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287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设备主要由母线、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断路器主要承担整个设备的开断和闭合,灭弧喷口则安装在断路器的灭弧室中。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会产生大量的高压电弧和热量,灭弧喷口能够将这些高压电弧和热量包裹隔离并快速吸收,确保整个设备的开断和闭合。在开断过程中喷口是控制气流流动的关键部件,是决定高压断路器开断能力的重要结构件。灭弧室喷口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断路器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开断操作,而灭弧室喷口性能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压制喷口毛坯用聚四氟乙烯粉末与二硫化钼粉末混合均匀程度。

为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二硫化钼粉末混合均匀,我公司现使用气流磨设备将两种粉末进行混合,但现气流磨设备加料需手工缓慢加料,加料量过多或过快则造成粉末结团,影响混料效果。故整个磨料过程需操作人员站立气流磨周围逐勺加料,往往每班次不停歇站立操作6小时以上,劳动强度较大且存在粉尘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将下料斗与进料斗之间通过防尘胶套密封,防止磨料过程灰尘杂质混入原材料,实现了聚四氟乙烯与二硫化钼混合粉一次加料,加料后混合粉自动进料混合,原每班次2人工作7小时减少到每班次1人操作5小时即可完成生产任务,解放了部分人力并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避免了粉尘危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支架、进料斗、下料斗、储料斗、曲面波轮、转轴、低速电机、尼龙垫块、隔板、落料孔、防尘胶套和进料口清理片,所述储料斗顶部与低速电机连接,所述低速电机底部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曲面波轮,所述储料斗底部与下料斗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通过隔板与进料斗连接且之间通过防尘胶套密封,且所述隔板上设有落料孔,所述进料斗内部设有进料口清理片,且所述进料口清理片设置在转轴的末端,所述储料斗底部通过尼龙垫块与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清理片为曲面不锈钢刮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将下料斗与进料斗之间通过防尘胶套密封,防止磨料过程灰尘杂质混入原材料,实现了聚四氟乙烯与二硫化钼混合粉一次加料,加料后混合粉自动进料混合,原每班次2人工作7小时减少到每班次1人操作5小时即可完成生产任务,解放了部分人力并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避免了粉尘危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进料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2、进料斗;3、下料斗;4、储料斗;5、曲面波轮;6、转轴;7、低速电机;8、尼龙垫块;9、隔板;10、落料孔;11、防尘胶套;12、进料口清理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支架1、进料斗2、下料斗3、储料斗4、曲面波轮5、转轴6、低速电机7、尼龙垫块8、隔板9、落料孔10、防尘胶套11和进料口清理片12,所述储料斗4顶部与低速电机7连接,所述低速电机7底部与转轴6连接,所述转轴6上设有曲面波轮5,所述储料斗4底部与下料斗3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3通过隔板9与进料斗2连接且之间通过防尘胶套11密封,且所述隔板9上设有落料孔10,所述进料斗2内部设有进料口清理片12,且所述进料口清理片12设置在转轴6的末端,所述储料斗4底部通过尼龙垫块8与支架1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口清理片12为曲面不锈钢刮片,可防止过多原料,过多堆积影响料斗,所述转轴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流磨自动加料装置,工作时,将下料斗与进料斗之间通过防尘胶套密封,防止磨料过程灰尘杂质混入原材料,实现了聚四氟乙烯与二硫化钼混合粉一次加料,加料后混合粉自动进料混合,原每班次2人工作7小时减少到每班次1人操作5小时即可完成生产任务,解放了部分人力并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避免了粉尘危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