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40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产品通常采用人工分拣,劳动量大,效率较低。也有采用振动筛进行分拣的方式,但是该方式对水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即完成对水产品的分级分拣操作。优选的方案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分级的参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可旋转的外筒内固定安装有内筒,外筒和内筒的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杆,内筒上的杆之间的间距大于外筒上的杆之间的间距;

内筒的一端设有进料斗,外筒倾斜布置,靠近进料斗的一端较高。

在内筒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一卸料斗或第一输送带,在外筒远离进料斗的一端下方设有第二卸料斗或第二输送带,在外筒的正下方设有第三卸料斗或第三输送带。

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

在外筒的外壁设有齿盘,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齿盘啮合连接。

在外筒的外壁设有摩擦盘,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摩擦轮连接,主动摩擦轮与摩擦盘接触。

所述的杆与外筒和内筒的外壁活动连接。

外筒和内筒的外壁设有“T”形槽,“T”形槽内活动安装有螺栓,连接件一端通过螺母与螺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通过采用倾斜布置的外筒和内筒,并在外筒和内筒的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杆,通过外筒和内筒的旋转,利用杆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水产品的分拣,同时也完成卸料输送。大幅降低了分拣的劳动强度。优选的方案中,杆采用可调间隙的方式活动安装在外筒和内筒上,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杆之间的间隙,以实现不同的分拣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筒横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内筒1,外筒2,杆3,齿盘4,第一卸料斗5,第二卸料斗6,第三卸料斗7,柱墩8,主动齿轮9,电机10,进料斗11,连接杆12,“T”形槽13,螺栓14,连接件15,开口环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所示,一种水产品输送分级装置,可旋转的外筒2内固定安装有内筒1,外筒2和内筒1的外壁沿圆周设有多个杆3,内筒1上的杆3之间的间距大于外筒2上的杆3之间的间距;

内筒1的一端设有进料斗11,外筒2倾斜布置,通过在外筒2下方布置不同高度的柱墩8,使外筒2倾斜,外筒2靠近进料斗11的一端较高。如图1中,当使用时,卸货车直接将水产品,例如虾卸到进料斗11内,虾从进料斗11进入到旋转的内筒1内,体型较大的虾留在内筒1内,并从内筒的另一端排出,而体型较小的虾则从杆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外筒内,随着旋转,部分相对体型较大的虾从外筒的另一端排出,而更小体型的虾则从外筒的杆之间直接排出。从而将虾按体型分拣成为较大的、中等的和最小的三种等级。并同时完成水产品的卸货。

如图1中,在内筒1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一卸料斗5或第一输送带,优选的,在内筒1的另一端设有延长段,以利于布置卸料斗或输送带。在外筒2远离进料斗11的一端下方设有第二卸料斗6或第二输送带,在外筒2的正下方设有第三卸料斗7或第三输送带。图1中输送带未示出。由此结构,将分拣的水产品,例如虾分类存放或输送。

所述的外筒2和内筒1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12连接。由此结构,当外筒2旋转时,内筒也随之旋转。

如图2中所示,在外筒2的外壁设有齿盘4,电机10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9连接,主动齿轮9与齿盘4啮合连接。由此结构,便于驱动外筒2旋转。

优选的方案中,在外筒2的外壁设有摩擦盘,电机10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摩擦轮连接,主动摩擦轮与摩擦盘接触。由于外筒2对于转速的精度要求不高,因此采用摩擦轮驱动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成本,本例中的摩擦盘和摩擦轮均采用橡胶复合材质。优选的,在摩擦盘和摩擦轮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的纹理。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杆3与外筒2和内筒1的外壁活动连接。由此结构,便于调节杆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外筒2和内筒1的外壁设有“T”形槽13,“T”形槽13内活动安装有螺栓14,连接件15一端通过螺母与螺栓14连接,连接件15的另一端设有开口环16。本例中螺栓14上的螺母为两个,下方的螺母用于固定螺栓14在“T”形槽13的位置,上方的螺母则用于固定连接件15。在“T”形槽13的整个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入螺栓14的缺口,以便于安装。在开口环16上设有安装螺钉的位置,用于固定安装杆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