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搅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3667发布日期:2018-09-01 03:2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搅拌工装。



背景技术:

合成薄膜一般是塑料聚合物,其生产过程及产品废弃物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且生产该类薄膜所使用的原料都是石油产品,系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植物淀粉作为包装膜材料和人工合成的聚合物膜相比,淀粉包装膜具有无毒无害、绿色环保、能生物降解等优点。在生产淀粉包装膜的工序过程中由于需要将植物淀粉粉碎与其他反应物进行搅拌混合,由于对搅拌混合的均匀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在生产时使用高效的搅拌设备,而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混合搅拌机构往往不能达到该生产需求,使用时一来由于淀粉粉碎后容易沉积在反应釜或搅拌容器的底部,因此不宜混合均匀;二来由于搅拌时由于搅拌叶片较少或者搅拌杆单一,集中在反应釜或搅拌容器中间的混合料往往混合效率高,但贴近反应釜或容器侧壁的混合料往往容易沉积,导致混合不均。因此研发一种高效率的搅拌设备越来越受到研发人员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搅拌工装,该工装通过多种不同的搅拌结构配合多种搅拌叶片,实现高效混合搅拌。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搅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盘、电机以及电机连接轴,所述电机顶部连接电机连接轴,所述电机连接轴顶部固定连接旋转盘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旋转盘呈圆形板体结构,所述旋转盘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以及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水平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端与所述旋转盘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刀片,所述第一搅拌刀片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搅拌刀片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竖直设置所述旋转盘顶部两端,所述第二搅拌杆底部与所述旋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刀片,所述第二搅拌刀片呈倒三角形结构,所述两个第二搅拌刀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中部位置;所述第三搅拌杆数量为一个,呈竖直设置,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盘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搅拌杆上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柱、第二搅拌柱、第三搅拌刀片以及第四搅拌刀片;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数量均为两个,在第三搅拌杆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相互平行,在第三搅拌杆上均呈向上倾斜设置,其倾斜角A为65度;所述第三搅拌刀片与第四搅拌刀片均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搅拌刀片与第四搅拌刀片数量均为两个,在第三搅拌杆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刀片高度L1:第二搅拌刀片高度L2:第三搅拌刀片高度L3:第四搅拌刀片高度L4=5:5:3: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刀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刀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搅拌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搅拌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搅拌杆呈圆形杆体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旋转盘安装于反应釜或者搅拌容器底部,最大化保障容器底部不沉积混合料,特殊的旋转盘设计,采用多个搅拌杆结构,对于搅拌容器内的混合物能够做到均匀搅拌。搅拌杆上设置多种搅拌刀片,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刀片进行全方位对混合物料进行打散搅拌,大幅度提高搅拌效率,且均采用三角结构搅拌刀,三角结构稳定,刀具不易损坏。第三搅拌杆上部位置设置有两组搅拌柱,保证物料较多,容器内部物料位面较高时也能做到有效混合。

尤其旋转盘两侧特别设置两个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上的第一搅拌刀能够有效对搅拌容器侧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避免侧壁沉积物料。且经过上万次科学测算,当第一搅拌刀片高度L1:第二搅拌刀片高度L2:第三搅拌刀片高度L3:第四搅拌刀片高度L4=5:5:3:4时,刀片对于混合料的打散效果最佳,混合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胶粘、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附图标记说明

旋转盘1、第一搅拌杆11、第一搅拌刀片111、第二搅拌杆12、第二搅拌刀片121、第三搅拌杆13、第一搅拌柱131、第二搅拌柱132、第三搅拌刀片133、第四搅拌刀片134、电机2、电机连接轴3。

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搅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盘、电机以及电机连接轴,所述电机顶部连接电机连接轴,所述电机连接轴顶部固定连接旋转盘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旋转盘呈圆形板体结构,所述旋转盘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以及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水平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端与所述旋转盘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刀片,所述第一搅拌刀片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搅拌刀片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竖直设置所述旋转盘顶部两端,所述第二搅拌杆底部与所述旋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刀片,所述第二搅拌刀片呈倒三角形结构,所述两个第二搅拌刀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中部位置;所述第三搅拌杆数量为一个,呈竖直设置,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盘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搅拌杆上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柱、第二搅拌柱、第三搅拌刀片以及第四搅拌刀片;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数量均为两个,在第三搅拌杆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相互平行,在第三搅拌杆上均呈向上倾斜设置,其倾斜角A为65度;所述第三搅拌刀片与第四搅拌刀片均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搅拌刀片与第四搅拌刀片数量均为两个,在第三搅拌杆上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刀片高度L1:第二搅拌刀片高度L2:第三搅拌刀片高度L3:第四搅拌刀片高度L4=5:5:3: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刀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刀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搅拌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搅拌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搅拌杆呈圆形杆体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旋转盘安装于反应釜或者搅拌容器底部,最大化保障容器底部不沉积混合料,特殊的旋转盘设计,采用多个搅拌杆结构,对于搅拌容器内的混合物能够做到均匀搅拌。搅拌杆上设置多种搅拌刀片,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刀片进行全方位对混合物料进行打散搅拌,大幅度提高搅拌效率,且均采用三角结构搅拌刀,三角结构稳定,刀具不易损坏。第三搅拌杆上部位置设置有两组搅拌柱,保证物料较多,容器内部物料位面较高时也能做到有效混合。

尤其旋转盘两侧特别设置两个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上的第一搅拌刀能够有效对搅拌容器侧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避免侧壁沉积物料。且经过上万次科学测算,当第一搅拌刀片高度L1:第二搅拌刀片高度L2:第三搅拌刀片高度L3:第四搅拌刀片高度L4=5:5:3:4时,刀片对于混合料的打散效果最佳,混合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