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4378阅读:1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空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



背景技术:

夏季空调在制冷时,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轴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制冷降低温度的目的。而流出蒸发器的制冷剂因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吸热)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被重新吸入到压缩机,反复如此循环。在此过程中,空调散热管的散热效率对空调的制冷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散热管不能快速的把制冷剂中的热量带走,就会增加压缩机的负荷,同时增加耗电量,且制冷效果也差。

现有的空调散热主要依靠散热管和散热片的相互配合,通过热传导进行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散热管的长度需求高,散热片的分布密度也较大,而散热管和散热片的生产材料价格昂贵,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包括散热管本体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管本体横向贯穿且均匀盘绕在散热片的本体内部,所述散热管本体包括内管和外包管,所述内管位于外包管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内管的外侧壁圆弧面上垂直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另一端与外包管的内侧壁垂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内侧壁的圆弧面上均匀密布有弧形凸起点。

优选的,所述内管为密封结构,且内管与外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防冻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外包管的外侧壁表面电泳有散热漆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波浪形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空调循环散热管,采用双层管复合结构,在内管与外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防冻冷却液,通过防冻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对内管里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物理降温,极大的提高了该散热管的散热效率,且防冻冷却液具有防腐和除锈的功能,可以增加该发明的使用寿命。该散热管与之配套的散热片采用波浪形结构,增加了散热片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空调的制冷效果,节约了电能,该发明在生产时,可缩减散热片的排列密度和散热管的长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管本体和散热片结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管本体、101内管、102外包管、103导热片、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 所示的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包括散热管本体1和散热片2,所述散热管本体1横向贯穿且均匀盘绕在散热片2的本体内部,所述散热管本体1包括内管101和外包管102,所述内管101位于外包管102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内管101的外侧壁圆弧面上垂直设有导热片103,所述导热片103的另一端与外包管102的内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内管101内侧壁的圆弧面上均匀密布有弧形凸起点,所述内管101为密封结构,且内管101与外包管10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防冻冷却液,所述外包管102的外侧壁表面电泳有散热漆层,所述散热片2为波浪形结构。

该空调循环散热管,在散热时,制冷剂流经内管101,通过内管101与外包管10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的防冻冷却液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可以使制冷剂快速冷却,内管101内侧壁的圆弧面上均匀密布有弧形凸起点,弧形凸起点可增加内管101内侧壁与制冷剂的接触面面积,加大热传导的速度,导热片103可以增加内管101与外包管102的热传递速度。外包管102的外侧壁表面电泳有散热漆层,通过散热漆层可增加外包管102的散热速度。散热管本体1横向贯穿且均匀盘绕在散热片2的本体内部,通过散热片2对散热管本体1的热量进行最后的散除。散热片2为波浪形结构,该结构增加了散热片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效果。防冻冷却液具有防腐和除锈的功能,通过防冻冷却液可以增加该发明的使用寿命,该发明在生产时,可缩减散热片2的排列密度和散热管本体1的长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