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49018阅读:来源:国知局
3]同时,管外流动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管与冷却水交换其热量,藉此,使其冷却。在将燃料吹进这种空气之后,使其混合物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燃烧。
[0044]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热交换器管可以提供下列效果。
[0045]也就是,由于在上游侧和下游侧线性流路部4A、4B中形成了波状凸出部5a、5b、5c、5d,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动时的流阻,以及,还由于冷却水沿波状凸出部5a、5b、5c、5d流动,可以增强热辐射性能。
[0046]由于通过将两个对半分开的管板装配在一起制造管1,可以容易并且便宜地制造出管I。
[0047]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管板的波状凸出部5a、5b、5c、5d布置成提供相同的位置,而且,波状凸出部5a、5b、5c、5d连续地彼此相对,从而,使得冷却水蜿蜒流动。
[0048]此外,U形回转流路部4C的弧形凸出部6a、6b的端部布置成跨立于分隔肋部Ib的下游侧端部,从而,使得能限制冷却水在此处的紊流。也就是,使冷却水能在线性流路部之间(线性流路部4A、4B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顺畅流动,藉此,可以限制流阻。
[0049]实施例2
[0050]图2示出实施例2的热交换器管I。在实施例2的热交换器管I中,准备了两个管板,其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
[0051]将一个管板翻转,并与另一管板组合,以提供管I。
[0052]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实施例1的镜像反映第三管板。因此,将分别形成在另一管中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线性流路部4A、4B的波状凸出部5a、5b、5c、5d以及弧形凸出部6a、6b布置成如由图2中的虚线所示。
[0053]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管板的波状凸出部5a、5b、5c、5d和线性凸出部7a、7b中,只有其局部区段彼此相对,而其余区段则在管I的宽度方向彼此移位。同时,U形回转流路部4C的弧形凸出部6a、6b位于相同位置,并且彼此连续相对。
[0054]也就是,波状凸出部5a、5b与波状凸出部5c、5d是成对的波状部,使其并排交替布置。因此,在波状部中,只有由成对波状部构成的波状凸出部5a、5b (或者,波状凸出部5c、5d)的局部区段彼此交叉,同时,只有这样的局部区段彼此相对。
[005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似。
[0056]图3是沿通过上述相互移位区段的S3-S3线的横截面图,以及,图4是沿通过上述互相相对区段的S4-S4线的横截面图。
[0057]根据这些截面形状可以理解,与使用大量凹窝的现有技术不同,避免了冷却水被充分搅动。
[0058]在实施例2的热交换器管I中,由于搅动比实施例1中更加容易,增强了热辐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与实施例1相比,流阻稍有增大。
[0059]然而,用两个管板装配时,由于可以使用相同的管板,与实施例1相比,可以更便宜地制造出管I。
[0060]虽然至此参照上述实施例讨论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在设计等方面加以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
[0061]例如,在实施例1中,在上游侧和下游侧线性流路部4A、4B中都形成了波状凸出部5a、5b。然而,这些凸出部也可以只形成在两个路径部之一中。
[0062]此外,取代波状凸出部5a、5b和弧形凸出部6a、6b,使用内翅片也可以引导介质。内翅片的使用可以增强波状部形状设定的自由度。
[0063]此外,由按特定距离自分隔肋部2b的下游侧端部朝上游侧延伸的线性凸出部7a、7b,使各自弧形和波状凸出部互相连接。然而,取代线性凸出部7a、7b,当使用波状凸出部来将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管板装配在一起时,可以更便宜地制造出管I。
[0064]虽然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管是在水冷却增压空气冷却器中使用,但其并非限制性的,而是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热交换器。
[0065]这里,本申请基于2012年12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AN0.2012-239052),因此,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此外,文中涉及的全部参考文献也整体并入本文。
[0066]附图标记说明
[0067]I管(热交换器管)
[0068]Ia外周肋部
[0069]Ib分隔肋部(分隔部)
[0070]2入口部
[0071]3出口部
[0072]4A上游侧线性流路部
[0073]4B下游侧线性流路部
[0074]4CU形回转流路部
[0075]4A1、4A2、4A3上游侧流路
[0076]4B1、4B2、4B3下游侧流路
[0077]4C1、4C2、4C3U 形回转流路
[0078]5a、5b、5c、5d波状凸出部
[0079]6a、6b弧形凸出部
[0080]7a、7b线性凸出部
【主权项】
1.一种热交换器管,包括: 用于介质的入口部; 用于所述介质的出口部;以及 上游侧线性流路部和下游侧线性流路部,其使所述入口部和所述出口部彼此连接,并且使所述介质能通过其中流动,其中 所述上游侧流路部和所述下游侧流路部至少之一在所述介质的流路内包括波状部,所述波状部于所述管的纵向延伸,并且互相连续,用于引导所述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波状部是向所述管内凸出的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波状凸出部是内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入口部和所述出口部布置在所述管的一个端侧,所述管在其另一端侧包括U形回转流路部,其用于使所述上游侧线性流路部和所述下游侧线性流路部互相连接,以及,所述U形回转流路部包括弧形凸出部,所述弧形凸出部向所述管内凸出,并且与形成在所述上游侧线性流路部和所述下游侧线性流路部至少之一中的所述波状部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波状部由布置在所述管厚度方向的多个波状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一对所述波状部布置成使其位于相同位置,并且使得这种波状部互相连续地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成对波状部只有部分区段彼此交叉,并且只有这部分区段彼此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成对波状部交替地平行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所述U形回转流路部的所述弧形凸出部的端部向内跨立于分隔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用于使所述上游侧流路部与所述下游侧流路部彼此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管,其中: 在所述管内流动的所述介质是冷却水;以及 所述热交换器管是水冷却式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管,用于允许所述冷却水与在所述管外流动的压缩空气互相换热,从而,冷却所述压缩空气。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管,其在避免介质流动时流阻增大的同时,可以增强热辐射性能。本热交换器管(1)包括上游侧线性流路部(4A)和下游侧线性流路部(4B),使入口部(2)和出口部(3)彼此连接,并且使介质能通过其中流动,其中,上游侧流路部(4A)和下游侧流路部(4B)至少之一在介质的流路中包括波状部(5a、5b、5c、5d),其于管的纵向延伸,并且互相连续,用于引导介质。
【IPC分类】F28F3-00, F28D1-047, F28D1-03, F28F1-02, F28F3-04, F28F3-08
【公开号】CN104769381
【申请号】CN201380057125
【发明人】泷本恭平, 金田崇
【申请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7日
【公告号】DE112013005192T5, WO2014069175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