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66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送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浴室干燥机、浴室供暖机等具备调整风向的百叶窗机构的送风机。



背景技术:

在住宅中使用的安装于墙壁或顶棚的干燥机或供暖机等的送风机中,由于制品的安装位置根据室内的结构变化,所以,希望与制品的安装位置相匹配地上下、左右调整送风机的风向,谋求改善空气流转,改善供暖、干燥效率。作为风向的调整方法,有使用多片叶片板进行调整的方法,提出了很多有关具备多个叶片板的百叶窗的机构、组装的技术。

例如,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排出出口构造,提出了将使纵风向板联动的连续板和凸轮的轴之间的连结分别做成大致直接连结的构造(专利文献1)。在这里提出的风向排出出口构造中,由于能够将连结板的一部分直接连结在驱动用马达的凸轮的轴使之联动,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提高组装的作业性。

另外,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的吹出百叶窗调节装置,提出了下述的构造,所述构造具备前面板,具备被一体成型在所述前面板的两侧壁的鸟喙状的肋和以所述肋为中心一体成型在所述前面板的两侧壁且在前面具备凸凹状的弧状的肋,具有吹出百叶窗,该吹出百叶窗具备被一体成型在两侧壁且与所述弧状的肋的凸凹状卡定的突起,在将所述吹出百叶窗装配于所述前面板时,所述吹出百叶窗的突起推压并接触所述前面板的弧状肋的凸凹状并被卡定(专利文献2)。在这里提出的吹出百叶窗调节装置中,通过分别一体成型并组合突起、凸凹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得到可调整角度的构造。另外,零件数量也少,成本廉价且组装作业性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80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58-1860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排出出口构造中,由于为了使纵风向板动作而使用驱动用马达,所以,存在成本高这样的课题,另外还存在下面这样的课题:在欲以任意的角度固定纵风向板来使用的情况下,上述驱动马达的控制变得复杂,并且在设置了旋转位置的检测构件的情况下,成本进一步增加。

另外,需要用于固定凸轮的构件,还存在零件数量增加这样的课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吹出百叶窗调节装置中,由于在调节吹出百叶窗的角度时,使树脂零件弹性变形,所以,存在零件破损的危险。另外,在想要增强弹性变形的零件的强度的情况下,存在吹出百叶窗的操作载荷变大这样的课题。另外,由于产生树脂零件彼此的滑动,所以,若操作次数增加,则上述突起因磨损而缺失,存在有可能不能调整吹出百叶窗的角度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发明,以下面第一事项为主要目的,还一并谋求实现第二、第三事项。

1.通过削减零件数量、将构造简洁化来削减成本

2.改善针对反复操作的耐久性

3.通过降低摩擦力来改善操作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送风机是具有调整空气的吹出方向的百叶窗的送风装置,其中,

所述百叶窗具有:调整风向的多片叶片板、保持所述叶片板的框体、调整所述叶片板的角度的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自由的连杆零件、和调整所述连杆零件的移动距离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

所述连杆零件具有:多个凹凸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连杆零件固定板簧相向的面上;和叶片板卡合部,其用于使所述叶片板与所述连杆零件的操作联动,

所述多片叶片板具有该叶片板的旋转轴、和与所述连杆零件卡合的卡合轴,

所述卡合轴的左右方向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连杆零件的叶片板卡合部,以便通过所述连杆零件的操作来旋转调整所述叶片板的左右方向,

所述框体具备:连杆零件保持部,其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自由地保持所述连杆零件;板簧支撑部,其支撑所述连杆零件固定板簧;和板簧卡定部,其利用被所述板簧支撑部支撑的所述连杆零件固定板簧的弹性变形和所述连杆零件的装配压力来固定该板簧,

所述连杆零件固定板簧具备与所述连杆零件的所述凹凸部嵌合的凸部,

所述连杆零件固定板簧的所述凸部嵌合于所述连杆零件的所述凹凸部,所述连杆零件被卡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连杆零件进行多片叶片板的操作来改善操作性,并且能够不使用驱动马达而是使用板簧调整、固定连杆零件的移动距离,所以还能够削减成本。另外,由于做成在组装了连杆零件和板簧时板簧被固定于所述框体的板簧卡定部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板簧的固定零件,通过削减零件数量,进行成本的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百叶窗的送风机的百叶窗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百叶窗部的百叶窗固定框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百叶窗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百叶窗的连杆零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百叶窗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的立体图,(a)是从上面方向看的图,(b)是从侧面方向看的图,(c)是从底面方向看的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装配在图3所示的框体的状态的剖视图,(a)是示意图,(b)是依照实际的构造的图。

图8是表示将连杆零件固定板簧和连杆零件安装在框体的状态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制品的正面(直行)时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右方向时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左方向时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聚集(向中央集中)时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扩开(在左右大范围内)时的百叶窗的叶片板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百叶窗的上下固定板簧的立体图,(a)是以单体表示上下固定板簧的图,(b)是以安装到框体的状态表示上下固定板簧的图。

图15是表示上下固定板簧被配置在框体和百叶窗固定框之间的状态的图,(a)是剖视示意图,(b)是依照实际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向上时的百叶窗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送风方向调整成向下时的百叶窗的配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送风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00在其空气吹出口具备百叶窗1。另外,在图1中仅表示了百叶窗部分,省略了处于内部的风扇等。如图1所示,百叶窗1具有4片叶片板3,叶片板3被转动自由地保持在框体2。叶片板3被构成为与连杆零件4卡合,通过连杆零件4的操作,能够同时调整叶片板3的左右方向的角度。

连杆零件4分别被设在百叶窗1的左右,由框体2的连杆零件保持部13(参照图3)在左右方向上被保持成移动自由。另外,连杆零件4的卡合部33、34与连杆零件保持部13卡合地进行保持。连杆零件4被构成为,通过后述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作用,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每次以任意的距离进行位置调整,并进行固定、保持。

框体2在与送风机100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上下方向)上转动自由地被固定在位于框体2的外侧的百叶窗固定框5。因此,通过使框体2旋转,能够调整送风机100的风向的上下方向的角度。框体2被构成为,在左右的侧面具备上下固定板簧7,通过该上下固定板簧7的作用,能够被调整为任意的角度,并进行固定、保持。

另外,框体2、叶片板3、连杆零件4、百叶窗固定框5均由耐热性的树脂形成。

如图2所示,百叶窗固定框5做成长方形的筒形状,前面全部开口,在后面形成有供从处于内部的风扇送来的空气通过的通气口5A。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两侧壁形成有凹凸部9和轴承孔8,所述凹凸部9形成有用于与上下固定板簧7卡合的连续的凹凸,所述轴承孔8用于转动自由地保持框体2。

如图3所示,在框体2的上表面、下表面设置转动自由地保持叶片板3的轴承孔10A、10B,在框体2的左右两侧壁具有用于将框体2转动自由地支撑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旋转轴24和将上下固定板簧7卡合固定的作为框体侧面卡合部的卡合孔24A。

另外,在框体2,在框体2的左右方向上设置有将左右侧面连结的支撑板12。在该支撑板12具备半圆状的支撑孔11,用于在叶片板3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保持叶片板3。

在框体2的下表面具有:连杆零件保持部13,用于在左右方向将连杆零件4保持成移动自由;和板簧保持部14,用于支撑以及固定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

连杆零件保持部13与连杆零件4的卡合部33、34卡合,将连杆零件4保持成移动自由。

板簧保持部14具备:板簧支撑部(卡合肋)14A,其卡合支撑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和板簧卡定部(这里设置有突起)23,其固定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

如图4所示,在叶片板3上,在上下端分别具备旋转轴15,各个旋转轴15通过被插入框体2的轴承孔10A、10B而被转动自由地保持于框体2。

另外,在叶片板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备支撑轴17,通过将该支撑轴17插入并卡合于支撑板12的支撑孔11,由此,叶片板3被支撑成相对于支撑板12转动自由。

再有,在叶片板3的下端的背面侧具备与连杆零件4卡合的卡合轴16,通过卡合轴16与连杆零件4卡合,能够利用连杆零件4的操作,调整叶片板3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角度。

如图5所示,连杆零件4设有与框体2的连杆零件保持部13卡合的卡合部33、34、用于供利用者操作的操作部18、和用于2个叶片板3的叶片板卡合部19。叶片板卡合部19由2个突起形状构成,通过将叶片板3的卡合轴16插入该2个突起形状之间而与卡合轴16卡合。虽然叶片板3的卡合轴16按照以叶片板3的旋转轴15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轨道移动,但是,由于叶片板卡合部19是仅在左右方向将卡合轴16卡合而可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构造,所以,通过左右操作操作部18,能够经叶片板卡合部19调整叶片板3的左右方向的角度。

另外,连杆零件4具有形成了多个凹凸的凹凸部20,通过将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凸部(销)21推压、卡合于凹凸部20,根据该凹凸形状,在左右方向上每次以任意的移动距离进行调整、固定。连杆零件4作为镜面对称的零件分别被左右地配置在百叶窗,4片叶片板3中的与中央相比位于右侧的2片叶片板3被卡合在右侧的连杆零件4,与中央相比位于左侧的2片叶片板3被卡合在左连杆零件4,可每次独立地对左右各2片进行角度调整。

如图6所示,在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一端形成弹性部22B,其用于卡合支撑于框体2的板簧保持部14,在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另一端形成卡合部(这里为切口)22A,其被固定在框体2的板簧保持部14。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弹性部22B和卡合部22A之间原本以一定的角度弯曲,但是,若连杆零件4被装配在框体2,则通过其装配压力和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弹性变形的作用,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卡合部22A被形成于框体2的板簧保持部14的板簧卡定部23固定。

另外,在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卡合部22A侧中的与连杆零件4相向的面形成有与连杆零件4的凹凸部20嵌合的凸部(销)21。

接着,对将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以及连杆零件4装备在框体2的形态进行说明。图7表示仅将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插入框体2的板簧保持部14的状态(图7(a)是示意图,图7(b)是依照实际的构造图)。若将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向板簧保持部14插入,将其弹性部22B向板簧保持部14的卡合肋14A的间隙插入,则弹性部22B一面挠曲,一面被插入。而且,通过因弹性部22B的斥力而产生的摩擦,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右侧被卡合肋14A支撑。另一方面,形成有凸部21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卡合部22A侧由于相对于弹性部22B以一定的角度弯曲,所以,处于靠近板簧保持部14的下表面侧的位置,没有卡合在板簧保持部14的板簧卡定部23。因此,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是可相对于板簧保持部14装拆的状态。

图8表示连杆零件4从图7的状态进一步向框体2装配并被插入到板簧保持部14时的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状态。若将连杆零件4向板簧保持部14插入,则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的凸部21被推压并卡合在板簧保持部14的凹凸部20。连杆零件固定板簧6通过连杆零件4的该装配压力而弹性变形,成为其卡合部22A被卡合并固定在板簧保持部14的板簧卡定部23的状态。

接着,表示操作连杆零件4,调整叶片板3的角度,变更了风向时的叶片板的调整例。因为相对于连杆零件4的操作部18,连杆零件4的叶片板卡合部19被设置在与叶片板3的旋转轴15相比靠背面侧的位置,所以,若使操作部18向右侧滑动,则叶片板3向左侧旋转,若使操作部18向左侧滑动,则叶片板3向右侧旋转。

图9是表示将百叶窗1的风向调整成制品正面的情况下的叶片板3的配置的立体图。通过将连杆零件4的操作部18A、18B都配置在整个滑动宽度的中央,所有的叶片板3成为与框体2的左右两侧面平行的朝向(与送风机的送风方向平行的朝向),能够使送风机的风向方向成为制品正面。

图10是表示将百叶窗1的风向调整成右方向的情况下的叶片板3的配置的立体图。通过使连杆零件4的操作部18A、18B都向左侧滑动,叶片板3向右方向旋转。通过向右配置所有的叶片板3,能够使送风机的风的送风方向成为右方向。

图11是表示将百叶窗1的风向调整成左方向的情况下的叶片板3的配置的立体图。通过使连杆零件4的操作部18A、18B都向右侧滑动,叶片板3向左方向旋转。通过向左配置所有的叶片板3,能够使送风机的风的送风方向成为左方向。

图12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风向调整成聚集(中央集中)的情况下的叶片板3的配置的立体图。通过使右侧操作部18A向右侧滑动,使左侧操作部18B向左侧滑动,右侧2片叶片板3向左方向旋转,左侧2片叶片板3向右方向旋转。通过配置成左右各自的叶片板3朝向送风机的中心方向,能够缩窄送风机的风的送风范围,集中地向送风机正面送风。通过缩小送风范围,能够选择安装了送风机的住宅的室内等空间的欲送风之处进行送风。在利用于供暖机等的情况下,能够集中地向房间的地板面等欲加温之处供暖。

图13是表示将百叶窗的风向调整成扩开(左右扩散)的情况下的叶片板3的配置的立体图。通过使右侧操作部18A向左侧滑动,使左侧操作部18B向右侧滑动,右侧2片叶片板3向右方向旋转,左侧2片叶片板3向左方向旋转。通过左右各自的叶片板3以分别离开的方式进行旋转配置,能够扩大送风机的风的送风范围,向大范围送风。通过扩大送风范围,能够在安装了送风机的住宅的室内等空间向大范围送风。在利用于供暖机等的情况下,能够在房间的大范围均匀地供暖送风。

接着,对使百叶窗1向与上述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下面称为上下方向)转动的机构进行说明。该机构需要百叶窗固定框5和下面说明的上下固定板簧7。图14的(a)中表示上下固定板簧7的单体,(b)中表示上下固定板簧7被安装在框体2的状态。

上下固定板簧7具有用于与框体2卡合的作为板簧卡合部的卡合突起27和用于供框体2的旋转轴24插入的轴承孔28。另外,上下固定板簧7在上端部具备卡合凸部(卡合销)25,其用于与设置在百叶窗固定框5上的由连续的凹凸构成的凹凸部9卡合,在下端部具备接触凸部(接触销)26,其用于防止在对百叶窗1进行角度调整时,上下固定板簧7上浮而钩挂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内侧面。上下固定板簧7还具备用于将框体2定位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中心位置的圆弧状折曲部29。

接着,根据图15的截面示意图(a)和依照实际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图(b),对利用了上下固定板簧7和百叶窗固定框5的百叶窗1的向上下方向的转动机构进行说明。上下固定板簧7通过将作为与框体2的卡合部的卡合突起27卡合在框体2的卡合孔24A,将框体2的旋转轴24插入轴承孔28,由此被分别固定在框体2的两侧面。若将框体2的旋转轴24插入并转动自由地固定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轴承孔8,则框体2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通过圆弧状折曲部29而定位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中心。另外,通过将卡合凸部25嵌入并卡合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侧面内侧的凹凸部9的凹部,能够将框体2的旋转角度固定在任意的角度。

接着,将通过支撑板12的左右端部的操作部30调整框体2的角度,变更了上下方向的风向时的百叶窗的风向调整例表示在图16、图17。另外,操作部30虽然与支撑板12一体形成,但是,由于其通过设置在框体2的隔壁31而与风路分离,所以,即使在从送风机送风暖风的情况下,也抑制操作部30的温度上升,能够用手对操作部30进行操作。

图16是表示通过操作部30,使框体2向上方向旋转时的百叶窗1的状态。通过框体2向上方向旋转,朝向上部,由此能够使送风方向成为上方向。图17是表示通过操作部30,使框体2向下方向旋转时的百叶窗1的状态。通过框体2向下方向旋转,朝向下部,由此能够使送风方向成为下方向。

根据上面说明的构造,百叶窗1可将风向调整为右、左、扩开或聚集,进而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调整。即、通过具备上述百叶窗1,能够得到在送风机正面可三维地进行风向的选择的送风机。

更具体地说,能够得到下面那样的效果。通过将连杆零件4分割为左右2个,不仅可使风向为左、右地送风,还可在大范围或集中地送风,百叶窗1的风向调整功能提高。另外,由于通过将连杆零件4分割为2个,能够缩短其长度,所以,由树脂成型的情况下的成型性提高,尺寸精度也提高。另外,能够使连杆零件4的模具的尺寸小型化。再有,由于向1个连杆零件4固定的叶片板3的片数减少,所以,组装性也提高。

另外,通过做成也能够在上下方向转动、调整百叶窗1,由此提高百叶窗1的风向调整功能。

另外,通过使用板簧6、7作为用于角度调整的构件,由此减少摩擦力,降低因反复操作造成的磨损。另外,通过调整板簧6、7的形状,能够任意地调整操作载荷。另外,通过使用板簧6、7,能够做成在进行角度调整时零件难以破损的构造。

另外,通过将对百叶窗向左右方向或与之正交的方向旋转调整的板簧6、7以及凹凸部20、9设置在百叶窗1的左右,由此,百叶窗1在两端被支撑,百叶窗自身的变形量减少,百叶窗1稳定,角度调整的操作性也提高。

另外,在将上下固定板簧7插入百叶窗1的旋转轴24,将百叶窗1安装到百叶窗固定框5时,上下固定板簧7的圆弧状折曲部29与作为相向面的百叶窗固定框5的侧面接触并弹性变形,据此,能够通过圆弧状折曲部29的弹性将百叶窗1推向中心方向。百叶窗固定框5和百叶窗1为了对百叶窗1进行角度调整而需要设置一定的余隙。虽然在旋转轴方向的百叶窗的位置以余隙的量产生偏差,但是,由于通过将上下固定板簧7设置在左右两端,百叶窗1经圆弧状折曲部29从左右被均等地推向中心方向,所以,能够将百叶窗1转动自由地固定在百叶窗固定框5的中心位置。

另外,在调整百叶窗1的角度时上下固定板簧7弹性变形之际,即使未被嵌入百叶窗固定框5的凹凸部9的一侧的端部上浮,由于接触凸部26与百叶窗固定框5的侧面接触,所以难以产生钩挂等。另外,接触凸部26的向百叶窗固定框5的接触面积小,能够降低摩擦力。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具备百叶窗的送风机能够使用作为空气调节机、浴室干燥机、浴室供暖机等家庭用或业务用的送风机。

附图标记说明

1:百叶窗;2:框体;3:叶片板;4:连杆零件;5:百叶窗固定框;5A:通气口;6:连杆零件固定板簧;7:上下固定板簧;8:轴承孔;9:凹凸部;10A:轴承孔;10B:轴承孔;11:支撑孔;12:支撑板;13:连杆零件保持部;14:板簧保持部;14A:卡合肋;15:旋转轴;16:卡合轴;17:支撑轴;18:操作部;18A:右侧操作部;18B:左侧操作部;19:叶片板卡合部;20:凹凸部;21:凸部(卡合凸部);22A:卡合部(切口);22B:弹性部;23:板簧卡定部;24:旋转轴;24A:卡合孔(框体侧面卡合部);25:凸部(卡合凸部);26:凸部(接触凸部);27:卡合突起(板簧卡合部);28:轴承孔;29:圆弧状折曲部;30:操作部;31:隔壁;33:连杆零件卡合部;34:连杆零件卡合部;100:送风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