效地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组合砖体的顶部为拱顶形式,侧砖 为子母扣咬合形式和溜槽砖为三角棱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合金加料口所设计的组合砖体是在以前的基础 上逐步优化而来的,通过设计的优化避免了早期组合砖的弊端,发挥了组合砖 的特点,体现了组合砖的整体效果,提高了合金加料口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其寿命较传统设计形式提高2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合金加料口组合砖体立体图。 图2是合金加料口组合砖体主视图。 图3是合金加料口组合砖体左视图。 图4是合金加料口左侧砖体单砖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真空精炼炉合金加料部位用耐火组合砖体,由砖体顶部、溜槽和两侧砖体 组成。砖体的顶部使用了拱顶l,溜槽部分为三棱柱砖体2,两侧的砖体3上带 有子母扣4。首先,组合砖的顶部使用了拱顶的形式l (拱形砖体两边弧度形成 的夹角a在25度到90度之间,最佳为45度),有效的承托了上方砖体的重量, 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其次,组合砖体的溜槽下部为斜面2,与斜筒下部相 衔接(斜度夹角b —般在25度到35度之间,最佳为25度)。溜槽是合金加入 时溜入RH炉主体的通道。溜槽部分为简单的直角三角棱台形砖体(斜面顶角夹 角角度c一般在25度到35度之间,最佳为25度),机压加工后强度较大,抗 冲刷和抗侵蚀能力有很大提高,不存在局部疏松的缺点,避免了凹坑的出现。
再次,两侧的砖体上3带有子母扣形设计4 (即 一砖的突出部位镶嵌入另一砖 的砖槽),侧砖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截面内钝角的外角d,角度在25度 到85度之间,最佳为30度),砖体受热膨胀后紧锁在工作层内部,能够有效的 防止由于径向方向砖体膨胀造成的挤压。最后,合金加料口组合砖的每一块砖 体都是简单的、易于机压加工的砖型,不但有效的提高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还提高了生产成品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真空精炼炉合金加料部位的耐火组合砖体,由砖体顶部、溜槽和两侧砖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砖体的顶部使用了拱顶(1),溜槽部分为三棱柱砖体(2),两侧的砖体(3)上带有子母扣(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组合砖体,其特征在于拱顶的拱形砖体两边弧度形成的夹角(a)在25度到9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组合砖体,其特征在于拱顶的 拱形砖体两边弧度形成的夹角为45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组合砖体,其特征在于溜槽部 分为直角三角棱台形砖,斜面顶角夹角角度(c)在25度到35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组合砖体,其特征在于子母扣 两侧砖体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截面内钝角的外角(d)角度在25度到 8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精炼炉(RH炉)内衬上合金加料部位耐火组合砖体。合金加料口组合砖体,改变了传统的合金加料口机械的组合形式。在组合体的顶部设计成拱顶形,拱形砖体两边弧度形成的夹角在25度到90度之间;侧砖以子母扣咬合形式,侧砖截面为直角梯形,截面内钝角的外角角度在25度到85度之间;由三角棱柱形砖组成溜槽,斜面顶角夹角角度在25度到35度之间。新形式的组合砖体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能有效地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并使RH炉真空槽内衬用耐火材料整体生产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F27D1/04GK201210010SQ20082007004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6日
发明者孙露霞, 燕 张, 王继宝, 王芙云, 章道运, 胡莉敏, 贺粉霞, 鹏 金, 陈卫东 申请人: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