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瓦超声波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37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磁瓦超声波清洗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瓦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瓦超声波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磁瓦在磨加工后磁瓦清洗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量大,清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磁瓦清洗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瓦超声波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瓦超声波清洗机,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清洗槽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链轮、从动轮、输送导向轮和压紧轮,所述清洗槽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压紧轮,所述清洗槽上方远离所述压紧轮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输送导向轮,所述清洗槽下方设有所述链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输送带依次经过所述链轮、从动轮、输送导向轮、压紧轮和输送导向轮首尾连接,所述输送带为网状镂空结构,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与所述输送带一体连接的链条,所述链轮与所述链条配合,设于所述压紧轮之间的所述输送带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超声波发生器。

输送带依次经过所述链轮、从动轮、输送导向轮、压紧轮和输送导向轮首尾连接,利用压紧轮将部分输送带压入清洗槽内,作为磁瓦的清洗段;利用清洗槽上方的输送导向轮撑起部分输送带作为磁瓦的清洗前的输入段和磁瓦清洗后的输出段;驱动链轮配合从动轮驱动输送带转动;将加工后的脏磁瓦放置于输送带的输入段,输送带转动将磁瓦带入充满水的清洗槽内,超声波发生器开始工作,磁瓦上的污垢脱离磁瓦,留在清洗槽内,输送带继续转动,将磁瓦带出清洗槽送至输出段,最后将清洗完的磁瓦从输送带上取下。

输送带两侧设有与输送带一体连接的链条,链轮上设有链轮,利用链轮与链条配合驱动输送带转动,可以有效防止输送带打滑,保证输送带运行平稳,保证磁瓦在清洗槽内清洗干净;磁瓦经超声波发生器清洗后污垢脱落,将输送带设为网状镂空结构,可以使脱落的污垢留在清洗槽内,且将输送带设为网状镂空结构,可以增加输送带与磁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磁瓦进出清洗槽时从输送带上滑落。

进一步,为了清洗效率高效且清洗干净,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有两排,每排设有四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两排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分别设于所述输送带上下两侧,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输送带平行。

进一步,为防止磁瓦在输送带上进出清洗槽时由于坡度过大而滑落掉进清洗槽内,所述输送带进出清洗槽的部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瓦超声波清洗机,将磁瓦经输送带的转动进入充满水的清洗槽内,超声波发生器工作,清理磁瓦上的污垢,将磁瓦清洗干净,完善了磁瓦在加工后直接清洗的完全自动化,简化了磁瓦加工过程人工操作,节约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二维示意图;

图3是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声波发生器,2、清洗槽,3、输送带,4、链轮,5、从动轮,6、输送导向轮,7、压紧轮,8、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瓦超声波清洗机,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清洗槽2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送带3以及轴线相互平行的链轮4、从动轮5、输送导向轮6和压紧轮7,所述清洗槽2内设有两个所述压紧轮7,所述压紧轮7与所述清洗槽2转动连接,所述清洗槽2上方远离所述压紧轮7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输送导向轮6,所述清洗槽2下方设有所述链轮4和所述从动轮5,所述链轮4和所述从动轮5分别设于所述清洗槽2底部两侧,所述输送带3依次经过所述链轮4、从动轮5、输送导向轮6、压紧轮7和输送导向轮6首尾连接,所述输送带3为网状镂空结构,所述输送带3两侧设有与所述输送带3一体连接的链条8,所述链轮4与所述链条8配合,所述链轮4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3转动,所述压紧轮7之间的所述输送带3上下两侧均均匀设有四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

所述输送带3进出清洗槽2的部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和β为30°。

工作原理:

输送带3依次经过所述链轮4、从动轮5、输送导向轮6、压紧轮7和输送导向轮6首尾连接,利用压紧轮7将部分输送带3压入清洗槽2内,作为磁瓦的清洗段;利用清洗槽2上方的输送导向轮6撑起部分输送带3作为磁瓦的清洗前的输入段和磁瓦清洗后的输出段;驱动链轮4配合从动轮5驱动输送带3转动,将加工后的脏磁瓦放置于输送带3的输入段,输送带3转动将磁瓦带入充满水的清洗槽2内,超声波发生器1开始工作,磁瓦上的污垢脱离磁瓦,留在清洗槽2内,输送带3继续转动,将磁瓦带出清洗槽2送至输出段,最后将清洗完的磁瓦从输送带3上取下。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