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594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标准分为三级,即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通过沉淀、浮选、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固体物质,或通过凝聚、氧化、中和等化学方法,使污水中的强酸、强碱和过浓的有毒物质,得到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提供适宜的水质条件。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通常利用生物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三级处理也叫深度处理。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三级处理根据进水水质,采用相应处理方法,如凝集沉淀、活性碳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

污水生物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由于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有关,对温度的控制通常在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比较困难。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仍含有磷、氮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病原体等,需要进一步净化处理(即三级处理)以便消除污染。尽管污水三级处理不仅能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但是污水三级处理厂的基建费和运行费用都很昂贵,约为相同规模二级处理厂的2~3倍,因此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仅是通过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和固液分离,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同时将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级处理工段产生的初沉污泥、二级处理工段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以及三级处理产生的化学污泥。

污水处理工序较长,处理时间长,占用的空间也较大,在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背景下,上述水处理装置成本较高,大型污水处理厂往往需要大量市政资金投入,严重影响了污水治理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占用空间较低、耗时短的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同轴嵌套的环状隔板、环状电极和交变电压发生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相邻的环状隔板之间、以及最内侧的环状隔板内为水处理通道,内侧的环状隔板上开设有水流通道,最内侧的环状隔板内和最外侧的环状隔板上分别设置进水口或出水口,环状电极同轴嵌套在环状隔板内并分别与交变电压发生器电性连接,相邻环状电极之间电极性相反,水处理通道内分散设置有纳米悬浮电极。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进水口设置于最外侧的环状隔板上,出水口设置于最内侧的环状隔板内。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过滤膜,设置于出水口。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曝气装置,设置于水流通道底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交变电压发生器的交变电压频率为120HZ至200KHZ。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N等于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交变电压发生器设置有2个,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状电极电性连接。更优选的,靠近外侧的两组环状电极对应连接的交变电压发生器之交变电压频率低于靠近内侧的两组环状电极对应连接的交变电压发生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水处理通道内分散设置有纳米悬浮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环形的水处理通道,污水在其中旋转流动,加快处理速度,大大降低占地面积;

(2)通过设置纳米悬浮电极,并施加电场,可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3)通过设置曝气装置,通入空气,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的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电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装置,包括N个同轴嵌套的环状隔板1、环状电极2和交变电压发生器。

环状隔板1与水绝缘,相邻的环状隔板1之间、以及最内侧的环状隔板1内为水处理通道12,内侧的环状隔板1上开设有水流通道11,最内侧的环状隔板1内和最外侧的环状隔板1上分别设置进水口13或出水口14。环状隔板1引导水流在环形通道内流动,旋转,提高分解效率,降低占地面积。优选的,进水口13设置于最外侧的环状隔板1上,出水口14设置于最内侧的环状隔板1内。如此,污水通过进水口13进入环形的水处理通道12内,流动更加顺畅,加大进水效率;最内侧的环状隔板1内水流较缓,方便回收纳米悬浮电极。具体的,还包括过滤膜3,设置于出水口14,通过过滤回收纳米悬浮电极。

环状电极2,产生交变电场,使得水处理通道12内分散设置的纳米悬浮电极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处理。环状电极2同轴嵌套在环状隔板1内并分别与交变电压发生器电性连接,相邻环状电极2之间电极性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交变电压发生器对民用交变电压进行频率和电压调节,交变电压发生器的交变电压频率为120HZ至200KHZ。具体的,环状隔板1设置有4个,交变电压发生器设置有2个,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状电极2电性连接。靠近外侧的两组环状电极2对应连接的交变电压发生器之交变电压频率低于靠近内侧的两组环状电极2对应连接的交变电压发生器。如此,越靠近进水口,交变电压频率越低,形成梯度电压频率,更加节能,也能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触电,提高安全性能。

还包括曝气装置4,设置于水流通道11底部。在电化学处理的过程中,提供氧气,促使水流翻转,提高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