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52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反应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



背景技术:

石墨反应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导热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可塑性、抗热震性等,石墨在常温下使用时能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不致破坏,温度突变时,石墨的体积变化不大,不会产生裂纹,因此在很多反应中都将石墨作为制作反应器的材料,但是石墨的强度不高,在石墨反应器的外层常常需要制作一层钢结构外皮,石墨反应器内部的反应热通过外皮和石墨内胆之间的充满换热介质的夹层散热去,但是换热介质会腐蚀钢结构的外皮,对外皮会产生损伤,降低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外皮不易腐蚀的石墨反应器内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依次包括石墨上封头、石墨内筒体以及石墨下封头,所述石墨内筒体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石墨分段、一位于石墨分段下方的漏斗状石墨底座以及一位于石墨分段上端的石墨连接段,所述下封头为一中心具有圆形缺口的圆盘;所述石墨筒体以及石墨下封头中内置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包括石墨内筒体流道系统以及下封头流道系统,所述石墨内筒体流道系统包括若干环形流道以及垂直流道;所述环形流道位于石墨连接段与石墨分段、石墨分段与石墨分段以及石墨分段与石墨底座的连接处,所述石墨连接段与石墨分段形成的环形流道处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换热介质入口;所述垂直流道呈环状均匀分布于石墨分段以及石墨底座内,其上下端分别贯穿环形流道;所述下封头流道系统位于石墨底座以及下封头连接面上,包括外环形流道、内环形流道以及连通内环形流道和外环形流道的径向流道,所述下封头上与内环流道位置相对应处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换热介质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分段的上端面具有一环形凹槽,下端面具有一与之同轴且对应设置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环形凸起的长度;所述石墨连接段上端面具有一便于和上封头连接的环形台阶面,下端面具有一便于和石墨分段环形凹槽对接的环形凸起,且该环形凸起的长度小于环形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底座上端面具有一与石墨分段下端面上环形凸起相对应的环形凹槽,且该处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环形凸起的长度,该石墨底座下端面上具有同轴设置且直径不同的外环形凹槽以及内环形凹槽,所述外环形凹槽以及内环形凹槽之间具有若干径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介质入口处的环形流道深度大于其他环形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流道、外环形流道以及内环形流道内具有对称设置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在石墨内胆内置换热介质流道,不会腐蚀钢结构外皮,延长石墨反应器的使用寿命;石墨反应器的内胆分为多段制作,方便加工流道以及反应器的整体成形;

2)流道均布在石墨反应器内胆里,利用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形成流道,设计巧妙,便于加工;石墨内筒体里垂直流道与环形流道交错布置,下封头形成均布的内外环形通道和径向通道,保证了换热介质在石墨反应器内胆中均匀分布,散热效果好;

3)利用凸起和凹槽的方式形成流道,合计巧妙,又方便了石墨段与石墨段之间的定位安装;

4)石墨底座连接下封头和石墨内筒体,石墨底座上也具有垂直流道和环形流道,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形成流道的内外环形凹槽,便于加工;

5)所有的换热介质都从换热介质的入口处进入,流道加深便于介质流动;

6)能够保证在一个换热介质入口进入的换热介质只能充斥一半的流道,保证流道内均能充满换热介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上石墨分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上石墨底座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反应器内胆,包括依次包括石墨上封头1、石墨内筒体以及石墨下封头6,石墨内筒体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石墨分段4、一位于石墨分段4下方的漏斗状石墨底座5以及一位于石墨分段上端的石墨连接段2,下封头6为一中心具有圆形缺口的圆盘;石墨筒体以及石墨下封头6中内置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流道;流道包括石墨内筒体流道系统以及下封头流道系统,石墨内筒体流道系统包括若干环形流道7以及垂直流道8;环形流道7位于石墨连接段2与石墨分段4、石墨分段4与石墨分段4以及石墨分段4与石墨底座5的连接处,石墨连接段2与石墨分段4形成的环形流道7处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换热介质入口3;垂直流道7呈环状均匀分布于石墨分段4以及石墨底座5内,其上下端分别贯穿环形流道7;下封头流道系统位于石墨底座5以及下封头6连接面上,包括外环形流道12、内环形流道10以及连通内环形流道10和外环形流道12的径向流道11,下封头1上与内环流道10位置相对应处具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换热介质出口13。石墨分段4的上端面具有一环形凹槽14,下端面具有一与之同轴且对应设置的环形凸起15,且环形凹槽14的深度大于环形凸起15的长度;石墨连接段4上端面具有一便于和上封头1连接的环形台阶面,下端面具有一便于和石墨分段4环形凹槽14对接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长度小于环形凹槽的深度。石墨底座5上端面具有一与石墨分段4下端面上环形凸起15相对应的环形凹槽,且该处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环形凸起的长度,该石墨底座5下端面上具有同轴设置且直径不同的外环形凹槽18以及内环形凹槽17,外环形凹槽18以及内环形凹槽17之间具有若干径向凹槽16。换热介质入口3处的环形流道深度大于其他环形流道;环形流道7、外环形流道12以及内环形流道10内具有对称设置的隔板9。

换热介质从石墨内筒体侧面的换热介质入口3进入换热介质流道,由于入口处的换热介质大量聚集,故最顶端的环形流道深度比其他流道深,换热介质充满整个环形流道7,顺着与之连通的垂直流道8向下流动,进入下方的环形流道7,同理,换热介质又随着与该环形流道7连通的垂直流道8向下流动,直至流到石墨底座5和下封头6形成的下封头流道系统内,此时换热介质由外环形流道12流经径向流道11然后流进内环形流道10,最后,带着大量热量的换热介质从出口13流出,换热介质源源不断的从换热介质入口3送进,再由换热介质出口13排出,带走产生的废热。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的石墨反应器内胆,将换热介质的流道设置在石墨内胆里,保证了钢结构外皮不被腐蚀,且吸热性能更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