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47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积存除霜水等排水并使其蒸发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这种冷却储藏库的一例,周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储藏库。该 冷却储藏库中,在储藏库主体内的顶板部配置冷却器并在其下表面设置接受除霜水的泄水 盘,与该泄水盘连接的排水管贯通储藏库主体的壁面而向背面突出,并且在其下方安装装 备有投入式的加热器(护套加热器,Sheathed Heater)的蒸发箱,进行除霜运转时,除霜水 在泄水盘被接受后从排水管滴下并积存在蒸发箱,通过由加热器加热而蒸发排出。此处,在这种排水蒸发装置中,寻求所谓的防止空烧的对策,在上述现有例中,相 对于护套加热器的上表面直接安装液体膨张式恒温器,排水的蒸发进展而加热器的恒温器 的安装面被从浸渍状态解除后,该安装面急速地温度上升而达到预定温度时,通过检测上 述情况而切断恒温器,即向加热器的通电被切断。然后安装面下降到预定温度以下时,接通 恒温器而成为可对加热器通电的状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853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防止空烧方式中,伴随着在蒸发箱内反复进行排水的存积和蒸发, 排水的水面在恒温器的感温筒和加热器的接触面上下波动,因此可能引起不同金属接触腐 蚀。此外,也有具备温度熔断器作为恒温器故障时的补偿的情况,在上述现有例中,在 覆盖蒸发箱的上表面开口的盖板上安装温度熔断器,其检测温度达到预定值时通过熔断而 切断温度熔断器,从而切断对加热器的通电。此处,温度熔断器在恒温器切断以前不动作(切断),即温度熔断器切断的温度需 要超过恒温器的适当动作温度预定以上,像上述那样温度熔断器安装于蒸发箱的盖板时, 可预想到该安装部分在恒温器切断时升温到110°C左右,因此需要将温度熔断器的切断温 度设定为比之高出预定值以上的较高温度。这样,在恒温器正常动作期间,温度熔断器反复暴露于110°C左右的高温,该现象 重复多次后温度熔断器自身会老化,有可能导致在比适宜温度低的温度下熔断这样的误动 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防止加热器的老化,并使保护部件长 期适宜地动作。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在储藏库主体的侧面设置有积存除 霜水等排水的蒸发箱,通过向在该蒸发箱内的底部装备的加热器通电而对存积的排水加热 以使该排水蒸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发箱的外表面安装有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向所述 加热器的通电路径的接通切断的加热控制部件,并且在所述蒸发箱的附近配置能够进行从该蒸发箱的热移动的传热板,在该传热板安装根据检测温度而切断所述通电路径的保护部件。伴随着排水的蒸发进展而存积量减少,蒸发箱的加热控制部件的安装部的温度超 过预定值时,通过加热控制部件的功能切断向加热器的通电,经过一定时间后该安装部的 温度变为低于预定值的状态时,能够向加热器通电。由于将加热控制部件安装于蒸发箱的 外表面,因此能够防止如现有的对于浸渍于排水中的加热器直接安装加热控制部件的情况 那样加热器因腐蚀等而老化。此外,成为下述结构具备保护部件作为加热控制部件产生故障时等的补偿,特别 是该保护部件安装于在蒸发箱的附近设置成能够进行从该蒸发箱的热移动的传热板上。其 意图如以下所述。在具备这种保护部件的情况下通常考虑的配置结构,可举出在蒸发箱的外表面与 加热控制部件并排安装的结构。从保护部件的功能出发,保护部件的动作温度(切断温 度)需要设定得比加热控制部件的动作温度(切断温度)高出预定值,但在装备有所谓的 投入式的加热器的蒸发箱中,在该蒸发箱的外表面安装加热控制部件时的动作温度(切断 温度)设定为超过ioo°c的例如110°C左右是合适的,因此保护部件的动作温度(切断温 度)为比之更高的温度。与该情况相反,在加热控制部件正常动作期间,保护部件反复暴露 于iio°c左右的高温,因此有可能导致保护部件的提前老化。对此,本发明中,作为保护部件的安装用部件,蒸发箱的热不直接地传导,而是在 蒸发箱的附近另外设置以辐射热为中心大致间接地热移动的传热板,在该传热板上安装保 护部件。若为该结构,则实质上蒸发箱的热量衰减而向传热板传递,因此即使在例如因加热 控制部件产生故障等而使向加热器的通电继续并使蒸发箱上升至应切断保护部件的温度 的情况下,传热板也停留在上升至比该温度低的温度的情况。因此,通过设置以该温度为动 作温度(切断温度)的保护部件,能够在适当时使保护部件起作用。另外,这样,传热板的 温度停留在比蒸发箱的温度低的温度,因此避免了保护部件暴露于高热的情况,因而防止 保护部件老化。此处,若仅为了防止保护部件的老化,进一步使来自蒸发箱的热量衰减而将传热 板维持在更低温度即可,但过低而与之对应地保护部件的动作温度(切断温度)也过低时, 例如根据冷却储藏库的功能、其设置环境的关系,在暖风瞬间吹响保护部件的安装部位附 近的情况等下,保护部件也有可能误切断,在实现传热板的温度下降这一点也存在界限。基于以上的考虑,对于保护部件,在比蒸发箱低温的部位检测温度较好,另一方 面,优选为了防止误动作而使动作温度(切断温度)也为某种程度的高温。因此本发明中, 保护部件安装于在蒸发箱的附近设置成能够进行从该蒸发箱的热移动的传热板上。根据该 结构,在传热板上从蒸发箱大致间接地热移动,即蒸发箱的热量衰减而传递,从而维持在比 蒸发箱低温。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传热板的配置位置例如与蒸发箱之间的距离、与蒸发箱局 部地接触等,或改变传热板自身的导热性,能够调整从蒸发箱移动的热量的衰减情况,进而 能够将保护部件的动作温度设定为某种程度的高温。结果,能够防止保护部件的老化,并且 也能够防止因周围温度引起的误动作,能够使保护部件长期适宜地动作。此外,也可以为以下的构成。(1)所述加热控制部件安装在所述蒸发箱的底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传热板安装在所述储藏库主体的侧面。 (2)从所述蒸发箱向所述传热板的热移动方式为辐射热。(3)所述蒸发箱的底部的端缘与所述传热板线接触,作为从所述蒸发箱向所述传 热板的热移动方式还包括传导热。(4)所述传热板的上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蒸发箱内的所述加热器的背面对应的位 置,在该传热板的下端部安装有所述保护部件。传热板的上端部被加热而其热量向下端部 传导,保护部件检测下端部的温度。能够使传热板高效地升温。(5)在所述传热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多个开口部。传热板的下端部相比 蒸发箱的底面向下方突出时,该下端部容易受周围温度的影响,例如周围温度较高时,下端 部可能提前升温而使保护部件错误动作。本构成中,在传热板的中途形成开口部,由此抑制 从上端部向下端部的热传递效率,因此防止了传热板的下端部提前升温至需要温度以上。 其结果是,防止了保护部件在不适当的时机动作。(6)在所述传热板的背面安装绝热件。周围温度较低时,储藏库主体变为低温,因 其影响使传热板的升温迟缓,结果担心保护部件的动作迟缓。本构成中,通过安装绝热件而 抑制储藏库主体的低温影响波及到传热板,通过传热板适宜升温,而能够使保护部件在适 当的时机动作。(7)在所述储藏库主体的侧面安装有覆盖所述蒸发箱的表面侧的罩盖,在该罩盖 的背面的与所述加热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的表面侧对应的位置安装绝热件。通过配置绝热 件,与周围温度的变动无关地使加热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的温度稳定化,能够使加热控制 部件在适当时机动作。根据本发明,除了能够防止加热器的老化之外,还能够使保护部件长期适宜地动作。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蒸发装置的配置位置附近的纵剖面图。图2是冷藏库的机械室的从卸下后面板和罩盖的背面观察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从冷藏库的背面观察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是卸下冷藏库的后面板和罩盖的局部剖面后视图。图5是通道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蒸发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排水管的突出设置位置附近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8是示出恒温器和温度熔断器的配置结构的后视图。图9是示出温度熔断器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示出恒温器和温度熔断器的配置结构的纵剖面图。标号说明10…冷藏库主体(储藏库主体)10A···(冷藏库主体10的)背面30…安装凹部 30A…里壁40…蒸发装置41…蒸发箱44···(蒸发箱41的)底板45…接触板50… 蒸发用加热器105…恒温器(加热控制部件)110…温度熔断器(保护部件)111…传 热板 112…受热面113…安装面 114…开口部 115…绝热薄板(绝热件)117…熔断器支架137…罩盖140…绝热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适用于业 务用的纵型冷藏库的情况。图1及图2中,冷藏库主体10由前表面开口的纵长的绝热箱体构成,内部形成储 藏室11,在储藏室11的前表面开口部可开闭地安装有绝热门12。在冷藏库主体10的上面, 形成周围由壁板包围的机械室14,在其中设置有冷冻装置15。冷冻装置15具备压缩机16、 附设有冷凝器风扇17A的风冷式的冷凝器17等,安装在绝热性的基台18上而单元化,基台 18以堵塞储藏室11的顶板壁的窗孔19的方式安装。在储藏室11的顶板部分的窗孔19的下表面侧,铺设有兼作空气通道的泄水盘20, 在其上方形成冷却器室21。泄水盘20的底面以朝向内缘(图1的右侧)形成向下斜度的 方式形成,在跟前侧的区域开设有吸入口 22,并且在内缘侧切缺形成喷出口 23。在冷却器室21内,装备有冷却器25和面对吸入口 22的库内风扇26。冷却器25 通过制冷剂配管和上述的冷冻装置15循环连接,构成周知的冷冻循环。并且,使冷冻装置15(压缩机16)运转并驱动库内风扇26时,储藏室11的室内空 气被从吸入口 22吸引到冷却器室21内,该空气在冷却器25内流通期间通过热交换生成冷 气,该冷气从喷出口 23沿着储藏室11的内面吹出,冷气被循环供给至储藏室11内而进行 冷却。另外,伴随压缩机16的运转,冷凝器风扇17A也运转,从设在机械室14的前面板 14A上的吸气口(未图示)吸入外部气体,通过冷凝器17进而通过压缩机16,由此将空气 冷却,供于冷却后的废热从在机械室14的后面板14B(图3)、顶面板14C上设置的排气口 28主要向背面侧排出。另一方面,为了除去附着于冷却器25等的霜,适宜地进行除霜运转。除霜运转通 过向在冷却器25中装备的除霜加热器(未图示)通电并加热冷却器25而进行,溶融的除 霜水被泄水盘20接受后,具体如后所述,导向在冷藏库主体10的背面IOA侧设置的蒸发装 置40而积存,通过继续加热而强制地蒸发并排出。接着,对蒸发装置40的配置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冷藏库主体I0的背面10A,在其上端部形成向内部凹进一段的安装凹部30,从 该安装凹部30到机械室14的背面侧的下部位置配置蒸发装置40。以上说明了由泄水盘20接受除霜水的排水部分的结构。从泄水盘20的后缘开始, 泄水管32以其前端稍向下倾斜的姿态突出设置。另一方面,在上述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 的与泄水管32的后方对应的位置上,合成树脂制的排水筒体33贯通里壁30A而埋入设置, 排水管34从该排水筒体33的库外侧的端面的下部位置突出设置。排水管34较短且形成 上面开口的半筒形,采取与泄水管32相比前端稍微陡峭地向下的倾斜姿态,另外前端面形 成上端侧稍微凹进的陡峭斜面形状。 该排水筒体33的排水管34如图4所示,在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中的比中央高 度稍靠上方位置且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背面观察稍靠右侧的位置,朝向安装凹部30内(库外侧)突出。排 水管34如图1所示,以安装凹部30的纵深的1/3以上的尺寸突出,泄 水管32的前端部插入排水筒体33内,面对排水管34的根部分。蒸发装置40大体上如图1及图3所示,为下述结构在安装凹部30内的排水管34 的突出设置部分的下方位置设有积存除霜水并通过蒸发用加热器50强制地使除霜水蒸发 的蒸发箱41,并且在其上方安装朝向上方引导蒸气的通道70。在安装凹部30的背面开口 处,罩盖137以与机械室14的后面板14B大致一齐的状态覆盖。蒸发箱41也如图10所示,通过组装不锈钢板等金属板制的表里两张壁板42、43, 而形成在纵深方向上扁平且呈横长形状的上表面开口的箱形,更具体地说,具有比安装凹 部30的横宽稍小的横宽、大于该安装凹部30的纵深的一半的纵深、小于该安装凹部30的 整个高度的一半的高度(深度)。如图10所示,从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内缘具有该蒸发箱41的纵深的1/3程度 的突出长度而一体地突出形成接触板45。接触板45具体地说,形成向背面板43的下缘直 角弯曲的凸缘43A在从底板44水平地延伸的延伸部44A的上表面重叠的两张重叠的结构。在蒸发箱41的背面板43的上缘形成安装板47,该安装板47仅以与上述的接触 板45的突出长度大致相当的尺寸向内部凹进后以预定尺寸立起而形成。在后视观察比该 安装板47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稍靠右侧的位置,包嵌上述排水管34而避让的避让槽48在 上缘开口地切缺形成。该蒸发箱41配置在从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中央部稍微靠下方位置,将排水 管34嵌入避让槽48而避让并且安装板47与里壁30A抵接,通过螺钉49固定安装板47的 左右两端部而进行安装。另外蒸发箱41的底部侧由支承件120支承,该部分结构如后所述。在蒸发箱41内配置由护套加热器构成的投入式的蒸发用加热器50。护套加热器 基本上成为将线圈状卷绕的发热线插通金属管内并填充绝缘粉末的结构,该实施方式的蒸 发用加热器50如图3所示,成为下述形状细长的1根棒弯曲成倒门形地形成,从比蒸发箱 41的横宽稍短的长度的水平部51的两端开始,与蒸发箱41的深度相当的长度的垂直部52 以直角立起。但是该实施方式中,蒸发用加热器50中仅水平部51形成可发热部,对于两垂直部 52形成非发热部。因此形成垂直部52中除去发热线、或金属管与非热传导性的管置换的结 构。此外,在各垂直部5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导线53并被引出,该连接部分被树脂模制 而形成安装部54。另一方面,在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上,在后视观察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稍微靠左侧的位置上,具体如后所述,通道70连通而安装,并且通道70的安装位置的左右 两侧的区域分别通过盖体56A、56B封闭。并且上述的蒸发用加热器50中,各安装部54在 分别安装在左右的盖体56A、56B的状态下插入到蒸发箱41内。盖体56A、56B如图6所示,将金属板弯曲成角状而形成,与左右的安装区域的大小 对应,右侧的盖体56B比左侧的盖体56A长(2倍左右)地形成。各盖体56A、56B中,跟前的侧面板57与蒸发箱41的表面板42的上缘部重叠,并 且上表面板58堵塞上表面开口部41A。右侧的盖体56B中,向上表面板58的外侧的张出 部59通过螺钉固定于从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的右侧缘向右侧突出形成的支撑板60上,并且从上表面板58的内缘的内侧的端部立起形成的安装板61与蒸发箱41的安装 板47重叠,通过螺钉49 一起连结而固定。左侧的盖体56A中,上表面板58的外侧的张出 部59通过螺钉固定于从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的左侧缘向左侧突出形成的支撑板 60上。 并且,在蒸发用加热器50的右侧的安装部54安装于右侧的盖体56B的上表面板 58的与蒸发箱41的右侧面板63B的稍内侧对应的位置、且左侧的安装部54安装于左侧的 盖体56A的上表面板58的与左侧面板63A的稍内侧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蒸发用加热器50 插入蒸发箱41内。此时,如图10所示,蒸发用加热器50位于蒸发箱41内的纵深的中央部, 并且左右的垂直部52从蒸发箱41的左右的侧面板63A、63B向内侧以预定尺寸分离,而水 平部51以从蒸发箱41的底板44稍微浮起的状态配置。此外,在蒸发箱41的左右的侧面板63A、63B的上部位置上分别设置支承托架65, 蒸发用加热器50的两垂直部52的上端侧嵌入对应的支承托架65,由此实现防止蒸发用加 热器50的位置偏离。接着,说明通道70。通道70如图5所示,通过一起组装金属板制的表面板71和 背面板72,上下两面开口且形成纵深为扁平、稍微横长的角筒状。更具体地说,在背面板72 的上缘形成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安装板73,并且在左右两侧缘的大致中央高度位置上,安装 板74A、74B分别伸出形成。此外,在该背面板72的从背面观察的右下角部上,形成避让上 述的排水管34的避让凹部75。在表面板71上,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左右的侧面板77A、77B —体形成,作为整体,形 成为比背面板72高出预定尺寸。表面板71中,使其上缘从背面板72的上缘稍微突出,而 对于下缘,以从背面板72的下缘相比上侧较大地突出的形态,与背面板72的表面侧相对而 组装。另外,在左右的侧面板77A、77B的内侧的下部位置,形成直至达到背面板72的下缘 位置的切缺部78。此外,在右侧面板77B的内缘的从中央到下端的高度区域上,安装板79 向右侧直角弯曲地形成。表面板71相对于背面板72,使右侧的安装板79与背面板72的右侧的安装板74B 重叠,另外,使左侧面板77A的内缘与背面板72的左侧的安装板74A的根部分接触,保持上 述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并相对而组装。这样组装的通道70作为整体,形成纵深和高度与 蒸发箱41大致相同,仅横宽比蒸发箱41窄的形状。安装通道70时,如图6所示,在表面板71的下缘部的大致整个宽度上,下部侧向 跟前突出的台阶状的安装板81的上部侧被螺钉固定。并且,如上述那样组装而成的通道70 中,排水管34嵌入背面板72的避让凹部75而退让,并且在安装板81的下部和表面板71的 下部之间,夹持蒸发通道70的表面板42的上缘,并且通道70的下端部插入蒸发箱41的上 表面开口部41A的预定区域。安装板81的台阶部82与表面板42的上缘抵接,而左右的侧 面板77A、77B的切缺部78的上缘与内侧的安装板47的下端的向内侧的凹进面47A(图3) 抵接,由此使插入停止,此时如图4所示,从背面观察左侧的安装板74A与安装凹部30的里 壁30A抵接而通过螺钉83固定,而在右侧重叠的安装板74B、79中,跟前的安装板79的下 端部与蒸发箱41的安装板47抵接,重叠的部分与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抵接,同样地通 过螺钉83限制从而进行固定。此外,通道70的上表面直至机械室14内的背面侧的下部空 间为止突出,一直到达载置冷冻装置15的基台18的上表面位置。
这样,在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的预定位置连接设置有通道70时,排水管 34如图4所示,成为从背面观察向通道70内的右下角部的位置突出的状态。因此,寻求用 于限制从蒸发箱41上升的蒸气流入排水管34侧的对策。首先,在覆盖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的右侧区域的右侧的盖体56B上一体 形成有支承板85。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从上表面板58的内侧的端缘的整个宽度向下形 成短尺寸的垂下板86,上述支承板85从该垂下板86的下缘的整个宽度向左方伸出地弯曲 形成。该支承板85以成为前端稍微向下(倾斜角为约10度)的姿态形成。右侧的盖体56B安装于预定位置后,垂下板86以与通道70的右侧面板77B的插 入到蒸发箱41内的下端部的外侧重叠的方式配置后,支承板85从该右侧面板77B的下缘 位置取前端向下的姿态遮住排水管34的下方并向左侧伸出而配置。 此外,在通道70内的排水管34的突出位置的从背面观察的左侧,安装有分隔板 90。该分隔板90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与通道70的表面板71和背面板72之间的间隔 相当的宽度、和通道70的背面板72的高度尺寸与表面板71的高度尺寸之间的长度。该分 隔板90的内缘上,在其上部侧的与背面板72的高度相等的区域,形成从背面观察向左侧直 角弯曲的安装板91A。另一方面,在分隔板90的跟前侧的端缘,在其整个高度上形成向右侧 直角弯曲的安装板91B。在该右侧的安装板91B的上下两端部形成有螺钉孔92。此外,在 分隔板90的内侧的下部位置形成与左右的侧面板77A、77B同样的切缺部93。将分隔板90在通道70内组装时,首先分隔板90在通道70的背面板72的排水管 34的避让凹部75的左侧的位置沿纵向配置,内侧的安装板91A在背面板72的整个高度上 抵接并通过焊接等而固定。接着,与背面板72相对而组装表面板71时,跟前侧的安装板 91B在从表面板71的背面的下缘到上缘的稍下部位置抵接后,螺钉95穿过在表面板71形 成的上下的插通孔94,螺入跟前侧的安装板91B的螺钉孔92,由此包含分隔板90而组装通 道70。另外,通道70安装到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时,分隔板90的切缺部93与蒸 发箱41的内侧的安装板47的下端的向内侧的凹进面47A抵接。此外,向上述的盖体56B伸出形成的支承板85的长度设定成比在通道70内组装 的分隔板90与该通道70的右侧面板77B之间的间隔大出预定尺寸。换句话说,通道70安装到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的预定位置时,如图4所 示,分隔板90在排水管34的突出位置的从背面观察左侧的位置上,在通道70的背面板72 的整个高度、换言之背面板72和表面板71相对的部分的整个高度上配置,将通道70内左 右分隔开。同时,该分隔板90的下端的预定部分进入蒸发箱41的上表面开口部41A内,此 处,如图7所示,在右侧的盖体56B上形成的支承板85采取前端向下的姿态,成为超过分隔 板90的位置并进而仅以预定尺寸a向左侧伸出的状态,上述分隔板90的下端在与支承板 85的伸出端侧的上表面之间空出预定的间隙b地接近。通过上述的通道70的表面板71、右侧面板77B、分隔板90及支承板85构成围绕 部96,此外,通过分隔板90的下端与支承板85的伸出端侧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流出口 97。在通道70的上表面开口安装有排气箱100。排气箱100形成为紧密地嵌入通道 70的上表面开口内的大小的下表面开口的箱形,在其上表面与表里两面上,分别在长度方向上空出间隔而形成多根缝隙101。此外,在排气箱100的背面板72的下缘形成有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安装板102。排气箱100中,其下端部与通道70的上表面开口嵌合,在安装板102与通道70的 安装板73抵接处停止压入,通过螺钉(未图示)将安装板102与安装板73固定,另外通过 螺钉103限制前表面的下部,由此使排气箱100以覆盖通道70的上表面开口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的蒸发箱41内安装的蒸发用加热器50,例如从商用电源通电而发热,在所 述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路径上设有作为加热控制部件的恒温器105、及作为保护部件的 温度熔断器110。恒温器105为防止空烧用,根据安装位置的检测温度而开闭,以控制该通 电路径的接通断开的方式起作用。温度熔断器110作为恒温器105发生故障时的补偿,以 在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熔断而切断该通电路径的方式起作用。但是温度熔断器110设 定成只要恒温器105正常工作就不切断。接着,通过图8至图10说明恒温器105与温度熔断器110的配置结构。恒温器105在可直接检测蒸发箱41的温度的位置安装,具体地说,在蒸发箱41的 底板44的外表面的横宽方向的中央位置通过托架106直接接触而安装。在装备有此种投入式的蒸发用加热器50的蒸发箱41中,蒸发用加热器50在浸渍 于存积水中的状态下发挥蒸发作用的期间,蒸发箱41的温度不超过100°C,另一方面,蒸发 进展而蒸发用加热器50从浸渍状态释放时,蒸发箱41的尤其是包括底板44的底部急速地 温度上升,恒温器105检测到超过100°C的预定温度时切断,看作存积水的剩余量变得较少 而以停止向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的方式起作用。对于该恒温器105切断的预定温度, 106°C 114°C为适当,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110°C”。另外,恒温器105的检测温度下降到预定温度时接通恒温器105,成为可向蒸发用 加热器50通电的状态。另一方面,温度熔断器110从防止因暴露于高温而老化,且能够避免在不适当时 被切断的误动作的理由出发,安装在蒸发箱41的底部的热以衰减预定量的状态传播的位置。具体地说,作为安装温度熔断器110的部件,准备传热板111。该传热板111以热 传导率适度优良的金属板为原材料,例如热传导率κ为0.261[100°C,X IO2W/(m· K)]的 不锈钢(SUS430)是适宜的。传热板111中,正面大致形成为正方形,上端部作为受热面112,下端部作为温度 熔断器Iio的安装面113。此外,在受热面112和安装面113之间的区域上,形成为横长的 缝隙状的图示5个开口部114在3段上锯齿状配置,更具体地说,在上段和下段横向排列两 个开口部114,在中段上1个开口部114位于中央部而形成。这些开口部114主要起到抑制 从受热面112向安装面113的热传递效率的作用。在中段的开口部114的左右两侧形成有 螺钉114A的插通孔(未图示)。在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安装有温度熔断器110。因此,具备熔断器支架117。 该熔断器支架117为不锈钢板等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制,具有比安装面113稍短的横宽,上部 侧作为平面状的安装部118,并且下部侧作为形成截面山形的按压部119。在安装部118的 中央部和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螺钉125的插通孔118A、113A。温度熔断器110放入熔断器支架117的按压部119的里侧、安装部118固定于安装面113时,温度熔断器110通过按压部119而弹性地向安装面113按压,紧贴而安装。传热板111如图4所示,安装于冷藏库主体10的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下端 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更详细的安装位置如图10所示,为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面对在 蒸发箱41内装备的蒸发用加热器50的水平部51 (可发热部)的里侧的高度位置。传热板111经由绝热薄板115与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预定的铺设面116抵 接。该绝热薄板115例如为硅海绵制,在传热板111的背面整个面上拉伸。传热板111以在 背面配置绝热薄板115的状态与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铺设面116抵接,螺钉114A穿 过在开口部114的形成区域设置的左右的插通孔,在贯通绝热薄板115而在铺设面116的 对应位置形成的螺钉孔中螺入螺钉,从而固定。此外,在将温度熔断器110放入熔断器支架117的按压部119内的状态下,该熔断 器支架117的安装部118与安装面113抵接,螺钉125穿过该安装部118和安装面113的 插通孔118A、113A,螺入贯通绝热薄板115而在铺设面116的对应位置形成的螺钉孔中,从 而相对于传热板111而将熔断器支 架117固定,如上所述,温度熔断器110保持为紧贴安装 面113的状态。另外,绝热薄板115主要起到在该冷藏库的设置位置的周围温度较低等冷藏库主 体10被冷却时抑制其冷热传导至传热板111的作用。这样传热板111与温度熔断器110 —起安装于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铺设面 116后,蒸发箱41安装于该里壁30A,蒸发箱41中,在上端设置的安装板47通过螺钉49限 制而固定,另一方面,底部侧由支承件120支承。支承件120同样为不锈钢板等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制,细长的板材弯曲成曲轴状, 安装部122从大致水平的基部121的内缘向下形成,且为按压部123从跟前侧的端缘立起 形成的形状,在左右设置两个。支承件120的安装部122上分别形成螺钉124的插通孔,并 且基部121的长度设定为比在蒸发箱41的包括接触板45的底板44的长度(纵深)上加 上传热板111和绝热薄板115的厚度的尺寸稍小的尺寸。蒸发箱41中,接触板45的前端在与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对应的预定的高度 位置配置后,如上所述,首先上部的安装板47通过螺钉49固定。然后,如图8所示,各支承 件120在隔着传热板111的安装位置的左右两侧配置,在按压部123与蒸发箱41的表面板 42的下缘部抵接的状态下,各安装部122与里壁30A抵接,螺钉124穿过安装部122的插 通孔而螺入在里壁30A的对应位置形成的螺钉孔中,由此固定。此时如图10所示,两支承 件120的按压部123弹性地按压蒸发箱41的表面侧的下侧角部,将接触板45的前端向传 热板111的安装面113按压。如以上所述安装传热板111及蒸发箱41的情况下,蒸发箱41的背面的底部相对 于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空出预定间隔而对应,而接触板45的前端成为与该受热面112 线接触的状态。因此,蒸发用加热器50被通电而进行发热时,蒸发箱41被加热,但蒸发箱 41的底部的热通过辐射而向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移动,另外线接触接触板45,从而该 蒸发箱41的底部的热虽然为少量但通过传导向该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移动。即蒸发箱41的底部的热通过辐射热和少量的传导热而大致间接地移动,实质上 蒸发箱41的热量衰减而向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传递。此外,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的热通过传导而向安装有温度熔断器110的安装面113移动,但由于在两面112、113之间形成开口部114而抑制热传递效率,因此进一步衰 减而对安装面113加热。本实施方式中,恒温器105在“110°C”切断,即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底面的温 度变为“iio°c”时切断。此处温度熔断器no作为恒温器105故障时的补偿而设置,存在 恒温器105切断以前不动作(切断)的条件,例如温度熔断器110与恒温器105并排安装 在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底面时,温度熔断器110切断的温度相当于比恒温器105切断 的温度高出例如20K左右的“130°C”左右。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即使在温度熔断器110处于尽可能低温的情况也适宜地动作,对其安装部位进行了研究,如上所述,将蒸发箱41的底部的热量衰减而移动的传热板 111的安装面113作为安装部位。此处,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底面的温度为在该位置温 度熔断器110切断的适当的“130°C”的情况中、实测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的温度时,为 “94°C” 左右。其结果是,安装于该安装面113的温度熔断器110适用动作温度(切断温度)为 “94°C”的情况。换言之,意味着在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上安装的温度熔断器110被切 断时,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底面的温度上升直到“ 130°C,,左右。此外,所说的温度熔断器110的切断温度为“94°C”,是能够预先防止假使暖风瞬 间吹向温度熔断器110的安装位置附近时等也不必要地切断的情况。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上,配置沿其下缘部的从背面观察左一半和左侧缘部形成 L形的电线导向件130,通过上述的恒温器105和温度熔断器110的导线,朝向机械室14被 引导。此外,在构成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外装板132的背面上铺设绝热薄板133,蒸 发箱41、传热板111的热难以传递到库内。另外,在蒸发箱41的背面和安装凹部30的里壁 30A之间空出间隙而形成空气绝热层135,实现进一步的绝热效果。此外,部分如上所述,在安装凹部30的背面开口上,罩盖137与机械室14的后面 板14B大致一齐地覆盖,如图3所示,在该罩盖137的上缘形成堵塞安装凹部30的上表面 开口部的通道70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板138(仅图示从背面观察的右侧),并且在该罩盖 137的上部位置形成用于放出内部的热气的多个排气口 139。进而,如图10所示,在罩盖137的背面的下端部的与恒温器105的配置位置的表 面侧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厚壁的绝热薄板140,该绝热薄板140起到尽管该冷藏库的设置 位置的周围温度变动也使恒温器105的安装位置的温度稳定化的作用。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在冷藏库的工作中进行除霜运转时,来自冷却器25等的除霜水被泄水盘20接受 后,从内缘的泄水管32向排水筒体33的排水管34流出,从其前端流下。如图4所示,在排 水管34的紧下位置,支承板85以前端向下的姿态配置后,从排水管34流下的除霜水如该 图的箭头w所示,被支承板85接受后,从其前端滴下而积存在蒸发箱41的底部。与此同时向蒸发用加热器50通电,对积存于蒸发箱41内的存积水(除霜水)加 热,从而使存积水强制地蒸发并且蒸气上升,该蒸气在与蒸发箱41的上表面侧连通设置的 通道70内上升。此处,由于排水管34向通道70内突出,所以担心在通道70内上升的蒸气从排水管34流入冷却器室21侧。但是,在排水管34的下方,配置有从在背面观察右侧的盖体56B 以前端向下的姿态向左方伸出形成的支承板85,并且在通道70内的排水管34的突出位置 的左侧配置有分隔板90,其下端形成相对于支承板85的伸出端以预定尺寸进入基端侧的 位置的上表面隔开微小的间隙b而接近的状态。因此,从蒸发箱41向排水管34上升的蒸气如图4的箭头ν所示,由支承板85遮 住后被赶向分隔板90的左方。尤其如上所述,支承板85的伸出端相比分隔板90的下端向 左侧突出预定尺寸a,在其上方作为流出口 97设置的间隙b的高度也为小尺寸,所以从该间 隙绕入的量也被抑制在最小限度。其结果是,与从蒸发箱41内的左侧的区域上升的蒸气一起,在相比通道70内的分 隔板90靠左侧的区域上升,并通过排气箱100的缝隙101而扩散并且向上方喷出。由此, 可靠地防止了蒸气从排水管34倒流。除霜运转结束时再次开始冷却运转,但此时冷凝器风扇17A运转,冷却用的外部 气体被从前表面侧吸入,冷凝器17进而将压缩机16冷却,供于冷却后的废热从机械室14 的排气口 28主要向背面侧排出。因此,从通道70的排气箱100向上方喷出的蒸气通过接 受废热而进一步以低浓度扩散,即使在厨房等房间的壁面位于附近时,也避免了在该壁面 集中大量的蒸气并接触而引起结露。蒸发进展时,存积水的水位逐渐下降,恒温器105的水平部51被从向存积水浸渍 的状态释放,与之相伴蒸发箱41的尤其是底部侧的温度急剧上升。在底板44的外底面安 装的恒温器105检测到预定温度(110°C )后该恒温器105切断,看作存积水的剩余量变为 少量,停止向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即停止发热。由此,防止了所谓的空烧。通过停止蒸发用加热器50的发热,蒸发箱41的温度降低,恒温器105检测到比 "IlO0C"低20K左右的预定温度后,恒温器105接通而形成可向蒸发用加热器50通电的状 态。另外,会有恒温器105因故障而不正常动作(不切断)的情况。该情况下,通过继 续向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而使蒸发箱41温度进一步上升,但例如底板44的外底面的温 度一直上升至高于“ 110°C,,的“ 130°C ”左右时,蒸发箱41的底部的热量衰减而传递的传热 板111的安装面113的温度一直上升至“94°C”左右,在该安装面113安装的温度熔断器 110检测到该“94°C”,由此将温度熔断器110切断,向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被强制地断 开而使发热停止。由此,防止蒸发箱41的温度过度上升。此外,温度熔断器110的切断温度为“94°C”,且为与室温相比相当高的温度,因此 即使假设暖风瞬间吹向温度熔断器110的安装位置附近,也不会不必要地切断。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的各种效果。将防止空烧用的恒温器105安装在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表面后,与现有的相 对于浸渍于存积水中的加热器直接安装恒温器105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蒸发用加热器50 因腐蚀等老化。另一方面,对于安装作 为恒温器105发生故障时的补偿而使用的温度熔断器110 的部分的结构,蒸发箱41的热不直接传导,将通过辐射热和少量的传导热大致间接地热移 动的传热板111设在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的与蒸发箱41的底部的里侧对应的位置,在 该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上安装温度熔断器110。
若为该结构,则实质上蒸发箱41的热量衰减而向传热板111传递,因此即使在因 恒温器105发生故障等而向蒸发用加热器50的通电继续,蒸发箱41上升至应切断温度熔 断器110的温度(例如“130°C”左右)时,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也停留在上升到比该 温度低的温度(例如“94°C”左右)。因此,通过安装以该温度为动作温度(切断温度)的 温度熔断器110,能够在适当时使温度熔断器110起作用。S卩,传热板111的温度停留于比蒸发箱41的温度低的温度,因此避免温度熔断器 110暴露于高热,因此防止其老化。相反,由于不是仅将温度熔断器110的动作温度设定得 低,而是设定为与室温相比相当高的“94°C”,因此即使暖风瞬间吹向温度熔断器110的安 装位置附近,也不会不必要地切断。结果,能够防止温度熔断器110的老化,并且也能够防止周围温度引起的误动作, 能够使温度熔断器110长期适宜地动作。对于传热板111的安装位置,上端部的受热面112面对蒸发箱41内的蒸发用加热 器50的水平部51 (发热部)的里侧而配置,因此能够使传热板111效率比较高地升温。另一方面,传热板111的下端部的安装面113相比蒸发箱41的底板44向下方突 出时,该安装面113容易受到周围温度的影响,例如周围温度较高时,安装面113有可能提 前升温而导致温度熔断器110错误地动作。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在传热板111的中途形成 开口部114,由此抑制从受热面112向安装面113的热传递效率,因此防止了传热板111的 安装面113提前升温至需要温度以上。其结果是,防止了温度熔断器110在不适当的时机 动作。另外,在周围温度较低时,冷藏库主体10变为低温,因其影响传热板111的升温迟 缓,结果担心温度熔断器110的动作(切断)迟缓。对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传热板111 的里侧拉伸绝热薄板115来抑制冷藏库主体10的低温影响波及到传热板111,传热板111 适宜地升温,由此能够使温度熔断器110在适当时机动作。此外,由于在恒温器105的安装位置的表面侧配置绝热件140,因此与周围温度的 变动无关地使恒温器105的安装位置的温度稳定化,能够使恒温器105在适当的时机动作。〈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通过上述记载及

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 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1)恒温器不限于蒸发箱的底板的外表面,能够安装在表面板的底部等蒸发箱的 底部的外表面的任意位置。(2)恒温器也可以起到与其接通切断对应而使向蒸发用加热器的通电和停止交替 重复进行的作用。(3)作为加热控制部件不限于恒温器,例如也可以是实际计测温度值的部件,该情 况下,在计测值达到预定温度时以使蒸发用加热器为切断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可。(4)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安装温度熔断器的传热板设在冷藏库主体的背面 (安装凹部的里壁)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挂在蒸发箱而吊下的方式等,即只 要从蒸发箱大致间接地传递热,则也能够以其他方式设置。(5)根据传热板的原材料的热传导率,不一定需要设置开口部。
(6)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恒温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动作温度(切断温度)只是一例,可以任意选定。

(7)蒸发装置不仅限于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冷藏库的背面,也可以设在左 右的侧面。(8)蒸发的排水也可适用于包含除霜水的所有库内排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在储藏库主体的侧面设置有积存除霜水等排水的 蒸发箱,通过向在该蒸发箱内的底部装备的加热器通电而对存积的排水加热以使该排水蒸 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发箱的外表面安装有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向所述加热器的通电路径的接通 切断的加热控制部件,并且在所述蒸发箱的附近配置能够进行从该蒸发箱的热移动的传热板,在该传热板安 装根据检测温度而切断所述通电路径的保护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部件安装在所述蒸发箱的底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传热板安装在所述储 藏库主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蒸发箱向所述传热板的热移动方式为辐射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箱的底部的端缘与所述传热板线接触,作为从所述蒸发箱向所述传热板的热 移动方式还包括传导热。
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的上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蒸发箱内的所述加热器的背面对应的位置,在该传 热板的下端部安装有所述保护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热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多个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2 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热板的背面安装绝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储藏库的排水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藏库主体的侧面安装有覆盖所述蒸发箱的表面侧的罩盖,在该罩盖的背面的 与所述加热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的表面侧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绝热件。
全文摘要
恒温器(105)与蒸发箱(41)的底板(44)的外表面直接接触而安装。在冷藏库主体(10)的安装凹部(30)的里壁(30A)上经由绝热薄板(115)而铺设传热板(111)。传热板(111)的受热面(112)位于面对蒸发用加热器(50)的水平部(51)的里侧的高度位置,另外从蒸发箱(41)的底板(44)伸出的接触板(45)与受热面(112)线接触。温度熔断器(110)通过熔断器支架(117)与传热板(111)的下端部的安装面(113)紧贴而被保持。对于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蒸发箱(41)的热量衰减而传递,即使在蒸发箱(41)上升至应切断温度熔断器(110)的温度的情况下,传热板(111)的安装面(113)也停留于上升至比该温度低的温度的情况。
文档编号F25D21/14GK102084198SQ20098012635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9日
发明者加藤贵芳, 平木大辅, 杉山悦男, 西尾正行 申请人:星崎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