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35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纽扣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纽扣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清洗。传统的纽扣清洗装置的水流是直接冲击到纽扣上,清洗效果较差,还有可能对纽扣造成损坏;而且在浪费了很多的水资源之后并没有全面的将纽扣进行清洗。传统的纽扣清洗装置内的纽扣架是固定不动,放置在纽扣架上的纽扣也固定不动,不肯全面的进行清洗,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清洗设备,该设备喷水部件可以在纽扣架的周围对纽扣进行全面的喷水,且纽扣架应该旋转起来以使得清洗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清洗装置,解决传统的纽扣清洗装置喷水效果较差,其内部的纽扣架不会转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雾清洗装置,包括操作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上端的水泵、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上部且连接到所述水泵的喷水部件和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下部的主纽扣架;

所述喷水部件包括第一输送管、旋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上的第一旋接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件的径向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的下侧的第二输送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下端的固定盘、穿设于所述固定盘内的第三输送管、设置于所述固定盘的下侧的第一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下侧的第一喷头、旋设于所述第三输送管的端部的第二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第四输送管、设置于所述第四输送管的下端的第三旋 接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旋接件的下侧的第二喷头;

所述固定盘为圆盘状;于所述固定盘内穿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输送管相适应;所述第一旋接件为球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件的径向于其内设置有主输送孔,所述主输送孔和所述第一输送管相适应;

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四输送管相适应;所述第三旋接件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喷头的外壁为球面;于所述第二喷头的侧壁内设置有主旋接槽,所述主旋接槽和所述第三旋接件相适应;

所述第一安装架为圆盘状;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下部设置有卡接固定槽,所述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第一喷头相适应;所述第一喷头为圆台状。

其中,所述主纽扣架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下端的边缘处的卡接脚、旋设于所述基座的上侧的内旋转件、沿着所述内旋转件的径向旋设于所述内旋转件的上侧的内集成杆、旋设于所述内集成杆的上部的第一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上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端部的卡接块和设置于所述卡接块上的外框架。

其中,所述基座为圆柱状;于所述基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槽,所述第一旋转槽和所述内旋转件相适应;所述内旋转件为球状;沿着所述内旋转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主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孔和所述内集成杆相适应;

所述第一锁定件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主旋转孔,所述主旋转孔和所述内集成杆相适应;沿着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横梁相适应;所述卡接块为圆盘状;于所述外框架的侧壁内设置有主固定槽,所述主固定槽 和所述卡接块相适应;

于所述内旋转件的下侧设置有卡接定位槽,所述卡接定位槽和所述卡接脚相适应;所述卡接脚的纵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清洗装置,包括操作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上端的水泵、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上部且连接到所述水泵的喷水部件和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下部的主纽扣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为圆盘状;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下部设置有卡接固定槽,所述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第一喷头相适应;所述第一喷头为圆台状。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清洗装置操作方便,调节方便,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清洗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纽扣架的主视图。

1-操作箱;2-水泵;3-喷水部件;31-第一喷头;32-第一安装架;33-第一输送管;34-第一旋接件;35-第二输送管;36-固定盘;37-第三输送管;38-第二旋接件;39-第四输送管;310-第三旋接件;311-第二喷头;4-主纽扣架;41-横梁;42-第一锁定件;43-卡接块;44-外框架;45-内旋转件;46-卡接脚;47-基座;48-内集成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清洗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清洗装置,包括操作箱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箱 1的上端的水泵2、设置于所述操作箱1的上部且连接到所述水泵2的喷水部件3和设置于所述操作箱1的下部的主纽扣架4;

所述喷水部件3包括第一输送管33、旋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33上的第一旋接件34、沿着所述第一旋接件34的径向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34的下侧的第二输送管35、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管35的下端的固定盘36、穿设于所述固定盘35内的第三输送管37、设置于所述固定盘36的下侧的第一安装架3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2的下侧的第一喷头31、旋设于所述第三输送管37的端部的第二旋接件38、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38上的第四输送管39、设置于所述第四输送管39的下端的第三旋接件3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旋接件310的下侧的第二喷头311;

所述固定盘36为圆盘状;于所述固定盘36内穿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输送管35相适应;所述第一旋接件34为球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件34的径向于其内设置有主输送孔,所述主输送孔和所述第一输送管33相适应;

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8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四输送管39相适应;所述第三旋接件310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喷头311的外壁为球面;于所述第二喷头311的侧壁内设置有主旋接槽,所述主旋接槽和所述第三旋接件310相适应;

所述第一安装架32为圆盘状;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2的下部设置有卡接固定槽,所述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第一喷头31相适应;所述第一喷头31为圆台状。

所述主纽扣架4包括基座47、设置于所述基座47的下端的边缘处的卡接脚46、旋设于所述基座47的上侧的内旋转件45、沿着所述内旋转件45的径向旋设于所述内旋转件45的上侧的内集成杆48、旋设于所述内集成杆 48的上部的第一锁定件42、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42上的横梁41、设置于所述横梁41的端部的卡接块43和设置于所述卡接块43上的外框架44。

所述基座47为圆柱状;于所述基座47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槽,所述第一旋转槽和所述内旋转件45相适应;所述内旋转件45为球状;沿着所述内旋转件45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主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孔和所述内集成杆48相适应;

所述第一锁定件42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锁定件42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主旋转孔,所述主旋转孔和所述内集成杆48相适应;沿着所述第一锁定件42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横梁41相适应;所述卡接块43为圆盘状;于所述外框架44的侧壁内设置有主固定槽,所述主固定槽和所述卡接块43相适应;

于所述内旋转件45的下侧设置有卡接定位槽,所述卡接定位槽和所述卡接脚46相适应;所述卡接脚46的纵截面为梯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