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836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导风板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器。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转动盘具有枢转轴线,转动盘上设置有环槽,环槽包括第一槽段、圆弧形的第二槽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的过渡槽段;第一传动轮,与转动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传动杆沿传动杆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具有在环槽内滑动的凸起,传动杆具有与第一槽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槽段配合的伸出位置;第二传动轮,与传动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并在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电机,与转动盘连接以驱动转动盘的转动。本发明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导风板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实现导风板的无缝闭合,一种实施方式是采用齿轮和不完全内齿轮啮合机构,把导风板推出,然后导风板再旋转。具体地,上述机构需要两个电机,一个电机带动齿轮运转,齿轮和不完全内齿轮啮合使不完全内齿轮往外伸出,当伸出到所要求的距离时,不完全内齿轮端部固定的另一个电机旋转,实现导风板的旋转运动。
[0003]实现上述机构需要零部件很多,最少要两个电机。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闻。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转动盘具有枢转轴线,转动盘上设置有环槽,环槽包括第一槽段、圆弧形的第二槽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的过渡槽段,第一槽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槽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传动轮,与转动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传动杆,沿传动杆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具有在环槽内滑动的凸起,传动杆具有与第一槽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槽段配合的伸出位置;第二传动轮,与传动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并在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电机,与转动盘连接以驱动转动盘的转动。
[0006]进一步地,传动杆的第二端具有枢接孔,第二传动轮的第一端面中心处设有与枢接孔配合的枢轴。
[0007]进一步地,导风板安装部为连接柱,连接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切面。
[0008]进一步地,导风板安装部设置在第二传动轮的第二端面中心处。
[0009]进一步地,转动盘和第一传动轮为一体结构。
[0010]进一步地,传动带为皮带或者链条。
[0011]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限位传动杆的径向限位部。
[0012]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周向外表面上均具有内凹的环槽。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转动盘具有枢转轴线,转动盘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段、圆弧形第二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第一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传动轮,与转动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传动杆,沿传动杆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与转动盘的外表面抵接,传动杆具有与第一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段配合的伸出位置;第二传动轮,与传动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并在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电机,与转动盘连接以驱动转动盘的转动;复位机构,与传动杆配合以使传动杆始终抵接在转动盘的外表面。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板以及与导风板驱动连接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导风板驱动装置为上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00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第一传动轮、传动杆、第二传动轮、传动带和电机。电机与转动盘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盘的转动。转动盘转动时,传动杆第一端的凸起在环槽内滑动。由于环槽的第一槽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槽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因此传动杆能够沿传动杆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并具有与第一槽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槽段配合的伸出位置。传动杆处于回收位置时导风板回收在空调器壳体内,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导风板伸出于空调器壳体外。又由于第二槽段呈圆弧形,因此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不会再运动,即不会伸出或缩回。此时,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的传动带张紧。与转动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轮能够通过摩擦力带动传动带运转,进而通过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的转动能够带动导风板转动从而进行扫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个电机就能实现导风板的推出和转动,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以及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导风板;10、转动盘;11、环槽;111、第一槽段;112、第二槽段;113、过渡槽段;20、第一传动轮;30、传动杆;40、第二传动轮;41、连接柱;50、传动带;6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10、第一传动轮20、传动杆30、第二传动轮40、传动带50和电机60。转动盘10可转动地设置,转动盘10具有枢转轴线,如图2所示,转动盘10上设置有环槽11,环槽11包括第一槽段111、第二槽段112以及连接在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之间的过渡槽段113,第二槽段112呈圆弧形,第一槽段111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槽段112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传动轮20与转动盘10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传动杆30沿传动杆30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30的第一端具有在环槽11内滑动的凸起,传动杆30具有与第一槽段111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槽段112配合的伸出位置。第二传动轮40与传动杆30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传动轮40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导风板I通过该导风板安装部与第二传动轮40连接并同步转动。传动带50套设在第一传动轮20和第二传动轮40上,并在传动杆30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电机60与转动盘10连接以驱动转动盘10的转动。
[0023]在本实施例中,电机60与转动盘10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盘10的转动。转动盘10转动时,传动杆30第一端的凸起在环槽11内滑动。由于环槽11的第一槽段111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槽段112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因此传动杆30能够沿传动杆30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并具有与第一槽段111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槽段112配合的伸出位置。传动杆30处于回收位置时导风板I回收在空调器壳体内,传动杆30处于伸出位置时导风板I伸出于空调器壳体外。又由于第二槽段112呈圆弧形,因此传动杆30处于伸出位置时不会再运动,即不会伸出或缩回。此时,套设在第一传动轮20和第二传动轮40上的传动带50张紧。与转动盘10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轮20能够通过摩擦力带动传动带50运转,进而通过带动第二传动轮40转动。第二传动轮40的转动能够带动导风板I转动从而进行扫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电机就能实现导风板I的推出和转动,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0024]本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运动过程具体如下:
[0025]当导风板I闭合时,传动杆30处于回收位置,传动杆30的凸起与第一槽段111配合,此时传动带50处于松弛状态。开机时,随着电机60的转动,传动杆30的凸起与过渡槽段113配合,传动杆30逐渐伸出,导风板I被推出去,此时传动带50也处于松弛状态。当传动杆30的凸起与第二槽段112配合时,导风板I推出到所要求的位置。由于第二槽段112为圆弧槽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再发生变化。此时传动带50刚好成张紧状态,当电机60继续转动时,传动杆30的位置不变,传动带50带动导风板I转动。
[0026]关机时,是开机时的运动过程的逆过程。电机60反向运转,传动带50先反向运转使导风板回到开始的位置,之后传动杆30也随着转动盘10的反向运转回到初始的位置,传动杆30的缩回是通过环槽11带动的。
[0027]第二传动轮40与传动杆3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的方式具有多种,优选地,传动杆30的第二端具有枢接孔,第二传动轮40的第一端面中心处设有与枢接孔配合的枢轴。进一步优选地,导风板安装部为连接柱41,连接柱41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切面。
[0028]优选地,为了保证导风板的枢转更加平稳,导风板安装部设置在第二传动轮40的第二端面中心处。
[0029]为了保证转动盘10和第一传动轮20的同步转动,优选地,转动盘10和第一传动轮20为一体结构。
[0030]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带50为皮带。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传动带也可以为链条。优选地,第一传动轮20和第二传动轮40的周向外表面上均具有内凹的环槽以容纳传动带50。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限位传动杆30的径向限位部(未图示)。传动杆30在径向限位部的限位下能够仅沿传动杆30的轴线方向移动。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径向限位部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内。
[0031]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盘、第一传动轮、传动杆、第二传动轮、传动带、电机和复位机构。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转动盘具有枢转轴线,转动盘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段、圆弧形第二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第一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段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传动轮与转动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传动杆沿传动杆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传动杆的第一端与转动盘的外表面抵接,传动杆具有与第一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第二段配合的伸出位置。第二传动轮与传动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并在传动杆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电机与转动盘连接以驱动转动盘的转动。复位机构与传动杆配合以使传动杆始终抵接在转动盘的外表面。复位机构优选为弹簧机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盘和传动杆的结构及配合方式,同时,增设了复位机构。本实施例的运动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包括导风板以及与导风板驱动连接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导风板驱动装置为上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盘(1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转动盘(10)具有枢转轴线,所述转动盘(10)上设置有环槽(11),所述环槽(11)包括第一槽段(111)、圆弧形的第二槽段(1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 )之间的过渡槽段(113),所述第一槽段(111)与所述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槽段(112)与所述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传动轮(20),与所述转动盘(10)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 传动杆(30),沿所述传动杆(30)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传动杆(30)的第一端具有在所述环槽(11)内滑动的凸起,所述传动杆(30 )具有与所述第一槽段(111)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槽段(112)配合的伸出位置; 第二传动轮(40 ),与所述传动杆(30 )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40 )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 传动带(50),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2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40)上,并在所述传动杆(30)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 电机(60),与所述转动盘(10)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盘(10)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0)的第二端具有枢接孔,所述第二传动轮(40)的第一端面中心处设有与所述枢接孔配合的枢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安装部为连接柱(41),所述连接柱(41)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轮(40)的第二端面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0)和所述第一传动轮(20)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50)为皮带或者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传动杆(30)的径向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2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40)的周向外表面上均具有内凹的环槽。
9.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盘(1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转动盘(10)具有枢转轴线,所述转动盘(1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段、圆弧形第二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传动轮(20),与所述转动盘(10)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 传动杆(30),沿所述传动杆(30)的轴线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传动杆(30)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盘(10)的外表面抵接,所述传动杆(30)具有与所述第一段配合的回收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段配合的伸出位置; 第二传动轮(40 ),与所述传动杆(30 )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40 )上设有导风板安装部; 传动带(50),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2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40)上,并在所述传动杆(30)处于伸出位置时张紧; 电机(60),与所述转动盘(10)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盘(10)的转动; 复位机构,与所述传动杆(30)配合以使所述传动杆(30)始终抵接在所述转动盘(10)的外表面。
10.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板以及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文档编号】F24F13/10GK104154639SQ20131017881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超, 郑和清, 陈绍林, 古汤汤, 暨文伟, 梁志辉, 迟莽, 高雄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