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54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过程中利用大锅灶废热来加热热水时,一般都是加热至一定温度的热水,或者直接加热至水蒸汽,不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不能实现蒸汽与热水互换。

在大锅灶使用过程中,大量热能随着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热能大量浪费。在目前余热加热水的设计中,只有一个水箱,这一方面在大量使用热水后,会导致加热水的时间大大延长,另一方面一个水箱换热不充分,大量余热最后还要经过水冷却器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加热器、热管式热风器,所述余热加热器安装在排烟管上,余热加热器下端的排烟管上安装有热管式热风器,热管式热风器下端设有烟气排出管,烟气排出管出口处设有引风机,所述热管式热风器的进风口上设有进风管,热管式热风器的出风管上设有热风出风管,进风管的入口处设有鼓风机,所述热管式热风器包括烟管连接管,所述烟管连接管的进烟口连接于排烟管、烟管连接管的出烟口连接于烟气排出管,烟管连接管一侧设有振荡式热管,振荡式热管一侧设有空气加热管,空气加热管的进气口连接于进风管,空气加热管的出气口连接于热风出风管。

所述余热加热器包括热气回收室、冷水入口、蒸汽热水出口、废热吸入口、烟气出口;所述热气回收室侧面上设有冷水入口及蒸汽热水出口,冷水通过冷水入口进入热气回收室中的型腔内。

所述热气回收室内设有废热循环管,废热循环管一端连接于废热吸入口、另一端连接于烟气出口,废热吸入口连接于排烟管。

所述废热循环管为波纹状不锈钢管,安装在热气回收室的型腔中,废热循环管对热气回收室型腔内的水进行加温。

所述热气回收室下端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于排污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在50~60℃低温阶段,节能率可达15%--35%;在80~90℃阶段,可节能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式热风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多用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加热器2、热管式热风器3,所述余热加热器2安装在排烟管1上,余热加热器2下端的排烟管1上安装有热管式热风器3,热管式热风器3下端设有烟气排出管7,烟气排出管7出口处设有引风机8,所述热管式热风器3的进风口上设有进风管4,热管式热风器3的出风管上设有热风出风管5,进风管4的入口处设有鼓风机6,所述热管式热风器3包括烟管连接管31,所述烟管连接管31的进烟口36连接于排烟管1、烟管连接管31的出烟口37连接于烟气排出管7,烟管连接管31一侧设有振荡式热管33,振荡式热管33一侧设有空气加热管32,空气加热管32的进气口35连接于进风管4,空气加热管32的出气口35连接于热风出风管5。

所述余热加热器2包括热气回收室21、冷水入口24、蒸汽热水出口25、废热吸入口26、烟气出口27;所述热气回收室21侧面上设有冷水入口24及蒸汽热水出口25,冷水通过冷水入口24进入热气回收室21中的型腔内。

所述热气回收室21内设有废热循环管22,废热循环管22一端连接于废热吸入口26、另一端连接于烟气出口27,废热吸入口26连接于排烟管1。

所述废热循环管22为波纹状不锈钢管,安装在热气回收室1的型腔中,废热循环管22对热气回收室21型腔内的水进行加温。

所述热气回收室21下端设有排污口23,排污口23连接于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振荡流热管(Oscillating-flow Heat Pipe,0FHP)也称为脉动热管,比传统热管的、传热性能有很大改善。当管径足够细时,在真空条件下,封装在管内的工质可在管内形成液、汽相间的柱塞。在蒸发阶段,汽泡或汽柱与管壁之间的液膜因不断受热,导致汽泡膨胀,并推动汽液柱塞流向冷却端冷凝收缩,从而在冷、热端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差。由于汽液柱塞交错分布,因而在管内产生强烈的往复振荡运动,从而实现高效热传递。在50~60℃低温阶段,节能率可达15%--35%;在80~90℃阶段,可节能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