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038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利用装置,提供一种热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高烟气等热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热量排放。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进风口(2)、出风口(3)和管道(6),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3)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所述管道(6)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管道(6)设有进口(5)和出口(7)伸出箱体(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热转换率高,实用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热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工厂的大型锅炉及其它装置,由于锅炉烟气等废气温度较高,如锅炉烟 气温度基本在180_250°C之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大量热能,同时也污染环境。而现有的余 热利用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及余热利用率偏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进风口 2、出风口 3和管道6,所述进风口 2和出风 口 3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所述管道6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管道6设有进口 5和出口 7伸出箱体1。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是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 3上的调节部件4。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箱体1侧面的除尘检修孔 8〇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所述除尘检修孔8为2个以上,分别设置于箱体1 的不同侧面。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还包括支撑箱体1的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优 选采用槽钢制作。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管道(6)为2组以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还包括箱体1底部设有灰斗9。优选灰斗9外表面 与箱体1底面成45°夹角。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还包括灰斗9下端设置的排尘部件10。所述排尘部 件10优选排尘插板。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案是采用钢材制作。
[0014]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锅炉烟气等热气的余热, 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废气中的粉尘含量,制作及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0017] 参见图1。
[0018] 余热利用装置以钢材制成。由箱体1、进风口 2、出风口 3、管道6、调节阀4、除尘 检修孔8、支撑架11、灰斗9和排尘插板10组成。所述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分别设置于箱 体1的两侧,所述管道6为2组,并联设置于箱体1内,管道6的进口 5和出口 7伸出箱体 1外。所述出风口 3上设置有调节热风流量的调节阀4。在箱体1侧面设有除尘检修孔8。 所述支撑架11采用槽钢制作。箱体1底部设有灰斗9,灰斗9外表面与箱体1底面成45° 夹角,灰斗9下端设置有用于排出粉尘的排尘插板10。
[0019] 箱体1底部灰斗9外表面与箱体1底面成45°夹角可以使烟尘自动滑落到灰斗9 的底部便于收集。
[0020] 使用时可以将隧道窑尾气排放温度降低100-150°c。
[0021] 实施例二
[0022] 参见图1。
[0023] 余热利用装置以钢材制成。由箱体1、进风口 2、出风口 3、管道6、调节阀4和除尘 检修孔8组成。所述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所述管道6设置于箱 体1内,管道6的进口 5和出口 7伸出箱体1。所述出风口 3上设置有调节热风流量的调节 阀4。在箱体1的4个侧面底部各设有1个除尘检修孔8。
[0024] 在箱体1内积有一定量烟尘时可以从各除尘检修孔8清出。
[0025] 使用时可以将200-230°C废气的排放温度降至130-150°C。
[0026]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进风口(2)、出风口(3)和管道(6),所述进风口 (2)和出风口(3)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所述管道(6)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管道 (6)设有进口(5)和出口(7)伸出箱体(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3)上的调 节部件(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箱体 (1)侧面的除尘检修孔(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检修孔(8)为2个以上, 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不同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箱体(1)的支撑 架(11)。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为2组以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9),所述灰斗 (9)设置在箱体(1)底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尘部件(10),所述排尘 部件(10)设置于灰斗(9)的下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部件(10)为排尘插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钢材制作。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3893710SQ20142027542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蔡志双, 刘钧云, 王科超, 王功秒, 李辉, 刘昭优 申请人:江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