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344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调装置内的冷凝水大多都直接通过排水孔排掉,没有起到其他的作用,造成冷凝水的浪费。现在带新风功能的空调装置机组较为普遍,当空调装置在制冷时,可以使用新风功能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制冷后送入室内,然而由于室外新风的温度较高,在将室外温度较高的新风制冷到目标温度时会大大降低整机能效,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另外,当空调装置在制冷状态下使用回风功能时,空调装置虽然可以将室内较冷的空气再次送入空调装置内进行制冷以提高空调装置的能效,然而空调装置的整机能效仍然较低,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空调装置的能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包括进风口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空调装置内的冷凝水的接水盘;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

过滤件,用于对流经所述进风口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过滤;

冷凝水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使冷凝水流到所述过滤件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过滤件遮蔽所述进风口。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包括水管,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通过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流出,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件相对应。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还包括滴头,所述滴头与所述水管连接,所述滴头作为所述水管的出水口。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空调装置的内机的侧面时,所述过滤件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上方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与所述过滤件的上端相对应;

其中,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槽相对应。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通过所述水泵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泵至所述水管内,且使冷凝水从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空调装置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空调装置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所述水泵的启闭。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当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水泵关闭。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空调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水泵的启闭。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当所述空调装置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水泵关闭。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过滤件为全棉过滤网、金属过滤网或尼龙过滤网。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包括回风口和/或新风口;

所述过滤件的数量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在前述的空调装置中,可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空调装置的内机的侧面或底盘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过滤件对流经空调装置的进风口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过滤;

空调装置的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输送流到所述过滤件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通过冷凝水输送装置输送空调装置的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使冷凝水流到所述过滤件上;

其中,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包括水管,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通过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流出,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件相对应。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冷凝水输送装置通过所述水泵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泵至所述水管内,且使冷凝水从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

根据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水泵的启闭。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当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关闭。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空调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水泵的启闭。

在前述的方法中,可选的,当所述空调装置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所述水泵关闭。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过滤件可以对流经进风口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过滤,冷凝水输送装置可以输送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使冷凝水流到过滤件上,由于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当冷凝水流到过滤件上时可以对过滤件降温,从而当进风的空气比如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流经温度较低的过滤件时温度也会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温度较高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本技术方案中温度较低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入空调装置内部进行换热时可以提高空调装置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从而使空调装置的整机的能效也得到提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调装置的内机内的风以及冷凝水的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空调装置的内机内的风以及冷凝水的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装置的控制部分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装置100,包括进风口1、接水盘2、过滤件3以及冷凝水输送装置(图中未标示)。其中,进风口1可以包括回风口11或新风口12等。接水盘2用于接收空调装置100内的冷凝水,比如接收空调装置100在制冷时蒸发器4产生的冷凝水。过滤件3用于对流经进风口1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过滤。冷凝水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使冷凝水流到过滤件3上。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当冷凝水流到过滤件3上时可以对过滤件3降温,从而当进风的空气比如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流经温度较低的过滤件3时温度也会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温度较高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本技术方案中温度较低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入空调装置100内部进行换热时可以提高空调装置100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从而使空调装置的整机的能效也得到提高。

其中,图2示出了一种空调装置的内机内的风以及冷凝水的流向示意图,图4示出了另一种空调装置的内机内的风以及冷凝水的流向示意图。其中图2和图4中箭头a的方向为冷凝水的输送方向,如图2和图4所示,冷凝水被冷凝水输送装置由接水盘2输送到过滤件3上。图2和图4中箭头a之外的其它箭头的方向为空调装置的内机内的风的流向,如图2和图4所示,空气由进风口1比如回风口11或新风口12进入空调装置内部,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在空调装置内部换热后在内风机5的作用下由出风口6流出。

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空调装置100还包括冷凝器101、外风机102以及中间隔板103。其中,冷凝器101与蒸发器4配合对空调装置100进行制冷。

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过滤件3遮蔽进风口1,此时进风口1作为回风口或新风口使用时,不需要再额外设置过滤装置对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行过滤,过滤件3即可充当回风口和新风口的过滤装置,从而可以节省本发明空调装置100的成本。另外,由于过滤件3遮蔽进风口1,使得流经进风口1的空气全部要经过过滤件3过滤,并与温度较低的过滤件3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流经进风口1的空气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空调装置100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进风口1包括回风口11和/或新风口12。过滤件3的数量与进风口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过滤件3可以对流经相应进风口1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比如当进风口1为回风口11时,过滤件3可以对回风空气进行降温;或当进风口1为新风口12时,过滤件3可以对新风空气进行降温。

为了实现前述冷凝水输送装置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冷凝水输送装置包括水管(图中未标示),前述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通过该水管的出水口流出。水管的出水口与过滤件3相对应,以使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的冷凝水能够流到过滤件3上。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过滤件3可以设置在接水盘2的下方,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水管,并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优选的,前述水管的出水口与过滤件3的上端相对应,从而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能够流到过滤件3的上端,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过滤件3的上端流到过滤件3的下端,使过滤件3整体都能被冷凝水打湿,以达到进一步降低过滤件3整体温度的技术效果,从而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流经过滤件3时温度也能够进一步降低,进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空调装置100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的技术效果。

前述的冷凝水输送装置可以包括滴头(图中未标示),滴头与前述的水管连接,该滴头作为前述水管的出水口,以使从水管流出的水能通过滴头慢慢滴到过滤件3上。在本示例中,相对于对冷凝水的粗放式利用,通过设置的滴头可以达到对冷凝水的精细控制,从而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效率。

在相对于前述滴头的一个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中,当进风口1设置在空调装置100的内机的侧面时,前述过滤件3上可以设有连接件(图中未标示)。连接件在位于过滤件3的上方设有水槽(图中未标示),水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过水孔(图中未标示)。过水孔与过滤件3的上端相对应。其中,水管的出水口与水槽相对应,使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能够流到水槽内,进而通过水槽底部的过水孔流到过滤件3的上端,然后冷凝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过滤件3的上端流到过滤件3的底部,使过滤件3整体都能被冷凝水打湿。在本示例中,通过在水槽的底部设置的过水孔,同样可以达到对冷凝水的精细控制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效率。

前述的冷凝水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水泵9。冷凝水输送装置通过该水泵9将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泵至水管内,且使冷凝水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9,使得过滤件3与接水盘2两者的位置不受限制,并且对冷凝水的输送控制也更加方便。

如图5所示,本发明空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7,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用户可以根据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水泵9的启闭。具体的,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水泵9关闭。在本示例中,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不足时控制水泵9关闭,以避免水泵9在冷凝水不足时还继续工作而影响水泵9的使用寿命。

其中,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可以控制水泵9开启。此处的第二设定值大于或等于前述的第一设定值。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大于第二设定值时,说明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足够使用,此时可以将水泵打开。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中,上述的检测装置7可以包括液位传感器(图中未标示),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优选的,上述的液位传感器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在了节省人力,如图5所示,本发明空调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8,该第一控制模块8用于根据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水泵9的启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控制模块8可以为单片机或微处理器等。第一控制模块8可以为本发明空调装置100自身的控制器。当然,也可以额外单独设置一控制模块对水泵9的启闭进行控制。

当然,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用户也可以根据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手动控制水泵9的启闭。

在本发明空调装置100的技术方案中,用户还可以根据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水泵9的启闭。具体的,当空调装置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水泵9关闭。其中,当空调装置100在制热状态时,不需要对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行降温,从而不需要利用冷凝水对过滤件3进行降温,故在该制热状态下水泵9应关闭。

相应的,当空调装置100在制冷状态时,可以控制水泵9开启,以对进风空气比如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降温处理。

在了节省人力,本发明空调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图中未标示),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水泵9的启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为单片机或微处理器等。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为本发明空调装置100自身的控制器。当然,也可以额外单独设置一控制模块对水泵9的启闭进行控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控制模块8和第二控制模块只是逻辑功能划分,可以为同一个控制装置或控制单元,也可以是不同的,不局限于是物理区分开的两个模块。

当然,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用户也可以根据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手动控制水泵9的启闭。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过滤件3可以为全棉过滤网、金属过滤网或尼龙过滤网等,其中,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避免前述流到过滤件3上的冷凝水滴落到空调装置100内部而对其它部件的工作造成干扰,优选的,本发明空调装置100可以在过滤件3的下方设置另一接水盘,以使流到过滤件3上的冷凝水能够滴落到该另一接水盘内。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进风口1可以设置在空调装置100的内机的侧面或底盘上。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过滤件3对流经空调装置100的进风口1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过滤。

步骤S2:空调装置100的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经输送流到过滤件3上。

在上述方法中,由于冷凝水的温度相对较低,当冷凝水流到过滤件3上时可以对过滤件3降温,从而当进风的空气比如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流经温度较低的过滤件3时温度也会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温度较高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本技术方案中温度较低的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入空调装置100内部进行换热时可以提高空调装置100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从而使空调装置的整机的能效也得到提高。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冷凝水输送装置输送空调装置100的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使冷凝水流到过滤件3上。其中,冷凝水输送装置包括水管,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通过水管的出水口流出,水管的出水口与过滤件3相对应。在本示例中,冷凝水输送装置通过水管输送冷凝水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前述的冷凝水输送装置还包括水泵9,冷凝水输送装置通过该水泵9将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泵9至水管内,且使冷凝水从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9,使得过滤件3与接水盘2两者的位置不受限制,并且对冷凝水的输送控制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前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检测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

步骤S4:根据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水泵9的启闭。

在上述的步骤S4中,具体的,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水泵9关闭。在本示例中,当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不足时控制水泵9关闭,以避免水泵9在冷凝水不足时还继续工作而影响水泵9的使用寿命。其中,具体根据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的液位控制水泵9的启闭的过程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前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根据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水泵9的启闭。

在上述的步骤S5中,具体的,当空调装置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水泵9关闭。其中,当空调装置100在制热状态时,不需要对回风空气或新风空气进行降温,从而不需要利用冷凝水对过滤件3进行降温,故在该制热状态下水泵9应关闭。在本示例中,具体根据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水泵9启闭的过程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