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571发布日期:2018-07-20 18:1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采用石墨微粉作为其导电负极材料,其中,石墨微粉粒度通常介于3μm~30μm之间。

在石墨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石墨负极材料与水混合均匀后形成的料浆用隔膜泵泵至纯化及浓缩装置进行处理,但是,石墨负极材料在形成料浆的过程中,有时因工作不慎或原料中自身混有杂质而造成混合均匀的料浆中带有杂质,使得隔膜泵在抽料泵料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隔膜泵进料口被堵塞,进而使得泵料的工作效率下降,此时,就需要拆卸泵的进料管甚至拆卸泵体来清理杂质,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当堵塞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石墨生产效率的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本过滤装置可对石墨负极材料料浆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及对滤网中杂质进行自动清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包括隔膜泵、吸料管和过滤腔;所述隔膜泵通过吸料管与所述过滤腔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过滤腔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法兰盘、滤网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焊接于所述过滤腔的另一端,所述滤网安装于第一法兰盘上,所述第一法兰盘、滤网和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所述吸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过滤腔的侧面联通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电连接于PLC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为联动控制。

优选的,所述过滤腔为圆柱形304不锈钢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滤网均为304不锈钢构件。

优选的,所述过滤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料管、旁通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吸料管和旁通管均为钢丝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滤网可对石墨负极材料料浆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对隔膜泵的堵塞。

2.本实用新型中旁通管可通过引入清水来辅助隔膜泵吸取料浆、对滤网定时进行反向冲洗、辅助清理堵塞严重的过滤腔等。

3.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正常情况下对滤网中杂质的自动清理以及提高石墨生产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等,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参见图1,包括隔膜泵10、吸料管1和圆柱形过滤腔3;所述隔膜泵10通过吸料管1与所述过滤腔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过滤腔3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法兰盘4、滤网5和第二法兰盘6,所述第一法兰盘4焊接于所述过滤腔3的另一端,所述滤网5安装于第一法兰盘4上,所述第一法兰盘4、滤网5和第二法兰盘6之间通过螺栓7相固定,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第二法兰盘6直径相同,所述过滤腔3、第一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6和滤网5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所述吸料管1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所述过滤腔3的侧面联通有旁通管8,所述旁通管8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9,所述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9均电连接于PLC控制模块11,所述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9为联动控制;所述过滤腔3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料管1、旁通管9的直径,所述吸料管1和旁通管9均为钢丝软管。

上述石墨负极材料吸料用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隔膜泵10通过吸料管1将通过滤网5进入过滤腔3内的石墨料浆吸入泵体并泵至目标工位,其中,在隔膜泵10初始工作时,可由旁通管8中引入清水,来辅助隔膜泵10进行吸取料浆,以使得隔膜泵10快速的达到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9通过PLC控制模块11联动控制,可设定时间间隔通过旁通管8引入清水来对滤网5定时进行反向冲洗,实现滤网5上杂质自动清理;

当极端情况下出现过滤腔3严重堵塞时,拆下固定滤网5的螺栓7和法兰盘二6,对滤网5进行手动清理,然后关闭吸料管1上的第一控制阀2,打开旁通管8上的第二控制阀9引入清水来辅助清理堵塞严重的过滤腔3。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