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1684发布日期:2020-11-06 13:54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一些日常用具进行清洗,如毛笔、拖布等,且现有的清洗方式通常采用手工清洗,这种方式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而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比较忙碌,很多人无法留出充足的时间对这些用品进行清洗。特别是清洗毛笔一类的带有染色物质的用具时,还容易弄脏人们的衣物,加重清洗负担。且常用的墨汁里含有胶质,如果不及时将其自毛笔上洗去,则毛笔毫晾干后,会与墨、胶质坚固黏合,影响笔锋的弹性,再用时不易将笔毫化开,同时也容易折损笔毫,对毛笔的伤害不可小觑,所以这要求使用者在毛笔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洗,且还需保证清洗充分,而人力控制存在较大误差,无法保证清洗程度已达到毛笔的清洗标准,加之人们一次性清洗的毛笔数量和清洗的速度是有限的,可能无法满足大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实现对毛笔的自动清洗,减少人力耗费,操作简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清洗桶、支架和连接杆,所述清洗桶底部与底座贴合,清洗桶与底座转动连接,清洗桶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动力源,清洗桶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内齿轮;

所述支架位于清洗桶的侧边,支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悬吊在清洗桶内,连接杆的顶部与支架固定连接,连接杆靠近内齿轮一端的杆身上设有至少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外齿轮上设有对待清洗物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定位机构能够将待清洗物固定在外齿轮上,从而使待清洗物悬挂在清洗桶内,且保证毛笔能够随外齿轮同步转动。然后利用动力源控制清洗桶转动,清洗桶转动带动清洗桶内的水流动对待清洗物进行冲洗,且清洗桶上的内齿轮与清洗桶固定连接,则内齿轮能够随清洗桶同步转动,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则内齿轮能够驱使外齿轮转动,即使待清洗物自转,使待清洗物受水流公转清洗,同时自身自转与水流碰撞清洗,优化清洗效果。同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够在连接杆上设置多根横杆,以此设置多个外齿轮和定位机构,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清洗物的清洗。

进一步,所述清洗桶连接有排放水机构。

这样增设较自动的排放水机构,减少人力耗费,优化装置的自动化操作,避免人工控制排放水而令使用者的衣物受到污水的污染。

进一步,所述排放水机构包括清洗桶底部设有的排水孔、设置在底座上的对接口和位于清洗桶侧下方的集水容器;

所述对接口设在排水孔的运行轨迹上;

所述集水容器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竖向放置的隔板,集水容器远离隔板的一端与对接口间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内设有单向往集水容器内导通的单向阀,集水容器远离隔板的一端与清洗桶间连通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与集水容器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且隔板上连接有驱使隔板水平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

清洗桶转动时,清洗桶底部始终与底座贴合,加之,底座上的对接口设置在清洗桶的排水孔的运行轨迹上,从而实现排水孔间歇性地与对接口重合,使清洗桶内的污水间歇性地自对接口中排出。而排出的污水自排水管进入集水容器内,隔板能够在集水容器内水平移动,则隔板向靠近排水管和放水管的一侧移动时,隔板能够将集水容器内位于隔板移动方向所在一侧的污水进行挤压,加之排水管内设置的单向阀,污水无法沿排水管回流至清洗桶内,设有集水容器内的污水只能经放水管进入清洗桶,而放水管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将污水进行过滤,使净化后的污水重新进入清洗桶对待清洗物进行清洗,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所述铰接杆一的一端与动力源的转动边缘铰接,铰接杆一的另一端与铰接杆二铰接,铰接杆二远离铰接杆一的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

铰接杆一、铰接杆二和动力源的转动边缘构成类似曲柄滑块的结构,通过动力源的转动,实现铰接杆二的水平往复运动,以此带动隔板水平往复运动,无需额外设置电机等结构,节约能源。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内部为中空,连接杆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孔,连接杆的顶部与放水管连通。

这样自连接杆中将清洗的水向四周喷洒,保证设置在连接杆侧边的待清洗物均能够与水流接触,清洗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采用夹持件,夹持件与待清洗物接触的面上设有防护软垫。

夹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防护软垫放置夹持件对待清洗物造成剐蹭损伤。

进一步,所述清洗桶内壁上设有螺旋纹。

与光滑桶壁相比,螺旋纹增加了与清洗桶内水的摩擦力,在清洗桶转动过程中,螺旋纹能够对清洗桶内的水进行推动,使水的波动程度增强,使水与待清洗物充分接触,优化清洗效果。

进一步,所述出水孔自上往下且朝连接杆外倾斜。

出水孔的设置能够对出水方向进行引导,保证连接杆内出水能够喷洒向待清洗物,同时避免水喷溅自清洗桶外。

进一步,所述动力源包括转轮和电机,所述转轮位于清洗桶的正下方,所述转轮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杆,所述竖杆贯穿底座与清洗桶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位于转轮与清洗桶底部之间,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轮同轴固定连接,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铰接杆一与转轮的轮面边缘铰接。

电机和转轮的位置设置,使转轮与清洗桶的顺利连接,同时保证铰接杆一能够与转轮构成类似曲柄的结构,以此实现装置的顺利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清洗桶2、支架3、内齿轮4、外齿轮5、夹持件6、待清洗物7、连接杆8、横杆9、出水孔10、放水管11、集水容器12、过滤网13、排水管14、排水孔15、对接口16、转轮17、电机18、铰接杆一19、铰接杆二20、隔板21、水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清洗桶2、支架3和连接杆8,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清洗桶2与底座1转动连接,清洗桶2连接有排放水机构。清洗桶2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顶部边缘焊接有挡板,清洗桶2伸入凹槽的外壁上焊接卡块,挡板与卡块相贴合,以此限制清洗桶2底部与凹槽贴合。清洗桶2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动力源,清洗桶2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内齿轮4,内齿轮4的外径与清洗桶2的内径相等,内齿轮4的外壁与清洗桶2的内壁焊接,清洗桶2内壁上设有螺旋纹或波浪纹路。支架3包括竖向架和横向架,竖向架位于清洗桶2的侧边,竖向架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横向架的一端与竖向架的顶部焊接或铆接,横向架的另一端延伸至清洗桶2的上方,优选横向架的另一端位于清洗桶2的正上方。

连接杆8的顶部与横向架位于清洗桶2上方的一端焊接,连接杆8悬吊在清洗桶2内,连接杆8内部为中空,连接杆8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孔10,出水孔10自上往下且朝连接杆8外倾斜。连接杆8靠近内齿轮4一端的杆身上设有至少一根横杆9,横杆9一端与连接杆8的杆身焊接,横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内齿轮4啮合的外齿轮5,外齿轮5端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以便待清洗物7穿过,外齿轮5上设有对待清洗物7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排放水机构包括清洗桶2底部设有的排水孔15、设置在底座1上的对接口16和位于清洗桶2侧下方的集水容器12,对接口16设置在排水孔15的运行轨迹上。集水容器1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竖向放置的隔板21,集水容器12远离隔板21的一端与对接口16间连通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内设有单向往集水容器12内导通的单向阀,集水容器12远离隔板21的一端还与清洗桶2间连通有放水管11,优选放水管11与连接杆8的顶部连通,放水管11与集水容器12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3。隔板21上连接有驱使隔板21水平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铰接杆一19和铰接杆二20,铰接杆一19的一端与动力源的转动边缘铰接,铰接杆一19的另一端与铰接杆二20铰接,铰接杆二20远离铰接杆一19的一端与隔板21焊接。优选集水容器12远离隔板21的侧壁上还设有额外的水口22,水口22处设有密封塞,以此实现集水容器12独立的进水或排水。

本实施方案中,定位机构采用夹持件6,如常用的钢夹或弹簧夹,夹持件6的一侧边与外齿轮5的端面焊接,以此实现夹持件6与外齿轮5的位置限制,同时夹持件6的另一侧边仍然能够随移动,使夹持件6的夹持的开口大小能够顺利改变,且夹持件6与待清洗物7接触的面上设有防护软垫(如硅胶垫或泡沫垫等)。

上述方案中的动力源包括转轮17和电机18,转轮17位于清洗桶2的正下方,转轮17的轮面边缘与铰接杆一19铰接,则转轮17、铰接杆一19、铰接杆二20和隔板21构成类似曲柄滑块的结构。转轮17的端面上焊接有若干竖杆,竖杆贯穿底座1与清洗桶2的底部焊接,优选各竖杆距转轮17端面圆心的距离相等,底座1上设有供竖杆移动的环槽。电机18位于转轮17与清洗桶2底部之间,电机18的输出端与转轮17同轴焊接,电机18与底座1焊接。

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电机18处于关闭状态,转轮17处于静止状态,隔板21外位于集水容器12内远离水口22的一侧,集水容器12内自水口22处灌满液体。清洗桶2上的排水孔15与对接口16处于重合状态。

定位过程:首先操作者使待清洗物7自外齿轮5的通孔处穿过,通过夹持件6将待清洗物7进行定位,使待清洗物7悬挂在清洗桶2内。

放水过程:启动电机18,电机18转动带动转轮17转动,通过铰接杆一19和铰接杆二20,将转轮17的转动转化为隔板21的水平移动,此时隔板21向水口22一侧移动,隔板21将集水容器12内的水向放水管11中挤压,水经放水管11进入连接杆8中,然后自出水孔10中喷洒向待清洗物7,对待清洗物7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流入清洗桶2内。

同时转轮17通过竖杆控制清洗桶2同步转动,清洗桶2转动带动清洗桶2内的水流动对待清洗物7进行反复冲洗,且内齿轮4能够随清洗桶2同步转动,内齿轮4与外齿轮5啮合,则内齿轮4驱使外齿轮5在原地自转,增强待清洗物7与水流的碰撞,优化清洗效果。同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在连接杆8上设置多根横杆9,以此设置多个外齿轮5和定位机构,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清洗物7的清洗。

排水过程:清洗桶2转动,清洗桶2上的排水孔15与底座1上的对接口16不再重合,加之清洗桶2底部始终与底座1贴合,则此时清洗桶2底部处于密封状态,清洗桶2内的水不会自清洗桶2内排出,直至清洗桶2转动360°后,排水孔15与对接口16重新变为重合状态,此时清洗桶2内的水才自清洗桶2中排出。自排水孔15中排出的污水重新进入集水容器12内,此时集水容器12内的清水大部分已自放水管11中进入连接杆8中,实现对待清洗物7的初次清洗,不存在污水对清水进行污染的情况。此后转轮17继续转动,重复放水过程和排水过程,实现对待清洗物7的反复清洗,使水资源循环利用。当清洗完毕后,操作者可将水口22处的密封塞取下,以此隔板21挤压集水容器12内的水时,水自水口22处排出,而不再继续流入放水管1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