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40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气汇集于池内顶部,厌氧区拱形或屋脊形的顶部具有用于收集沼气的沼气回收管1-7 ;缺氧区和厌氧区中都会有沼气出现,这部分沼气通过专门的沼气回收装置收集起来,用于其他地方,又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厌氧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1-8,厌氧反应后的污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曝气区1-3的中下部。
[0035]所述的厌氧区1-2和曝气区1-3之间设有挡流板1-9,挡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厌氧区一侧;曝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ι-?ο。
[0036]所述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之间设有隔板1-11,该隔板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内壁形成作为污水进入沉淀区的污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1-12,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溢水堰1-13,为了方便清理,加强沉降效果,所述沉淀区底部呈上宽下窄逐步收敛的锥形结构。传统的平整的底部不利于污泥的自主流动,采用上宽下窄逐步收敛的锥形结构之后,可以有效减少边缘角落处沉积污垢,在锥形结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放阀1-14 ;所述溢水堰1-13连接沉淀区出水管,沉淀区出水管连接强化湿地进水管。
[0037]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1-10、曝气管和鼓风机1-15,曝气管的一端连接曝气盘1-10,另一端连接鼓风机1-15,为了便于曝气系统的操作与维护,鼓风机1-15设在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的外部。
[0038]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污泥栗1-16和污泥管,污泥回流系统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位于沉淀区的锥形结构的中部位置,出口端与缺氧区连通;所述污泥栗1-16设在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的外部。
[0039]所述强化湿地2为梯形池状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防渗层2-1、砾石垫层2-2、滤料层2-3、土壤层2-4。强化湿地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强化湿地的较高的一端设有强化湿地进水管2-6,强化湿地的较低的一端设有强化湿地出水管2-7 ;强化湿地的底部设有1-2%的坡度,便于水的流动。
[0040]所述防渗层2-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0041]所述砾石垫层2-2的厚度400毫米,砾石粒径50毫米。
[0042]所述滤料层2-3的厚度200毫米,采用活性陶粒滤料,活性陶粒粒径30毫米。所述滤料层里设有强化湿地布水管2-8,强化湿地布水管2-8连接强化湿地进水管2-6。
[0043]所述土壤层2-4的厚度800毫米,采用高炉渣、生物炭、动物粪便、耕种熟土混合制成。
[0044]所述土壤层上选种植物牛筋草,牛筋草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耐污染能力强采用乡土物种,因土种植,因地制宜;③抗病能力强;④易于收获、便于处置;⑤耐涝能力强;⑥根系发达,茎叶茂密。
[0045]污水通过调节池进水管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调节后的污水通过缺氧区进水管1-5进入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1,缺氧区1-1和厌氧区1-2的兼性菌、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产生的沼气气体通过沼气回收管1-7收集,厌氧反应后的污水沿倾斜的底板1-8流入曝气区1-3的中下部,曝气区的好氧菌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好氧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1-4,沉淀区的三相分离器1-12实现泥、水、气的分离,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锥形结构底部,多余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污泥排放阀1-14排出;沉淀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水堰1-13、沉淀区出水管进入强化湿地进水管2-6。污水通过强化湿地进水管2-6和强化湿地布水管2-8进入强化湿地,污水在滤料层2-3里均匀分布,土壤层2-4上种植的植物2-5通过根系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水被进一步净化,强化湿地2处理后的水通过强化湿地出水管2-7收集,达标排放。
[0046]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1)和强化湿地⑵; 所述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进水管和调节池出水管,用于调节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1)包括缺氧区(1-1)、厌氧区(1-2)、曝气区(1-3)、沉淀区(1-4)、曝气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 所述缺氧区(1-1)设在厌氧区(1-2)内腔,缺氧区上部与厌氧区内腔连通,缺氧区底部设有用于通入污水的缺氧区进水管(1-5);为了能够使缺氧区有效固定在厌氧区内腔,所述缺氧区底部具有支腿(1-6),缺氧区的支腿与厌氧区内腔壁固定连接;缺氧区(1-1)设在厌氧区(1-2)内腔,相比传统的串联设置,有效减少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所述厌氧区(1-2)位于缺氧区(1-1)的外围,厌氧区的顶部为向外凸起的拱形或屋脊形,拱形或屋脊形的设计,便于使沼气汇集于池内顶部,厌氧区拱形或屋脊形的顶部具有用于收集沼气的沼气回收管(1-7);缺氧区和厌氧区中都会有沼气出现,这部分沼气通过专门的沼气回收装置收集起来,用于其他地方,又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厌氧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1-8),厌氧反应后的污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曝气区(1-3)的中下部; 所述的厌氧区(1-2)和曝气区(1-3)之间设有挡流板(1-9),挡流板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厌氧区一侧;曝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ι-?ο); 所述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之间设有隔板(1-11),该隔板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内壁形成作为污水进入沉淀区的污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1-12),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溢水堰(1-13),为了方便清理,加强沉降效果,所述沉淀区底部呈上宽下窄逐步收敛的锥形结构;传统的平整的底部不利于污泥的自主流动,采用上宽下窄逐步收敛的锥形结构之后,可以有效减少边缘角落处沉积污垢,在锥形结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放阀(1-14);所述溢水堰(1-13)连接沉淀区出水管,沉淀区出水管连接强化湿地进水管; 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1-10)、曝气管和鼓风机(1-15),曝气管的一端连接曝气盘(1-10),另一端连接鼓风机(1-15),为了便于曝气系统的操作与维护,鼓风机(1-15)设在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的外部; 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污泥栗(1-16)和污泥管,污泥回流系统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位于沉淀区的锥形结构的中部位置,出口端与缺氧区连通;所述污泥栗(1-16)设在曝气区(1-3)和沉淀区(1-4)的外部; 所述强化湿地(2)为梯形池状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防渗层(2-1)、砾石垫层(2-2)、滤料层(2-3)、土壤层(2-4);强化湿地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强化湿地的较高的一端设有强化湿地进水管(2-6),强化湿地的较低的一端设有强化湿地出水管(2-7) ?’强化湿地的底部设有1-2%的坡度,便于水的流动; 所述防渗层(2-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所述砾石垫层(2-2)的厚度为300-500毫米,砾石粒径30-80毫米; 所述滤料层(2-3)的厚度为150-200毫米,采用活性陶粒滤料,活性陶粒粒径20-40毫米;所述滤料层里设有强化湿地布水管(2-8),强化湿地布水管(2-8)连接强化湿地进水管(2-6); 所述土壤层(2-4)的厚度为500-800毫米,采用高炉渣、生物炭、动物粪便、耕种熟土混合制成;所述土壤层上选种植物(2-5)。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和强化湿地;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进水管和调节池出水管,用于调节污水的水质和水量;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缺氧区、厌氧区、曝气区、沉淀区、曝气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缺氧区设在厌氧区内腔,缺氧区上部与厌氧区内腔连通,缺氧区底部设有用于通入污水的缺氧区进水管,厌氧区位于缺氧区的外围,厌氧区和曝气区之间设有挡流板,曝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三相分离器,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溢水堰;强化湿地为梯形池状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防渗层、砾石垫层、滤料层、土壤层。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5399277
【申请号】CN201510916780
【发明人】万玉山, 邹涛, 李大伟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