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3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2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图4中所示第二换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图6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是图8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1是图10中所示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所示虚线框示意第一换热部在翅片换热器上的位置;
[0043]图中所示点画线框示意第二换热部在翅片换热器上的位置;
[0044]图中所示双点画线框示意子换热部在第二换热部上的位置。
[0045]其中,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6]100空调室外机,10翅片换热器,11第一换热部,12第二换热部,121子换热部,1211第一子换热部,1212第二子换热部,1213第三子换热部,1214第四子换热部,20扇叶,30压缩机,40外壳,5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9]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0。
[005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部11,与空调室外机100的扇叶20相对应;和第二换热部12,与第一换热部11连接,并与空调室外机100的压缩机30相对应;其中,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
[00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越大,翅片间形成的空气流道越宽,则空气流经空气流道时所受的沿程阻力就越小,相对而言,空气的流量和流速就越大。
[0052]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系数与流过该翅片换热器的空气流速成正比,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系数与空调室外机的工作效率成正比,则通过提高翅片换热器的空气流速,可相应地提高空调室外机的工作效率。
[0053]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10,第一换热部11主要与靠近空调室外机100的扇叶20—侧的空气热交换,第二换热部12主要与远离空调室外机100的扇叶20 —侧的空气热交换,然而,由于扇叶20驱动空气流向第二换热部12的过程中受到压缩机30的阻挡,故而存在流经该部分翅片的空气流量小、流速低的问题,本方案设置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即通过增加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以降低流经第二换热部12的空气阻力,使得第一换热部11和第二换热部12上的空气流速和风量基本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翅片换热器10的整体传热系数;此外,由于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增加,相对而言精简了第二换热部12上翅片的数量,从而在保证产品换热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0054]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0中,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
B ο
[0055]在该实施例中,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即可采用同一模具对第二换热部12上翅片集中加工,这便于提高产品的加工、组装效率。
[0056]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0中,第二换热部12包括多个相串接的子换热部121,且位于端部的一子换热部121与第一换热部11连接;其中,任一子换热部12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靠近第一换热部11的子换热部12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远离第一换热部11的子换热部12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
[0057]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换热部12包括第一子换热部1211、第二子换热部1212、第三子换热部1213和第四子换热部1214,其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依次为bl、b2、b3和b4 ;其中,bl < b2 < b3 < b4,在更多个子换热部121的情况下依次类推。
[0058]在该实施例中,受压缩机30和扇叶20的安装位置影响,第二换热部12上距离第一换热部11越远的地方,流经其表面的空气流速越低、空气流量越小,且空气在第二换热部12与压缩机30之间的流动空间也逐渐减小;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子换热部121之间,离第一换热部11越远的子换热部12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越大,以此进一步削弱压缩机30的遮挡及与扇叶20之间距离增加等因素对第二换热部12上各部分换热效率造成的影响,使第二换热部12上各处的换热更为均匀;且设置任一子换热部12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相等,可在生产中以每一个子换热部121为生产单位对翅片进行加工,从而在提高第二换热部12上换热均匀性的同时,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提高其生产效率。
[0059]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0中,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朝远离第一换热部11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如图6和图7所示,Cl <c2< c3,依次类推。
[0060]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通过设置该结构,以进一步削弱压缩机30的遮挡及与扇叶20之间距离增加等因素对第二换热部12上各部分换热效率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换热部12上各处的换热均匀性。
[006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大0.05mm?0.8mm。
[0062]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中设置第二换热部12上相邻两翅片的间距比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翅片的间距大0.05mm?0.8mm, 一方面,控制该差值不小于0.05mm,可明显降低第二换热部12上的空气流动阻力,以此促使流向第一换热部11的部分空气向第二换热部12所在方向分流,从而明显降低第二换热部12与第一换热部11表面空气流量的差值;另一方面,控制该差值不大于0.8mm,以确保第二换热部12上具有足够的换热面积,从而保证第二换热部12上的换热可靠性。
[00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3mm,第二换热部12沿其换热管的轴线方向长度为150mm,且第一换热部11上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1.6mm,经测试,其第二换热部12表面的平均风速为1.38m/s,基本达到第一换热部11表面的平均风速;而现有的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1.3mm的翅片换热器,其上被压缩机遮挡区域的平均风速不超过0.55m/s,相对而言,本方案中翅片换热器10表面被压缩机30遮挡区域的风量相比现有的翅片换热器增加151 %,而本方案中安装有本方案提供的翅片换热器10的空调室外机100风量相比安装有现有翅片换热器的空调室外机增加6.4%,其整机制冷量提升5%。
[00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1所示,第二换热部12的翅片与换热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