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6519发布日期:2020-12-29 13: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缓释肥、有机肥、水溶肥、生态肥等多造粒为颗粒料,方便储存、运输,特别在肥效的释放方面具有缓释和逐层作用的优势。

目前颗粒状肥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料浆法、固体团粒法、部分料浆法、熔融法等等。由于其在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包括将其原料按配比进行混合,后续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生产。在混合工序中,由于多种原料的混合,特别是有机原料、绿色原料的混合,很容易在混合中析出结晶水,发生物料变潮的问题,造成混合中结块、粘黏、贴壁等问题,很影响混合的均匀,对后续的造粒等生产工艺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它能够边搅拌边热风干燥,避免混料潮湿的问题,混匀效果好,效率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操作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2-6个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与罐体周面呈垂直或钝角结构,所述罐体的筒壁以及筒底内部夹设有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的进气端连接有热风风源,所述热风管路的出气端设置于倾斜面上,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导轨杆和丝杠,所述导轨杆和丝杠上下并列设置,所述导轨杆和丝杠沿罐体的径向居中设置在罐体操作口的上方,所述导轨杆上配合有滑动块,所述丝杠上配合有丝母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搅拌铲片,所述搅拌铲片上设有铲杆,所述铲杆的顶端与滑动块和丝母固定连接。

所述热风管路包括自下而上连接的旋转接头、连接管、埋底管、埋壁管、出气管,所述旋转结构顶端的转动芯管与连接管的底端开口密封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埋底管的内端密封连通,所述埋底管数量与倾斜面数量一致,其沿罐体的径向延伸,且圆周均布设置在罐体底面内,所述埋壁管竖直延伸,夹心设置在罐体侧壁内,所述埋壁管对应埋底管的数量和位置设置。

在所述倾斜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暴露在凹槽底面,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与其面积大小一致的网板。

所述罐体主体通过圆筒状外形的筒壁和筒底组成,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对称的设有截面是l型的托架,所述托架的里侧内壁对称的设置在罐体的两侧,所述托架的内壁上安装有轨道轮,所述筒壁的外周端面和筒底的下侧端面上均设有与轨道轮配合的环形轨道槽,所述轨道轮在环形轨道槽内配合滚动,罐体的驱动为电力驱动。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罐体用于对肥料原料的混合进行搅拌,能够边搅拌边热风干燥,且搅拌铲片能够在罐体的中心和边缘反复而连续的改变搅拌位置,大大提高搅拌效果,同时避免底部物料粘连罐底,获得了高效和高质量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底部局部结构示意图(拆分部分筒底)。

附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热风管路结构图。

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1/4筒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罐体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倾斜面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罐底安装有驱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罐体;2、旋转接头;3、连接管;4、埋底管;5、埋壁管;6、出气管;7、凹槽;8、网板;9、支撑架;10、托架;11、轨道轮;12、轨道槽;13、外齿圈;14、驱动齿轮;15、导轨杆;16、丝杠;17、搅拌铲片;18、铲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有机颗粒肥制备混合搅拌装置

本示例用于搅拌和混合的主要反应容器为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面设有操作口,所述罐体1主体通过圆筒状外形的筒壁和筒底组成。

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与罐体1周面呈垂直或略倾斜的结构,本示例中,倾斜面与罐体1周面的夹角为120度,这种张角的结构避免形成锐角夹缝,而便于清理。有利于物料在罐内搅动。同时,吹出的热风也能够向罐内倾斜,有利于罐内的干燥。

所述罐体1的筒壁以及筒底内部夹设有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包括自下而上连接的旋转接头2、连接管3、埋底管4、埋壁管5、出气管6。

所述旋转结构顶端的转动芯管与连接管3的底端开口密封连通,所述连接管3的顶端与埋底管4的内端密封连通,所述埋底管4为四根,其沿罐体1的径向延伸,且圆周均布在筒底内,其具体结构是:所述筒底上设有十字预埋槽,所述十字预埋槽的中央交界处设有向下贯通的预留孔,所述埋底管4设置在预埋槽内,所述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预留孔内,所述筒底的上表面设有与罐体1截面相对应的盖板,用以获得光滑平整的罐底,便于物料搅拌。

所述埋壁管5竖直延伸,夹心设置在筒壁内,所述埋壁管5对应埋底管4的数量和位置设置,也为4根,所述埋壁管5的底端与埋底管4密封连接,所述出气管6沿埋壁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出气管6的外端出口设置在倾斜面上。

在所述倾斜面上设有凹槽7,所述出气管6的出气口暴露在凹槽7底面,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与其面积大小一致的网板8,用于防治物料反向进入,便于保持管口清洁,所述网板8与倾斜面可拆卸的卡接固定,所述网板8通过凹槽7的深度而与管口保持一定距离,从而让管口不会贴在网板8上,且通过网板8的均布的网孔能够进一步对热风进行均布,让吹出的热风能够均匀的吹送在罐内。

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中部对称的设有截面是l型的托架10,所述托架10的里侧内壁对称的设置在罐体1的两侧,所述托架10的内壁上安装有轨道轮11,所述筒壁的外周端面和筒底的下侧端面上均设有与轨道轮11配合的环形轨道槽12,所述轨道轮11在环形轨道槽12内配合滚动,实现罐体1相对支撑架9的转动,所述转动的方向如图为顺时针。

罐体1的驱动为电力驱动,在托架10的底面安装有驱动齿轮14,在罐体1底面上设有外齿圈13,所述外齿圈13与驱动齿轮14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4通过固定在托架10上的电机驱动。

所述支撑架9的顶部安装有导轨杆15和丝杠16,所述导轨杆15和丝杠16上下并列设置,所述导轨杆15和丝杠16沿罐体1的径向居中设置在灌口上方。所述导轨杆15上配合有滑动块,所述丝杠16上配合有丝母。所述丝杆通过电机驱动。

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搅拌铲片17,所述搅拌铲片17上设有铲杆18,所述铲杆18的顶端与滑动块和丝母固定连接。

通过丝杠16的驱动,能够实现搅拌铲片17在罐体1内沿径向左右直线移动,所述搅拌铲片17本身实现对物料搅拌的同时,依靠其底侧还能够将粘粘在底面上的物料刮起,防止底部的物料因为受潮而贴在底面上。

通过左右移动的铲片,相比现有的固定的搅拌桨叶的方式,其搅拌效果大幅提高,具有对物料很好的混合和拌匀效果,避免了固定桨叶仅在其周围形成较好搅拌,而对内部附近和高处的物料混合乏力的缺陷。

在搅拌中通过热风管路,底端的旋转接口连接热风风源,能够持续的对罐内物料进行热风烘干和吹风,保持物料的干燥,从而解决潮湿粘连结块,混合效果不好,对后续工序不利的问题,大大提高混合效率和质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也有极好的促进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