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0574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入导气管15内,对此在导气管15内,工艺水可以起到加湿烟气的作用,同时臭氧还在导气管15内与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发生氧化反应,以使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在导气管15内生成二氧化氮,且在反应完全后经由喷淋塔I的进气口进入下方的喷淋空间11内。一般烟气在导入导气管15内时为干燥气体,其运动速度比较快,对此将第一进管151的开口与第二进管152的开口相反,使得烟气与工艺水进入导气管15内的方向刚好相反,烟气与工艺水具有较充分的接触,进而使得烟气中的一氧化氮与臭氧可以进行充分反应。
[0026]优化喷淋塔I内中间各喷淋空间11与上方喷淋空间11的收集结构,喷淋塔I还具有第二收容室13以及第三收容室14,当中间各喷淋空间11喷淋后产生的混合溶液落至与其对应的第一布风板111上后,混合溶液可以自动流至与其对应的第二收容室13内,将每一第二收容室13串接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导管131上,对此可以通过该第二导管131将收集至第二收容室13内的混合溶液抽取至对应的第二喷口 114处进行循环喷淋;同理上方喷淋空间11喷淋后产生的混合溶液落至第二布风板112上,同时混合溶液沿第二布风板112流至第三收容室14内,将第三收容室14串接于第三导管141上,对此可以通过该第三导管141将收集至第三收容室14内的混合溶液抽取至第三喷口 115处进行循环喷淋。在本实施例中,增设第二收容室13以及第三收容室14用于分别预存第一布风板111与第二布风板112上收集的混合溶液,使得第一布风板111与第二布风板112上不会堆积有过多的混合溶液,进而避免混合溶液阻挡由下方喷淋空间11进入中间喷淋空间11或上方喷淋空间11内的烟气,即保证烟气可沿由下至上的方向顺利穿过各第一布风板111与第二布风板112。
[0027]进一步地优化喷淋塔I内的结构,各第二收容室13与第三收容室14均设置有用于将各自内的混合溶液导至第一收容室12内的第四导管16,且在第一收容室12、各第二收容室13以及第三收容室14内均设置有用于监测混合溶液密度的检测部件(图中未示出)。当喷淋塔I内各层喷淋空间11对烟气进行持续喷淋时,第一收容室12、第二收容室13以及第三收容室14内因喷淋烟气的增多,其收集的溶液浓度均持续增加,混合溶液的密度逐渐增大,且当混合溶液的密度过大时则其循环喷淋会影响对烟气的脱硫脱硝效果,则此时需要将该混合溶液导出避免其被循环使用,而且易知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其内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含量逐渐下降,对应地第一收容室12、第二收容室13以及第三收容室14内的密度警戒值应依次降低,比如可设第一收容室12的警戒值为1.35X 103kg/m3,第二收容室13的警戒值为1.20X 103kg/m3,第三收容室14的警戒值为1.10 X 103kg/m3,且当第二收容室12以及第三收容室13的检测密度达到上述警戒值时,则采用第四导管16抽取至第一收容室12内,而当第一收容室12的检测密度达到警戒值时则导出喷淋塔进行结晶处理以获得硝酸铵与硫酸铵晶体。
[0028]进一步地,对于除水器2可以采用电除雾器21,喷淋塔I的上方喷淋空间11的顶部与电除雾器21的底部导通,而电除雾器21的烟气出口可设计为烟囱结构211,且位于电除雾器21的顶部位置,烟气排出时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烟气依次经三层喷淋空间11喷淋作用后其由喷淋塔I导至电除雾器21的底部,再由电除雾器21的底部升至电除雾器21的顶部,且在电除雾器21的上升过程中实现烟气中气溶胶离子的处理,清除效率非常高,从而可以保证烟气在排至外界时其不会携带液滴进入大气中造成污染,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指标。通常在烟气由喷淋塔I导至电除雾器21时,还采用一除雾器3进行初步的气液分离,避免上方喷淋空间11内的溶液呈气态进入电除雾器21内,增加电除雾器21的负荷,对此即可在上方喷淋空间11的顶部设置有该除雾器3,烟气需经除雾器3才能进入电除雾器21内。
[0029]在上述结构中,将第一收容室12内的混合溶液抽取至第一喷口 113、各第二收容室13内的混合溶液抽取至对应的第二喷口 114以及第三收容室14内的混合溶液抽取至第三喷口 115的动力部件均可采用水泵4等,对于水泵4的设置方式可以采取单独的方式,即每一抽取动作均采用一个水泵4形成并联的结构形式,方便控制,当然也可采用一个水泵4进行抽取。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用于导入未脱硫脱硝烟气的喷淋塔以及用于去除排出所述喷淋塔后的烟气内含有的气溶胶离子的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喷淋空间,依次包括上方所述喷淋空间、中间各所述喷淋空间以及上方所述喷淋空间,且相邻两层所述喷淋空间之间采用除雾器隔开,下方所述喷淋空间、中间各所述喷淋空间以及上方所述喷淋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喷淋氨水的第一喷口、第二喷口以及第三喷口,下方所述喷淋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的第一收容室,所述第一收容室与所述第一喷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收容室内混合溶液导至所述第一喷口处的第一导管;中间各所述喷淋空间于所述第二喷口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收集喷淋后生成混合溶液且可沿由下至上方向单向导通的第一布风板,每一所述第一布风板与和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喷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布风板上的混合溶液导至所述第二喷口处的第二导管;上方所述喷淋空间于所述第三喷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喷淋后生成混合溶液且可沿由下至上方向单向导通的第二布风板,所述第二布风板与所述第三喷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布风板上的混合溶液导至所述第三喷口处的第三导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喷淋塔的进气口向外延伸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沿靠近所述喷淋塔的方向间隔设有用于导入烟气的第一进管、用于导入工艺水的第二进管以及用于导入臭氧的第三进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管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三进管的开口朝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进管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进管的开口、所述第二进管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三进管的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气管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放所述第一布风板上收集的混合溶液的第二收容室以及用于存放所述第二布风板上收集的混合溶液的第三收容室,所述第三收容室与所述第一布风板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收容室串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管上,所述第三收容室串接于所述第三导管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收容室与所述第三收容室均设置有用于将其内的混合溶液导至所述第一收容室内的第四导管,且所述第一收容室、各所述第二收容室以及所述第三收容室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混合溶液密度的检测部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器为电除雾器,所述喷淋塔的上方所述喷淋空间的顶部与所述电除雾器的底部导通,所述电除雾器的烟气出口呈烟囱结构且位于所述除雾器的顶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上方所述喷淋空间的顶部设置有供脱硫脱硝后烟气穿透进入所述电除雾器内的另一所述除雾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一种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采用臭氧以及氨水在喷淋塔内形成至少三级循环喷淋的方式同步脱除烟气中的氮硫化合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先采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然后再喷淋塔内分成至少三级采用氨水对其循环喷淋,整个过程对氨水的利用率非常高,能够同步实现脱硫脱硝动作,且效率比较高,烟气中携带溶液的浓度非常低,不会产生白烟现象,完全能够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且该装置,其结构比较简单,占地面积较少,投资成本较低。
【IPC分类】B01D53/76, B01D53/60, B01D53/78
【公开号】CN204710088
【申请号】CN201520301907
【发明人】罗海兵, 夏小群, 秦峰, 王红飞, 施坤明, 熊炎军, 夏维, 柯广, 杨彬
【申请人】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