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25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适用富营养化的海洋、湖泊、水库、河流以及水质变劣的喷泉、鱼塘、游泳池等开放性水体水质的改善。
技术背景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污染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环境污染就必须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目前世界水域绝大部分受富营养化的困扰,水体的污染更加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生物膜被定义为一种活跃地生长发育着的单一或混合的微生物群体,如固着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藻类,其不可逆地附着到一种活性的或非活性的固体表面。腐殖酸物质和生物膜,强烈地改变矿物颗粒的吸附行为,这种表面吸附作用在废水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机污染物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但是在分解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光合过程放出氧气,从而改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通过生物有机外壳结构上的微生物吸收、吸附来削减其污染物质浓度,或者通过改变微环境来改变污染物质的化学形态,从而减小污染物质的生物可利用性,遏制藻类的生长。
申请号98240240.6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填料,它由数个圆形环片架装而成,环片之间用与环片材料相同的隔片连接,形成一个多扇形孔的网状的圆柱形,其中,内环片为圆锥形,且相邻环片的锥度方向相反,隔片的数量从填料中部向外逐圈增多,使扇形孔的数量也逐圈增多,以保证理想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本新型不需安装,长期不用更换,空隙率达98%,不易堵塞,经其处理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可广泛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占地空间大、污水要明显流动才能进行处理,无法对开放性水体的污水进行就地原位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该装置由连接绳、净化叶片、上浮板、坠子下沉板和外框架辐条组成,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上浮板的中心,另一端与坠子连接,上浮板、净化叶片、坠子和下沉板顺序均匀串联在连接绳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受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质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遏止藻类“水华”的爆发,促进水域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制作、布设和维修简单,是一种清洁的环保型水体净化反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由净化系统和外框架组成;净化系统由连接绳、净化叶片、上浮板和坠子组成;该装置放入水体中使用,连接绳的长度小于水体深度200~300毫米,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上浮板的中心,另一端与坠子连接,上浮板采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制成,净化叶片采用泡沫板材,厚度为3~30毫米,均匀串联在连接绳上,两个净化叶片之间的距离为30~200毫米;外框架由下沉板和外框架辐条组成;下沉板采用硬性板材,中间开孔,下沉板的中心固定在离上浮板最远的净化叶片和坠子之间的连接绳上,外框架辐条为硬性材料制成的棒,在上浮板和下沉板的周边每隔50~200毫米固定一根外框架辐条,坠子由比重大于2的材料制成,其重量可克服净化叶片、上浮板和下沉板在水中的浮力而沉到水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改善受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质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使富营养化的水体在7~15天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在较短时间使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2、对于已经或者即将出现藻类“水华”的水体,本实用新型可以遏止藻类“水华”的爆发;3、本实用新型在改善水质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水域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4、可以直接放置在受污染的水体中原位改善水质,不需要任何动力和能源,是一种清洁的环保型净化反应器装置;5、本实用新型外框架上可以设计一些灯具或霓虹灯,可以美化环境,而不影响装置对污水的处理效果;6、本实用新型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布设和维修简单,可以广泛使用在受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中,对开放性水体如湖泊、水库、河流、鱼塘、喷泉和游泳池等水质的改善具有同样的效果。


图1是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连接绳、2为净化叶片、3为上浮板、4为下沉板、5为坠子、6为外框架辐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由净化系统和外框架组成。净化系统由连接绳1、净化叶片2、上浮板3和坠子5组成,该装置放入水体中使用,连接绳的长度小于水体深度200~300毫米,连接绳1的一端固定在上浮板3的中心,另一端与坠子5连接,上浮板3采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制成,净化叶片2采用泡沫板材,厚度为3~30毫米,均匀串联在连接绳1上,两个净化叶片2之间的距离为30~200毫米;外框架由下沉板4和外框架辐条6组成,下沉板4采用硬性板材,中间可以开有一些孔,其中心固定在离上浮板3最远的净化叶片2和坠子5之间的连接绳1上,外框架辐条6为硬性材料制成的棒,在上浮板3和下沉板4的周边每隔50~200毫米固定一根外框架辐条6,坠子5由比重大于2的材料制成,其重量可克服净化叶片2、上浮板3和下沉板4在水中的浮力而沉到水底。
净化系统是为了生长生物膜,外框架是为了防止多个装置间的相互缠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本装置放入水中,坠子5沉入水底,上浮板3、净化叶片2和下沉板4因浮力的作用均匀地分布在水体中,由于连接绳1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上浮板没入水面。
将本放置放入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会逐渐自然地生长出生物膜,覆盖在各种部件的外表面,尤其是净化叶片的外表面,生物膜活跃地生长发育着固着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藻类等单一或混合的微生物群体,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改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通过生物膜的微生物吸收、吸附削减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污染物质的生物可利用性,遏制藻类的生长,使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的标准。本装置放入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一般7天后可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本装置使用2~3年后,可从水体中取出,洗掉所有部件的附着物,更换连接绳,便可以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该装置放入水体中使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连接绳(1)、净化叶片(2)、上浮板(3)、坠子(5)、下沉板(4)和外框架辐条(6)组成;连接绳(1)的长度小于水体深度200~300毫米,连接绳(1)的一端固定在上浮板(3)的中心,另一端与坠子(5)连接,净化叶片(2)采用泡沫板材,厚度为3~30毫米,均匀串联在连接绳上(1),两个净化叶片(2)之间的距离为30~200毫米;下沉板(4)的中心固定在离上浮板(3)最远的净化叶片(2)和坠子(5)之间的连接绳(1)上,外框架辐条(6)为硬性材料制成的棒,在上浮板(3)和下沉板(4)的周边每隔50~200毫米固定一根外框架辐条(6),坠子(5)由比重大于2的材料制成,其重量可克服净化叶片(2)、上浮板(3)和下沉板(4)在水中的浮力而沉到水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原位净化装置,涉及污水净化。该装置由连接绳1、净化叶片2、上浮板3、坠子5、下沉板4和外框架辐条6组成,连接绳1的一端固定在上浮板3的中心,另一端与坠子5连接,上浮板3、净化叶片2、下沉板4和坠子5顺序均匀串联在连接绳上,外框架辐条6围在上浮板3和下沉板4的四周。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受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质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遏止藻类“水华”的爆发,促进水域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制作、布设和维修简单,是一种清洁的环保型水体净化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富营养化的海洋、湖泊、水库、河流以及喷泉、鱼塘、游泳池等开放性水体水质的改善。
文档编号C02F3/10GK2647849SQ20032011565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刘剑彤, 吴永红, 丘昌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