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5690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厌氧反应器要求废水能均匀分布,并且能与厌氧颗粒污泥充分接触。现有厌氧反应器的布水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管多点”式布水和“一管一点”式布水。“一管多点”式布水装置,布水相对比较均匀,孔越密,布水越均匀,但布水孔容易堵塞;“一管一点”式布水装置,不易堵塞,但由于布管数量有限,布水不均,死角多。两者都会造成厌氧反应器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布水均匀、不易堵塞、运行稳定,混合布水搅拌效果好,能够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筒体、布水支管和射流器,所述厌氧反应器筒体下部穿设若干个呈辐射状排列的布水支管,布水支管绕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环状阵列均布,每根布水支管的进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外部与进水总管连接,每根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部与相对应射流器的进水管相连接;每个射流器的吸入管的进口伸入厌氧反应器筒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中。
[0006]优选的,所述射流器包括进水管、喷嘴、外套管、密封板、吸入管、收缩段、喉管、扩张段,外套管一端安装密封板,外套管另一端与收缩段的大端面相连接,收缩段的小端面与喉管一端相连接,喉管的另一端与扩张段相连接,进水管的出口端穿过密封板并与外套管内部的喷嘴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布水支管的数量为8?16个。
[0008]优选的,所述每个射流器的出口都安装有用于产生旋转水流的导向弯头,导向弯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
[0009]优选的,所述布水支管的数量为偶数,其中相间隔的射流器的出口安装有用于产生旋转水流的导向弯头,使得安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与未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交替排列,导向弯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
[0010]优选的,所述的布水支管出水端与射流器的进水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在厌氧反应器筒体下部穿设有若干个呈辐射状排列的布水支管,布水支管绕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环状阵列均布,这样布水均匀,运行平稳,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部与相对应射流器的进水管相连接,每个射流器的吸入管的进口伸入厌氧反应器筒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中,这样具有一定压力的废水从进水总管进入各个布水支管中,然后废水从布水支管流入射流器的进水管中,射流器的进水管通向喷嘴,同时射流器的吸入管吸入厌氧反应器底部内的泥水混合物,使得喷入的废水与吸入的泥水混合物实现充分的有效接触,促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图2、图5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筒体1、布水支管2和射流器3,所述厌氧反应器筒体I下部穿设若干个呈辐射状排列的布水支管2,布水支管2绕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环状阵列均布,每根布水支管2的进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外部与进水总管连接,每根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部与相对应射流器3的进水管相连接;每个射流器的吸入管的进口伸入厌氧反应器筒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中。
[0020]所述射流器3包括进水管31、喷嘴32、外套管33、密封板34、吸入管35、收缩段36、喉管37、扩张段38,外套管33 —端设有密封板34,外套管33的另一端与收缩段36的大端面相连接,收缩段36的小端面与喉管37相连接,喉管37的另一端与扩张段38相连接,进水管31的出口端穿过密封板34并与外套管33内的喷嘴32连接。具有一定压力的废水从进水总管进入各个布水支管中,然后废水从布水支管流入射流器的进水管中,射流器的进水管通向喷嘴,由于喷嘴的管径逐渐缩小,废水在喷嘴出口处形成高速流体,高速流体喷向射流器的喉管,在此过程中,射流器的密封外套管内部形成负压,并通过吸入管的进口吸入厌氧反应器底部内的泥水混合物,喷入的废水与吸入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喉管,实现充分的有效接触,并在射流器的扩张段中进一步混合后排出,不易堵塞。
[0021]所述布水支管2的数量为8-16根,可以为8、9、12、15或16根,即8_16之间任意整数值,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
[0022]所述的布水支管出水端与射流器的进水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安装及维修工作。
[0023]工作时,具有一定压力的废水从进水总管进入各个布水支管2中,然后废水从布水支管流入射流器3的进水管31中,射流器3的进水管31通向喷嘴32,由于喷嘴32的管径逐渐缩小,废水在喷嘴32出口处形成高速流体,高速流体喷向射流器的喉管37,在此过程中,射流器3的密封外套管内部形成负压,并通过吸入管35吸入厌氧反应器底部内的泥水混合物,喷入的废水与吸入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喉管37,实现充分的有效接触,并在射流器3的扩张段38中进一步混合后排出。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在射流器3的扩张段38出口处全部都安装有导向弯头4,且导向弯头4出口同为顺时针方向,当然也可以同为逆时针方向。
[0026]由于在射流器3的扩张段38出口处全部都安装有导向弯头4,且导向弯头4出口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所以从每个导向弯头4流出的混合液体变为同向旋转水流,有利于增强混合布水搅拌效果,促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同时,射流器连续不断地吸入和喷出,使需要处理的废水与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泥水混合物处于连续不断地循环流动状态,有利于厌氧生化反应,规避现有技术中因废水分布不合理产生的布水“死角”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而且布水装置不易出现堵塞现象。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布水支管的数量为偶数,可以为8、10、12、14或16个,其中相间隔的射流器的出口安装有用于产生旋转水流的导向弯头4,使得安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与未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交替排列,导向弯4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
[0029]由于装有导向弯头4的射流器与未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交替排列,导向弯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布水搅拌有效作用面积,同时能够增强周向和径向废水与厌氧反应器底部微生物的混合搅拌效果,促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规避现有技术中因废水分布不合理产生的布水“死角”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而且布水装置不易出现堵塞现象。
【主权项】
1.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筒体、布水支管和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筒体下部穿设若干个呈辐射状排列的布水支管,布水支管绕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环状阵列均布,每根布水支管的进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外部与进水总管连接,每根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部与相对应的射流器的进水管相连接;每个射流器的吸入管的进口伸入厌氧反应器筒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包括进水管、喷嘴、外套管、密封板、吸入管、收缩段、喉管、扩张段,外套管一端安装密封板,外套管另一端与收缩段的大端面相连接,收缩段的小端面与喉管一端相连接,喉管的另一端与扩张段相连接,进水管的出口端穿过密封板并与外套管内部的喷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的数量为8?16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射流器的出口都安装有用于产生旋转水流的导向弯头,导向弯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的数量为偶数,其中相间隔的射流器的出口安装有用于产生旋转水流的导向弯头,使得安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与未装导向弯头的射流器交替排列,导向弯头的出口都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的出水端与射流器的进水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筒体、布水支管和射流器,所述布水支管位于厌氧反应器筒体下部,呈辐射状穿过厌氧反应器筒体,绕厌氧反应器筒体中心环状阵列均布,每根布水支管的进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外部与进水总管连接,每根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在厌氧反应器筒体内部与射流器的进水管相连接;每个射流器的吸入管的进口伸入厌氧反应器筒体底部的泥水混合物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布水均匀、不易堵塞、运行稳定,混合布水搅拌效果好,显著提高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IPC分类】C02F3/28
【公开号】CN204874016
【申请号】CN201520588120
【发明人】张传兵, 荣维华, 王慧芳, 廖庆花
【申请人】郑州碧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