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750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城市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A2O工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同步脱氮除磷单污泥工艺之一,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灵活、设计运行经验成熟、控制杂性小和不易产生污泥膨胀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污水处理厂。然而由于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生活在同一系统中很难使得A2O工艺脱氮除磷稳定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其工艺的不足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

针对A2O工艺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悬浮好氧生物膜旁流A2O工艺,该工艺将悬浮式生物填料放入到好氧区,其主要目的是有效的完成硝化作用。然而,脱氮后的污泥积累在沉淀池中,这些污泥经过长期地积累后,不但容易堵塞排水口,而且还会散发出恶臭的味道,因此,如何将积累在池底的污泥聚集起来以便于清理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刮走沉淀池内的污泥。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絮凝槽和沉淀池,至少在所述第一缺氧池中投加活性炭填料,至少在所述第一好氧池中投加悬浮填料,所述沉淀池中设有刮泥机,刮泥机包括电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支架、沿沉淀池纵向布置的连接轴、沿沉淀池横向布置的连接杆、至少两个刮板、升降机构、导轨、滑块,电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连接轴、连接杆、升降机构、导轨、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对称布置,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中的链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链轮连接,所述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和支架均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导轨固定在沉淀池的侧壁面上,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滑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间隙配合。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台、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供连接轴穿过的条形槽,所述液 压缸的活塞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弹簧以及设置于沉淀池上的支座,该弹簧的一端与工作台的下表面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座连接。

在所述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于较厚的污泥层需要刮泥时,通过升降机构将刮板的位置调整到需要的高度位置,然后启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带动刮板沿沉淀池移动,刮板将污泥刮走,一个行程走完后,通过控制电机反转,使刮板复位,这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刮板下降到需要位置,再次启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带动刮板沿沉淀池移动,刮板将污泥刮走,这样,一次一次地调整刮板的高度位置,并且一次一次地刮走污泥,这种分层地将污泥刮走的方式,在刮走污泥的过程中,刮泥机受到的阻力减小,因此最终能将所有的污泥都刮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刮泥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缺氧池A、第一好氧池B、第二缺氧池C、第二好氧池D、絮凝槽E和沉淀池F,在所述第一缺氧池A和第二缺氧池X中投加活性炭填料F,投加量分别为3g/L和2g/L,粒径为2-4mm。在第一缺氧池B和第二缺氧池D中均设置有搅拌装置G,搅拌装置G由驱动电机、轴和搅拌叶片组成。在所述第一好氧池C和第二好氧池D中投加悬浮填料H,投加量分别为0.3g/L和0.2g/L,所述悬浮填料H的比表面积为300-800m2/m3。在第一好氧池B和第二好氧池D中均设置有曝气装置。第一缺氧池与第一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2,第二缺氧池与第二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1。污水分两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分配系数n1:n2=6:4。沉淀池中的剩余生物碳泥废弃处理。

所述沉淀池中设有刮泥机,刮泥机包括电机1、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支架3、沿沉淀池13纵向布置的连接轴4、沿沉淀池13横向布置的连接杆5以及至少两个刮板6,电机1、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连接轴4、连接杆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对称布置,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中的 链轮设置在支架3上,链轮通过轴与支架3连接,链轮可以在支架3上转动,电机工作输出的扭钮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链条横向移动。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的链轮连接,所述两个连接轴4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轴4另一端连接。

还包括升降机构A、导轨7、滑块8,所述电机1和支架3均固定在升降机构A上,所述导轨7固定在沉淀池13的侧壁面上,所述滑块8与导轨7滑动配合,所述滑块8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4穿过滑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间隙配合。当升降机构升降A时,带动连接轴4升降,由于连接轴4与滑块8的通孔间隙配合,因此,滑块8不会随同升降运动,即滑块8对升降机构的升降不产生任何影响作用。对于较厚的污泥层需要刮泥时,通过升降机构A将刮板6的位置调整到需要的高度位置,然后启动电机1,通过链轮链条机构2带动刮板沿沉淀池移动,刮板将污泥刮走,一个行程走完后,通过控制电机反转,使刮板6复位,这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刮板6下降到需要位置,再次启动电机1,通过链轮链条机构2带动刮板沿沉淀池移动,刮板将污泥刮走,这样,一次一次地调整刮板的高度位置,并且一次一次地刮走污泥,这种分层地将污泥刮走的方式,在刮走污泥的过程中,刮泥机受到的阻力减小。刮板6呈梯形,不但能刮泥,而且在复位运动的过来程中可以将没有刮走的部位进行回刮,这样在下次刮泥时可以减轻负担。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台9、液压缸10,所述工作台9上设有供连接轴4穿过的条形槽9a,条形槽9a不但供连接轴4穿过,而且还供连接轴4在沿沉淀进行刮污的移动过程中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所述液压缸10的活塞杆与工作台9固定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沉淀池上。由于工作台9的两端具有液压缸10支撑,而中间部位没有其他的支撑作用,因此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弹簧11以及设置于沉淀池上的支座12,弹簧11的一端与工作台9的下表面连接,弹簧11的另一端与支座12连接,支座12设置在沉淀池的口部,专用于支撑弹簧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