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钛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95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钛换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钛换热器。



背景技术:

钛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设备。钛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钛换热器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有列管,需要被冷却或加热的液体从列管内流经,用于冷却或加热列管内液体的冷却介质从壳体内、列管外流经。

然而市面上的钛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佳,没有一款换热效果较为理想的钛换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钛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钛换热器,包括一钛换热器,所述钛换热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内设有至少三个螺旋桨;

所述螺旋桨包括至少两片桨叶、一安装桨叶的桨毂;

还包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支架固定后穿过所述列管,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列管的长度,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桨毂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进而所述螺旋桨能以支撑杆为中心轴线进行转动;

至少三个螺旋桨等间距排布在所述支撑杆上。

此设计通过在列管内设有螺旋桨,当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液体流经列管时,推动螺旋桨转动,进而使液体流动混乱,使其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同时,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列管的长度,即,支撑杆的一端可伸出列管外,当需要清理螺旋桨时,即可通过拔出支撑杆后进行螺旋桨的清理,也起到疏通列管的作用。

至少三个螺旋桨等间距排布,提高了混乱液体流动的效果,进而提升了换热效果。

所述支架包括一左侧支架、一右侧支架;

所述左侧支架设置在所述列管的左端部,所述左侧支架上设有一盲孔,所述支撑杆的左端插入所述盲孔内;

所述右侧支架安装在所述列管的右端部,所述右侧支架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右部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右侧支架还设有一将右侧支架固定到列管右端的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列管外,所述右侧支架通过所述圆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列管。两个支架形成支撑杆的两个支撑点,进而固定支撑杆穿过列管内部。本专利以液体流入列管的方向为右,液体流出列管的方向为左。所述左侧支架与所述列管一体化成型、或所述左侧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列管上。进而液体流经支架时,不会使支架脱落。

所述螺旋桨、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架上均涂覆有一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涂层。碳纤维耐高温,耐腐蚀性好,进而适用于需要加热的液体,或带有腐蚀性的液体。

相邻两个所述螺旋桨的桨叶的倾斜方向相反。进而当液体流经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时,获得不同的旋转方向,液体流动更为混乱,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处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支架处的部分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钛换热器,包括一钛换热器,钛换热器包括一壳体1,壳体1内设有列管2,列管2内设有至少三个螺旋桨3;螺旋桨3包括至少两片桨叶、一安装桨叶的桨毂;还包括一支撑杆4,支撑杆4通过支架固定后穿过列管,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列管的长度;桨毂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支撑杆上,进而螺旋桨能以支撑杆为中心轴线进行转动;至少三个螺旋桨等间距排布在支撑杆上。此设计通过在列管内设有螺旋桨,当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液体流经列管时,推动螺旋桨转动,进而使液体流动混乱,使其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同时,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列管的长度,即,支撑杆的一端可伸出列管外,当需要清理螺旋桨时,即可通过拔出支撑杆后进行螺旋桨的清理,也起到疏通列管的作用。至少三个螺旋桨等间距排布,提高了混乱液体流动的效果,进而提升了换热效果。

作为一种方案,支架包括一左侧支架、一右侧支架5;左侧支架设置在列管的左端部,左侧支架上设有一盲孔,支撑杆的左端插入盲孔内;右侧支架5安装在列管的右端部,右侧支架上设有一通孔,支撑杆的右部穿过通孔;右侧支架还设有一将右侧支架固定到列管右端的圆环,圆环套设在列管外,右侧支架通过圆环可拆卸连接列管。本专利以液体流入列管的方向为右,液体流出列管的方向为左。左侧支架与列管一体化成型、或左侧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到列管上。进而液体流经支架时,不会使支架脱落。

作为另一种方案,支撑杆的左端焊接到壳体上,支撑杆的右部穿入列管。此设计便于整体化,清理时无需抽出单根支撑杆,便于清理、调整。

螺旋桨、支撑杆、支架上均涂覆有一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涂层。碳纤维耐高温,耐腐蚀性好,进而适用于需要加热的液体,或带有腐蚀性的液体。制作时将碳纤维与胶黏剂混合,然后喷涂到螺旋桨、支撑杆、支架表面。

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的倾斜方向相反。进而当液体流经相邻两个螺旋桨的桨叶时,获得不同的旋转方向,液体流动更为混乱,提高了换热效果。

壳体呈圆柱状,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呈螺旋状的条状凹槽,条状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圆柱状的壳体的中心轴线重合。进而对壳体内部,列管外部的冷却液或传热介质进行扰流,同样提高了换热效果。

本专利中采用的螺旋桨、轴承、支撑杆、支架等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例如特氟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