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焦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360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焦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传统的高温煤焦油加工利用方式主要是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葸、沥青等多种化工原料。实际生产的反应过程中物料的温度变化从几十到几百度,甚至上千度,变化很大,需要多次的升温降温等设备来实现换热。比如,在苯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苯酐的温度从四百多度降到两百度以下,通常都是采用依次串接的冷却器来进行冷却,且大部分冷却器采用的是水来做换热剂,虽然水是比较好的换热剂,但是因为水的沸点仅为一百度,几百度的物料与换热区中的水接触后造成的反应很激烈,导致水迅速汽化,形成高温高压蒸汽,如果压力太大,则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并且过多的冷却设备也造成生产上浪费。

并且因为换热区域中的冷却物料与管束中的化学物料间温差大,管束内高温高压物料又具有腐蚀性,因此很容易导致管束的被腐蚀,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使得物料进入软水的掺混现象,影响生产。调查发现,这些跑冒滴漏主要发生在管束与壳程中的密封挡板结合的焊点处,因为目前管束与密封挡板板中的焊接大部分采用平面焊接,泄漏点经常发生在焊接层面与密封挡板面之间,侵蚀密封挡板形成缝隙,物料就从这些裂缝中泄漏出来,从而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焦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用于煤焦油生产、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可以减少工序设备,并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转换成蒸汽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焦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物料输入口,下部设置有物料输出口;壳体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挡板,两密封挡板之间形成换热区;设置有物料输入输出的壳体内壁的中部和密封板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形成进料腔室和出料腔室;两密封板之间固定有管束,管束的两端分别穿过密封挡板,通过套接在管束上的密封环与密封挡板上的通孔固定连接;两密封挡板中部横向设有第二挡板,形成上部的油换热区和下部的水换热区;油换热区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冷油输入口和热油输出口,水换热区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冷水输入口和蒸汽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环每组为一个,设置在密封板通孔的内侧;密封环插接连接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环通过穿过密封环的凸缘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到密封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环为不锈钢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的外壁设置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先用油再用水来冷却这两种换热方式集合到一个装置中,减化了使用串联设备依次冷却的工序,可以对物料起到迅速降温的作用,并且降温过程相对比较温和,降低了对设备产生的压力,使得生产更安全。

因为设置有密封环,杜绝了管束与密封挡板之间发生摩擦、胀缩的机会,因此即使管束内有物料侵蚀,也不会在管束与密封挡板结合处过早的形成泄漏点,造成物料泄漏。

通过以上设计,简化了工序,减少了设备使用数量;减少了管束上形成泄漏点的几率,从而延长了设备使用时间,也大大减少了停机检修次数,即保证了生产安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装置主体;2-壳体;3-物料输入口;4-物料输出口;5-管束;6-密封挡板;7-冷水输入口;8-蒸汽输出口;9-冷油输入口;10-热油输出口;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密封环;14-油换热区;15-水换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冷却装置主体1,主体包括壳体2、物料输入口3、物料输出口4、管束5、密封挡板6、冷水输入口7、蒸汽输出口8、冷油输入口9、热油输出口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密封环13;壳体2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物料输入口3,下部设置有物料输出口4;壳体2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挡板6,两密封挡板6与相应壳体2形成换热区;第一挡板11固定连接于设置有物料进出口的壳体2内壁的中部和相应的密封板6中部,形成进料腔室和出料腔室;管束5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2两端的密封挡板6,通过套接在管束5上的密封环13与密封挡板6上的通孔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2固定连接两密封挡板6中部和相应壳体2内壁中部,形成油换热区14和水换热区15;油换热区一侧壳体2上设置有冷油输入口9和热油输出口10,水换热区一侧壳体2上设置有冷水输入口7和蒸汽输出口8;密封环13每组为一个,设置在密封挡板6通孔的内侧;密封环13插接连接到通孔内。

实际生产中,将物料通过物料输入口3输送到换热器壳体2内腔的进料腔室,热的物料通过油换热区内的管束5输送到壳体2的另一侧,然后再经过水换热区内的管束5回到壳体2内腔的出料腔室;期间因为经过密封板6之间的油和水换热区,物料由热变冷;相反的作为冷却剂的由冷水输入口7输入的水则被加热形成蒸汽,从蒸汽输出口8输出利用。

因为设置了油换热区和水换热区,高温物料先经过油来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在通过水来冷却,避免了过高的温差给水换热带来的剧烈反应,降低了对设备产生的压力,起到保护设备和安全生产的作用。

因为管束5与密封挡板6结合处设置了密封环13,这样就减少了物料泄漏的几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时间,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减少了停机检修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